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喬空間展覽:藝術贊助人

喬空間展覽:藝術贊助人

「藝術贊助人」展覽現場,2018。圖片:致謝喬空間

2017年,中國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推動國內以及世界範圍內藝術市場增長的是不斷壯大的具有雄厚實力的藏家群體,這其中的中堅力量已經開始建立私人美術館。位於上海西岸的喬空間是藏家喬志兵的私人展示空間,36位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領域重量級藏家的收藏品正在此展出。

展出的作品不僅涵蓋中國和西方藝術界標誌性的創作,其中包括藝術家丁乙、耿建翌、劉韡、約翰·巴爾代薩里(John Baldessari)、烏戈·羅迪納(Ugo Rondinone)、傑夫·沃爾(Jeff Wall)的作品,還有剛在藝術圈嶄露頭角的年輕藝術家,比如崔潔、劉詩園、塔拉·馬達尼(Tala Madani)、黃炳(Wong Ping)和尉洪磊的創作。這50件作品的展出為了解中國藝術收藏領域最具話語權的收藏家和其藏品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36位藏家中已經有四位擁有私人美術館,其他人的收藏鮮有公開展示的機會。

(左)約翰·巴爾代薩里,《手和 / 或腳(第一部分):小豬 / 手(一隻手綠色)》,2009,杜妍收藏 (右)傑夫·沃爾,《更衣室》,2014,奕仕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左)烏戈·羅迪納,《黑白黃紅山》,2017,曾子墨收藏(右)塔拉·馬達尼,《客廳》,2017,王思勉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藝術贊助人」的收藏家中就有去年十月從蓋伊·尤倫斯(Guy Ullens)先生手中接過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經營權的投資人,還有部分藏家是 UCCA 贊助理事會成員,從2012年開始支持該機構的發展。贊助人的支持在幫助 UCCA 擺脫經營困境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向外界表明:除了修建閃亮的私人美術館之外,各方齊心支持中國現有藝術生態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郝量,《瀟湘八景--瞬息》,2014,ti 藝術基金會,程守太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茅予的公司「未來娛教」(Future Edutainment)就是 UCCA 的中國投資方之一。此次茅予將其收藏的北歐藝術家組合艾墨格林與德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的《好博》(The Well Fair,2016)帶來喬空間展出。這件六尺高的玻璃纖維和著色鋁製雕塑創作於2016年,是這對藝術家組合在 UCCA 的展覽 「好博」(The Well Fair)中展廳空間的模型。他們模仿藝術博覽會的場館布置,在一個虛擬的交易場所中呈現其創作的80餘件作品,其中的一件雕塑作品以紐約藝術經紀人塔尼婭?博納克達(Tanya Bonakdar)為原型,表現出她焦慮的樣子。《好博》根據展覽的規模按比例縮小,藝術家將所有展品移除,只剩下空白的牆壁與空蕩蕩的地面。

艾墨格林與德拉塞特,《好博》,2016,茅予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耿建翌,《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5》,2000,王珺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王珺是 UCCA 贊助理事會在創立之初就參與的成員之一,「藝術贊助人」展出了其收藏的兩件耿建翌的作品。藝術家耿建翌去年底離世,他曾是1985年「新潮美術運動」最重要的成員。他的攝影(Lambda 列印)作品《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 5》和《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 6》佔據喬空間內較大的牆面。每幅作品由人面肖像排列而成,這些肖像的面部特徵被慢慢淡化,最後變成單色的長方塊。作品是耿建翌對社會同質化的現實與普遍的人類經驗的一種詮釋,這樣的藝術探索使其在中國當代藝術的敘事中佔有重要一席。

關尚智,「終結前:《四百擊》」,2017,Jane Q. Zhao 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展覽中的許多作品關注中國的建築與城市環境。Jane Q. Zhao 作為香港 M+ 視覺文化博物館創始贊助人和 UCCA 贊助理事會成員,展出其收藏的關尚智的影像作品《我家晾衣架上的升/降旗儀式》(2007)。這件作品拍攝中國、英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升旗和降旗儀式在香港色彩明艷、密密麻麻的公寓樓作為背景下進行。收藏家瞿哲帶來他的藏品《紫氣 2016 No.3》,是劉韡最具代表性的抽象繪畫,藝術家將周遭環境演變成電腦測試圖版的色彩條。周大為是上海藝術博覽會藝術廿一(ART021)和即將在北京舉辦的藝覽博覽會(JINGART)的創始人之一,他展示的藏品是崔潔創作的建築景觀繪畫《上海大廈》(2014)。

劉韡,《紫氣 2016 No.3》,2016,瞿哲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崔潔,《上海大廈》,2014,周大為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非中國本土收藏家的藏品也被列入展覽中。居住於紐約的律師安德魯·魯夫(Andrew Ruff)有超過20年在中國生活的經歷。本次展覽他為喬空間帶來兩幅丁乙的繪畫。兩件作品均以「十示」命名,分別創作於2015及2016年。作品沿用了這位上海藝術家特有的抽象風格,用垂直、水平、對角線組成十字形與星狀交匯的海洋。在作品裡,藝術家並沒有直接將上海高聳的摩天大樓表現出來,而是濃縮城市中某時某刻的精華,彷彿看到充滿活力的數據點沿著城市高速發展的時間軸不斷向前。

(左)丁乙,《十示》,2015,安德魯·魯夫收藏 (右)簡策,《巨人》,2016,楊鋒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更多展覽的作品:

張恩利,《蛋》,2017,喬志兵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威廉·克萊因,《鑽石》,1952,文心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y?s),《無題(原作)》,1995,於倩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谷口瑪利亞,《無題(Celestial Motors)》,2012,陸尋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劉詩園,《這邊或那邊》,2016,Jane Q. Zhao 收藏。圖片:致謝藝術家、藏家和喬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sy官方 的精彩文章:

「北京抽象」,一個新藝術團體歷經30年的誕生

TAG:Artsy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