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取代明朝,到底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清朝取代明朝,到底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清代明,明朝失去遼東後,基本精銳全失,火器對比也已失去優勢,在軍事上已無優勢可言,明末中國多事,暗潮湧動,當時的大背景是什麼:農民運動風起雲湧,女真脫離中央政府,連日本人也想打到京城做皇帝,幾支力量最強大的就是女真。為什麼這麼說呢?東北本來是明朝的有效管轄之地,那裡有都護府為證,關外不安寧,都護府被努爾哈赤奪了去,明政府遂發兵討繳,然而腐朽的明王朝搞得內部紛亂不堪。

隨後滿族形成,打敗蒙古各部,並聯合蒙古攻陷朝鮮,注意此時的朝鮮乃較正宗的中國文化,李時珍等等著作的書籍在此地都有流行,誰都知道藏滿蒙三族在滿清時期是合流,滿族在明朝還是女真時,為明內部問題,連蒙古其實也屬於內部問題,明朝勢微後,整個國內情況都很混亂,史書記載,努爾哈赤每年面見皇帝都會關注沿途的駐兵情況,記下戰略地形,這種蓄謀的造反與其他農民戰爭完全不同

偶然性是說不通的,偶然事件不是沒有,但大體是按照部署進行的,這必須歸罪於明朝政府的腐朽政治,四地出現政治危機:陝西出現大面積饑荒,四川出現大面積饑荒,東北出現滿人自立,中央出現皇帝猜忌能臣,四處危機足以使得明朝滅亡,力量最強者恰恰是自立的滿族。實際上,滿族的自立也是明政府的原因。政治的昏聵使得產生了許多先進思想的明朝必然地走向了崩潰。

努爾哈赤發「七大恨」反明時,李自成才多大歲數?明軍最強悍的精銳都損失在哪兒?明的名將如劉鋌、杜松、李成柏、祖大壽、滿桂、趙率教、洪成疇、孫承宗,都死於或敗於誰?李自成可曾取得過像薩爾滸與松山那樣一次大部殲滅明軍十幾萬人的野戰勝利?李自成進軍北京的路上可曾遇到過明軍的大規模阻擊?有過什麼像樣的戰役?那時明軍的主力都在哪兒?再看看「遼餉」使明財政破產的史實,明亡於李自成之說難道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嗎?薩爾滸,大凌河,松山,後金及清在吳三桂獻山海關前的四次入關大肆劫掠,如入無人之境,明軍只有跟在後面「尾隨的」份兒,「未敢一戰」,次次都「偶然」?

瞧瞧李自成手下的那幾塊大料的所做所為,如牛金星、劉宗敏之輩,他們哪點有胸懷天下的胸襟?反觀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多爾袞的後金及清的最高統治者的胸襟及雄才大略,再看看額亦都、費英東、安非揚古、何舍理這些為人臣者的忠勇,再看看濟爾哈朗、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這些宗室親王們的孔武善戰,英姿勃發的氣慨,花該落誰家不是一目了然嗎?

看看皇太極對祖大壽這個曾「降而復叛」,也曾給清軍帶來重大軍員傷亡的人的態度,再看看李自成對李過這個其陣營中唯一算是個明白人的態度,孰優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嗎?再拿清對範文呈、洪成疇、孔有德、吳三桂們這些「異族」能人們的態度,對比一下明對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這些「本族人」的態度,誰是「擇能而用」,誰是「賢妒能」,難道不是清清楚楚的嗎?

明朝的滅亡是咎由自取,主要是內因起作用,所以是必然的;而這個必然滅亡的王朝內產生了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無論從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在明末那個亂世上,清都更具有帝王之相,這是個再明顯不過的事實!

所以清朝取代明朝,是必然而非偶然,大家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乞丐正過橋,大臣突然高喊:開城門,乞丐:我沒臉活了,當即投河
清朝為何得以入主中原,明朝人做了8成貢獻!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