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畫家邱漢橋論中國畫的時代精神

畫家邱漢橋論中國畫的時代精神

明末清初國畫大家石濤,站在歷史的高度提出「筆墨當隨時代」的先進的綱領性論說,影響著不同時代的美術大家。「北勢南氣,山水大成」之繪畫大美新體系,正是在盤點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經典中發現的大美,是深入研究「筆墨當隨時代」的重要成果,吸取了前人南北繪畫中的主流精神,從北系中的恢宏氣象和南系的潤雅意味情趣中發現其共同的民族精神內涵,站在歷史的高度把民族的崇高思想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北勢南氣,山水大成」具有劃時代精神的獨立語言。它不同於南北宗論分出的各大流派和某個區域的局限,它是一種民族精神在時代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而產生的,它包含著南與北、甚至中西文化的時代精神,這是一個富有大美精神的繪畫新體系,所以說,「北勢南氣,山水大成」更為準確地詮釋著時代民族精神。

世界新聞報

一部準確的繪畫審美史正是民族精神的折射史,以唐代的安史之亂為分界,之前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階段,之後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下落階段。物體上升需要力量支持,社會上升也需要各種力量支持,那時的封建社會處於上升階段,人們欣賞有力度感、雄壯感的美,因而「天付勁毫」的吳道子被視為「畫聖」,他的畫有鼓動宇宙正氣的力量,具有陽剛美。唐代之前,人們總是把具有力度感的、呈現出陽剛美的繪畫視為上品,到了宋代,具有淡柔感、呈陰柔美的王維畫作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吳道子的地位漸漸下降,淡柔的觀念在人們心目中愈來愈加清楚,到了董其昌時代,封建社會已由下坡進入了它的末期。物體下降時不需要任何力量支持,社會在衰落時也不需要,所以凡有力感的形式一律遭到排斥,陽剛美讓位給陰柔美。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就是提倡這種陰柔美的理論,雖然他得力於禪學,但其根基又在中國的老莊之學。老莊之柔是以無限的力量和衝天的氣勢為內蘊,以俯視宇內為高度,以柔克剛為目的,所以《莊子》第一篇談的是「逍遙遊」,其游固然逍遙,然「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其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其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是何等的氣勢!這是何等的力量!他要「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沒有極其偉大的力量是無可實現的。《老子》曰「柔弱者勝剛強」、「柔之勝剛」、「柔弱處上」、「守柔曰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因之,老子守柔為了強,為了「處上」,「至柔」為了「至堅」,為了「攻堅強」。老莊的「無為而無不為」也並非真正的無為,乃是為了達到其反面的「無不為」,這皆和董其昌所宣揚的「柔」有別。董其昌的「柔」和他的畫一樣,是沉睡中的美人,除了柔媚之外,實在沒有強大的力量,亦不能勝剛強,更不能「馳騁天下之至堅」。

上述分析說明:文化藝術正是民族精神的折射史,審美取向是與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的。中華民族漢唐精神傲然世界民族之巔而沿襲千年不哀,然而在最近的三百年哀敗歷史中記敘著民族被污辱至極的悲歌。從一個興盛民族淪落到為末流國家的教訓,我們應時刻銘記!時代精神影響著文學藝術,文學藝術也反作用於時代精神,「柔」的藝術既為維持那個封建社會發揮作用,同時也催化那個社會的衰敗和更加柔弱,直至滅亡。究其原因,民族意志的消沉,民族精神的柔弱,是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各種意識形態不過是其中之一因素,而繪畫中「柔」的意識又是意識形態中的一部分,但它也起到了一部分削弱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時,「一滴水」中也見到了民族精神的折射之光。東方雄獅已睡醒,正邁開了緊跟時代的步伐,僅用三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人用一百年所走過的歷程,如今我們中華民族已站在了世界的前列,綜合國力正處在高速發展上升期。

邱漢橋 晨

如今美術市場看似繁榮,但暗藏玄機,因為它沿襲著明清「陰柔」,在許多大展中難見陽剛之美,在推向國際性展覽時,由於缺乏經典作品,往往出國展只是老調重彈,國人不喜歡看,外國人也看不懂。究其因:畫界上下忙於「生產及營銷」,存在著較嚴重的崇官思想、拜金主義,許多藝術家人格思想變扭曲了,沒有了民族傲骨之氣,有了「頭銜」好賣錢的方法變為潛規則,被效仿放大,從而出現某書畫協會幾十個副主席,某些畫院全是官兒的雷人濫象。這些極負面的「陰柔」現象,嚴重影響著藝術家們創造與追求的熱情,不在其創作與探索上面下苦功,急功近利,從而「老調重彈」,所謂「老調重彈」其實是沿襲著明清「陰柔」,站在一種小我意識的層面思考。我們本應站在歷史高度,來表現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雖然在千年繪畫的藝術理論實驗中產生了南北迥異的藝術宗論之說,繪畫是一種語言,無論是南宗還是北派,只有與民族精神相往來的作品,它就有永恆的生命力。中國畫如今被大眾認為是「老三樣」,其實是被小技法小情趣糾纏裹住了手腳,是一種明清式的審美觀在延續,它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影響著社會主流的發展進程!中國畫創作急需「變軌」,跨越明清,提高對前人的文化藝術作品認識能力,是每一個藝術家的重要課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專門從事中國畫創作研究的藝術工作者,應高舉弘揚民族精神的旗幟,主動擔當起中華民族文化大發展的歷史重任,摒棄那種小情趣、小自我、小技法的創作思想。

文化藝術是一個民族的脊樑,我們的國力正處在一個高速度發展上升期,我們的民族最需要樹立起一種富有崇高感的民族精神,我們的民族最需要陽剛之氣的正能量來支撐,宣揚雄渾的陽剛之美,是一個藝術家的責任。「北勢南氣,山水大成」,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緊跟時代步伐而建立的中國畫新體系,它像一面旗幟,向沉迷於「陰柔」者發出了召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六大傷肝行為你中招了嗎?
王一亭:天驚地怪生一亭,筆鑄生鐵墨寒雨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