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清朝八旗等級森嚴:和珅都要給旗主磕頭?

論清朝八旗等級森嚴:和珅都要給旗主磕頭?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面看到,正黃旗、正白旗等等這些代表身份顯貴的八旗制度。其實它是由努爾哈赤一手創建的,在清朝以前並沒有這種制度,八旗是由: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組成的。剛開始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進行人口的分配。與現在的身份證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隨著時代的推移,這八旗逐漸變成了貴族身份的特徵。有旗的身份和沒旗的身份那是天差地別。是不可跨越的鴻溝,等級之分也相當森嚴。

戰亂年間當然也有很多可遇不可求的機遇,很多人藉助這份機遇,瞬間飛上枝頭變成了貴族,有錢有權,在當地是一個不小的富豪,可是即便是你的錢財高於八旗旗主,但是你見到他們也不得不低頭下跪。

相信大家都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得,一位富家老爺他對和珅的說辭可是頗為不客氣。其中有一句的意思就是說:「即便我在街頭要飯,你和珅也要從轎子里下來給我磕頭」。和珅是什麼人?那可是唯獨受乾隆爺寵愛的奸臣啊,無惡不作貪得無厭牙呲必報。但是這位金大老爺在說完這句話之後,和珅沒有勃然大怒,反而變得沉默不語了。

即便乾隆在寵愛他,但是祖宗的制度不可廢。原來金大老爺可是正兒八經的正紅旗旗主,旗主可以將其旗下所有努力有生殺處置的權利。雖說和珅是達官貴人,老爺處置不了,但如果硬要和珅,給金大老爺磕頭的話,乾隆也不得干涉,奴隸也只能跪下。

其實像和珅這樣的例子,在清朝時期並不少見。畢竟當時戰亂紛爭,誰也不知道誰在下一刻就會飛黃騰達,而如果當奴隸遇見了饑寒交迫的旗主那場面也是異常的尷尬。旗主以前都是一些有錢有權的人,雖然現在落寞,但看到奴隸比自己地位還要高,當然心裡有所不平。所以故意刁難一下,讓旗奴們雙手奉上金銀珠寶才算作罷,一些情況都是很常見的。

在《清代野史》這本書裡面,就曾經有一篇描述,主要講的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這個故事。那還是在道光年間松筠,他是內閣軍機大臣,皇上對他的才學十分賞識,但是松筠對自己旗子奴隸的身份感到異常受辱,所以他就特向皇帝請了幾天假,實際上在為旗主披麻戴孝的下跪奔喪。道光皇帝本來不知道這件事,後來紛紛有人上報彈劾松筠,認為這件事情有辱皇家尊嚴,皇上勃然大怒立刻免除了孫韻的旗奴身份。

所以說。在清朝八旗制度可謂是不可跨越的一道鴻溝。落魄貴族旗主也要比達官貴人旗奴的地位高很多。本篇的論清朝八旗等級森嚴制度,就到此完結了,內容沒有絲毫涉及政治方面,完全是依照《清代野史》等書真實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在方寸之間 的精彩文章:

為吃一碗冰要遠走百公里,慈禧的老黃牛也染上了皇家的臭毛病

TAG:史在方寸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