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都江堰精華灌區的復興之路 再現水旱從人、美田彌望、產業興盛的灌區盛景

都江堰精華灌區的復興之路 再現水旱從人、美田彌望、產業興盛的灌區盛景

滾滾岷江水直入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千里闊野。「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在都江堰,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正在鋪展開來。

作為成都「西控」區域的核心示範區,都江堰一直都承擔著成都平原主要水源涵養地和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功能。正在進行中的都江堰精華灌區修復工程和川西林盤提升,將再現水旱從人、美田彌望、產業興盛的灌區盛景。

傳承天府農耕文明歷史文脈

都江堰將形成世界領先的天府水生態文明典範區

都江堰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都江堰將通過「理水、護林、亮田、彰文、興業」等方式,傳承天府農耕文明歷史文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現水旱從人、美田彌望、產業興盛的灌區盛景,最終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目標。

精華灌區修復工程將通過三期分期建設。一期規劃於今年3月底前,完成胥家鎮「天府原鄉」、聚源鎮「灌區映像」2個項目,共計佔地3850畝的首開區集中打造。其中,「天府原鄉」項目突出「展示中心+林盤+產業」的功能定位,構建高端糧菜產業生態圈,打造糧菜產業示範區;「灌區映像」項目突出「展示中心+林盤+田園」的功能定位,以「文創+旅遊」為產業發展方向,建成生態旅遊目的地,打造田園城鎮典範區。二期規劃將精灌區四鎮剩餘部分打造成為集國家水稻濕地公園、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為一體的國際一流、獨具特色的都江堰精華灌區核心示範區。三期規劃將成功經驗系統引導、拓展延伸至整個都江堰精華灌區,形成世界領先的天府水生態文明典範區。

修復川西林盤

守住青山綠水資源

發源於古蜀文明時期的川西林盤,因其生物多樣性造就了極其豐富的景觀層次,院落空間以建築實體形式與周邊高大喬木、竹林、河流、耕地等自然環境有機融合,是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國具有唯一性的川西風光。

川西林盤,是成都平原村落形態的俗稱,它主要由竹林、田、水系和農宅院落等自然人文要素構成。林盤既是成都平原鄉村景觀的形象概括,更是成都平原農耕生活形態的景觀描述。它起源於農業技術,輝煌於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謂之天府」的物質遺存,是蜀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結晶,是蜀民的生態家園,是蜀文化的生命力之源,是數千年「天府」文明、成都平原農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的鮮活載體!

都江堰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我們主要以改善林盤院落居住環境為主,今天,在保護的基礎上,又賦予了川西林盤特殊的含義。

一方面詳細梳理了都江堰精華灌區範圍內的林盤資源情況,如:林盤規模、住戶情況、建設用地、人文歷史、古樹名木、水系水渠、特色農業等資源情況,做到家底清。另一方面,我們將通過以「整治農田、梳理水系、修護林盤、保護傳統、挖掘文化、改造院落、建設綠道」為主要切入點抓好林盤建設。

同時,都江堰將統籌區域特色鎮+林盤+園區(產業、農業、景區)模式,著重林盤植入現代元素,發展功能複合型林盤。比如:在我們現代農業基地區域林盤,吸引農業總部經濟入駐,打造商務型林盤;依託特色農產品,植入電子商務功能,打造雙創型林盤;在農業觀光區域植入休閑度假功能,打造旅遊型林盤;在農業文化展示區域,發展創意農業,打造文創型林盤等等。總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青山綠水資源優勢,帶動和促進區域農業農村農民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統籌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賴芳傑 秦怡 羅田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沙灣會展中心爆破 10秒終結21年老地標 130.2萬人通過封面直播和老會展告別
兩川企衝刺港股 民辦教育掀起赴港上市潮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