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殖民當局在台中州設立農事試驗場,成功培育出「台中56號」有「天下第一米」之稱的「蓬萊米」。圖為農工正在農事試驗場的水稻試驗山進行山間管理。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1928年台灣重要物產分布圖(左上方圖例第五項目文意為「香蕉」)。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總督府在台北州竹子湖(今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村)建立原種山,試驗在海拔稍高的丘陵地帶種植蓬萊米的技術。此地也試種其他水稻良種。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圖為採用薄膜育種的水稻試驗山。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農民在試驗田中清除雜草。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蓬萊米一期試種成功後,又成功培育了蓬萊米二期。圖為台灣農婦正在精選蓬萊米二期良種。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蓬萊米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口感又好,很快推廣到全島。圖為台灣大片栽種蓬萊米秧苗的水田。

日本殖民者掠奪性研發水稻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二卷《侵佔台灣五十年》,洪小夏、殷占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禍不單行:日軍掃蕩與洪水泛濫雙重打擊下的中國百姓
或擄往海外,或淪為苦力:原始圖片展示抗戰時期中國勞工悲慘境地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