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同城配小弟順豐,要怎麼翻身做大哥?

同城配小弟順豐,要怎麼翻身做大哥?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順豐發布的2017年財報顯示,同城配業務收入為3.66億元,同比增幅636.18%。高達6倍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出順豐同城配在去年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相關資料,2017年我國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模接近1000億,可見順豐目前的規模也只是冰山一角。

而且,同城配送涉及到配送、倉儲、搬運、安裝、代收貨款、採購物流等多方面,可以說是一個超重資本的領域。因而作為傳統物流企業代表之一的順豐,要在同城配送當中闖出一片天地來,也面臨著各種挑戰。

市場頭部化格局穩固,順豐短時恐難掀大浪

順豐在2016年才入局即刻送,從時間點來看已經算比較晚,而且橫在順豐面前的挑戰也有不少。

首先,傳統物流企業、外賣平台、眾包物流平台發力同城即刻送,市場呈紅海狀態。根據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即時配送平台訂單量市場份額中,蜂鳥配送排名第一,佔28.9%,新達達排名第二,佔比26.2%,美團外賣排名第三,佔21.6%。可見這一市場已經形成頭部化的格局。

實際上,在B端業務上,新達達、蜂鳥配送、美團外賣等巨頭的同城即刻送規模已經把順豐甩到後頭。以餓了么養起來的蜂鳥眾包為例,其準時達已經將訂單控制在30分以內,而且長期以來,蜂鳥配送和新達達一樣,依託其母體穩定的客戶流量,早已把觸角伸向商超、個體商戶領域。

而在C端領域,閃送、uu跑腿、人人快送早已經開始自己的攻城掠地之旅,其中不少配送平台的業務已經鋪蓋了上百個城市。此外順豐的競爭者韻達在今年4月份也推出了自己的 「雲遞配」,也涉及到餐飲、商超、鮮花等領域。

其次,同質化的競爭現狀。目前閃送、UU跑腿這類新興同城速運平台,其配送的物品也涉及快餐外賣、生鮮、鮮花、商超商品領域,順豐同城配送與這些平台明顯有業務的重合之處,同質化的業務或將讓獲客變難。

而且對於順豐來說,業務的同質化意味著要從這些細分領域的行業佼佼者口中奪食。例如外賣領域有餓了么、宅急送,商超領域有閃送、生活半徑、如風達等玩家。

再次,同城配雖然是一個跑腿的活,但是其門檻並不低。同城配送作為O2O模式下的代表產物,其鏈條涉及到客戶、商家、公司和配送員,想要把這四者連接得滴水不漏,就需要對整個環節進行把握和控制,對新入局者而言,沒有管理水平和行業的經驗,想要吃透同城配送業務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整個同城配市場水很深,就算順豐財大氣粗,以財壓制也不見得能在整個同城配送的市場上獲得優勢。一方面,同城配的客戶需求存在多樣性和不可預測性,其業務的多樣性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另一方面,不像順豐所在的城際配送,只需把握住飛機,火車等快交通工具,就能比較輕鬆地拿下多個城際配送市場。同城配送核心競爭點多,比如速度、服務、安全等,即使是擅長城際配送的順豐,也不見得能快速集聚客源優勢。

擴張慢、戰略保守,順豐任重道遠

雖然順豐即刻送於2016年下半年開始推出,至今不過兩年。但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順豐即刻送卻發展得不是很快,其慢性子的戰略顯而易見。

其一,配送團隊規模擴張速度慢。首先順豐一開始走的是直營即刻送模式。這種模式能很好把控服務質量,不過在市場用戶規模不斷增長下,直營模式會影響到其業務擴展的區域,這會讓順豐在同城配送市場進攻的步伐變慢。或許是順豐及時的意識到這種問題所在,後來以眾包模式輸血同城即刻送。截至目前,順豐即刻送專職的配送人員6000多人,其兼職的快遞員高達11萬人。即便如此,順豐還是慢了不少。

不如做個橫向比較,以蜂鳥配送為例,其目前配送員超過300萬,而其蜂鳥系統正式上線時間是在2015年,也就是說在3年的時間內蜂鳥眾包就積累了超300萬配送員,但是順豐2年左右也才積累了十幾萬人,誰快誰慢不言而喻。

其二,戰略偏於保守。順豐同圓通、韻達等傳統物流企業一樣,都是本著防禦的心理入局,在2016年左右才開展同城即刻送的業務。彼時隨著懶人經濟的盛行,事實上即刻送市場早已經風起雲湧,比如以外賣為場景的即刻送早已經拼的你死我活。

雖然去年順豐有意接管百度外賣的消息不脛而走,但最終還是化為泡影,足見順豐在戰略上的保守性,若是當時順豐決意接住排行老三的百度外賣,除了可以彌補團隊規模不足外,結合自身的物流服務經驗和壁壘,順豐在外賣業務上的競爭力絕對可以上升一個層級,涉足即刻送的其他高頻領域或許也不在話下。

另外,從順豐同城配目前只涉足主要的一二線城市來看,其顯然是想先穩住舒適區的江山,而不是去爭奪更多的市場,但對於順豐這樣物流配送體系發達的頭部物流企業來說,則顯得有些過於保守了。

其三,配送業務存在局限。從順豐官網上標註的信息可知,順豐同城配送距離在3或5公里內,時間需要30分鐘—2小時。從此看來,順豐對於配送的距離和時間都有嚴格的限制,但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這樣的配送服務要求顯然並不能滿足所有的需求。也就是說,順豐的業務存在局限性。

對比蜂鳥配送來看,其提供任意時間的即時配送和同城配送服務;再對比新達達來看,其除了提供一小時達的同城配服務外,還提供4小時達和次晨達的中遠距離配送服務,輻射範圍至城市周圍的鎮、鄉、村等。

如果從細分服務的角度來看,順豐的確更為專一。但是要想做大做強,單靠蹭市場規模的增長紅利恐怕不是良策,如果不能擴大業務範圍,將觸手伸得更長,那麼最終還是只能成為邊緣競爭者,難掀大浪。

三四線城市或是順豐突圍的一張好牌

目前順豐的慢步調子雖說可以穩紮穩打,但很顯然在一二線城市這樣的練兵場內難以佔得先機。一方面同城配競爭的核心資源之一在於跑腿員的數量,蜂鳥配送、達達、閃送這些平台大部分的配送業務來自於眾包跑腿員,這意味著隨著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強,一二線城市跑腿員會成為平台業務擴張的一道瓶頸,而順豐目前在這一規模上還不存在優勢。另一方面順豐在一二線城市與眾包公司、快遞公司等多方叫板,會讓整個市場競爭變得更加的激烈。

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於商品需求變得多樣化,更多同城配服務的下沉會不斷打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所以儘快撒網式布局三四線城市,可能是順豐突圍,從小弟變大哥的一張好牌。

其一,中高頻業務配送需求在三四線城市有很大的市場。就外賣來說,市場已經被餓了么和美團兩個頭部平台佔領,即使是三四線城市,也幾乎沒有多大的施展空間。但是對於其他的一些中高頻配送業務,比如鮮花、生鮮、藥品等而言,三四線城市依然擁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一來,餓了么、美團等雖然已經在三四線城市深耕了許久,但是戰略需求促使他們仍然需要聚焦於核心業務;二來,三四線城市的配送基礎設施已經相對完善,具備一定的物流開發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順豐完全可以從頭部平台們不是很上心的配送業務出發,來奠定自己在細分領域的優勢。

其二,順豐在三四線城市的物流布局已經很成熟。順豐是傳統物流企業的代表,其在物流基礎設施包括軟硬體上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目前順豐也已經在醫藥、生鮮等配送業務上建立了相對發達的冷鏈服務,比如其目前擁有食品冷庫51座,覆蓋城市104個,冷藏車1500台……

這些對於同城配的生鮮、鮮花、醫藥來說,都是必要的物流基礎設施。即使順豐擅長的都是城際或者是省際的配送業務,但是落地到三四線城市之中,順豐在這些業務上的經驗無疑會幫助其拔高起跳點。而且順豐還可藉助網點優勢來推廣自己的同城配業務。

其三,借力市場的品牌認知。順豐目前在物流品牌中的口碑是最好的,而且口碑優勢集中在快和安全上,所以民間也形成一種固有印象,那就是加快加急和貴重物品走順豐的說法。那麼藉助自己的口碑優勢,順豐在激烈程度稍弱的三四線城市拓展就會相對容易。

相信去年同城配業務規模的6倍增長有一部分也要得益於順豐的口碑效應,試想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一二線城市,無名之卒還能有什麼大的作為。到了三四線城市,競爭壓力更小、市場增速也更高,這些利好因素都可能會進一步放大順豐的口碑效應。

從分析來看,三四線城市的確是順豐搶佔先發優勢的好去處。但是目前順豐聚焦於一二線城市也有難以割捨的理由:

一是一二線城市業務增長空間依舊不小,待收割的紅利還有不少,而且順豐在一二線城市的業務運作也已經輕車熟路;

二是如果貿然進軍三四線城市,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團隊建設和市場推廣等比較棘手的問題。

但不論怎樣,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處於第N梯隊的順豐要做的還有太多。如果繼續深耕一二線城市坐收漁利不是不可,但要發揮物流老大哥的霸氣,三四線城市仍然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文來自億歐,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中興董事長公開對美溝通全程:制裁極不公平不能接受
海航計劃裁員10萬人,「甩賣」也還不上欠債的窟窿了嗎?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