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泰山石刻看漢字字體的演變

從泰山石刻看漢字字體的演變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多年前,在一次登泰山途中,一個外國人問我石頭上面的字是什麼,我雖然知道那都是小篆,但是基本認不出幾個。我告訴他,那都是古代的字,我不認識。他說,太神秘了,你們都是中國人,要麼互相聽不懂說什麼,要麼看不懂古代的漢字,這是怎麼回事?

字形和字體

這個外國人指出了關於中國語言文字的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方言眾多的問題,一個是漢字的演變問題。在這裡我們先談談關於漢字的演變問題。

漢字的歷史非常悠久,從商代後期的甲骨文算起,至今也已經三千三百多年了。在漢字不斷演變的過程中,字形和字體都發生了變化。字形的變化指的是一個個字的外形的變化。字體的變化指的是文字在字形特點和書寫風格上的總的變化。

字體的演變

漢字字體的演變可以分成兩個大階段,即古文字階段和隸楷階段。前一階段起自商代終於秦代,後一階段起自漢代一直延續到現代。現在可以看到的幾種比較有特點的字體分別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漢字,以商代最為通行,字形多俗體,相對於當時的正體文字來說簡化得多。

金文是鑄刻在鐘鼎銅器上的漢字,故也叫鐘鼎文、銘文,由於金文多為鑄造而成,且鐘鼎多為重器,故所鑄文字形體多傾向於復古,字體比較正式,象形意味很濃。

小篆是秦統一後,第一次人工整理規範後頒行的字體,確立了規範字形,穩定了構字部件的位置,形成了方塊字的格局。

隸書興起於秦末漢初,盛行於漢,其字形解散了小篆形體的象形特點,褪去了象形意味,變線條為筆劃,分化或合併了很多構字部件,大大降低了漢字書寫的難度。漢字從此告別了象形的性質,發展成為方塊型的書寫符號。

此後漢字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頻率均大大增加,推動了文化的進一步繁榮。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化。隸書之後,漢字字體以楷書的形式最終穩定下來,規整、謹嚴並形成了真正的筆畫。草書、行書等字體都是漢字的藝術性發展,對記錄漢語沒有質的影響。

小篆的隸變

小篆是秦統一後施行的「書同文」政策的產物。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在語言和文字上都出現了一些差異,許慎形容為「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為了維護統一,在文字上,秦採納李斯的建議,「罷其不與秦文合著」,並對文字進行了規範,形成了當時的標準字體——小篆。

小篆線條迂曲,結構複雜,多有古文字特徵,因此後人識別起來是有難度的。

隸書以前的文字可以叫古文字,從隸書開始就可以叫今文字了。所以,一般來說,我們對今文字不陌生,只是繁體和簡體的差異,但是對古文字就需要專門學習才能懂了。

漢字的發展階段

漢字的幾種字體不是順序接替發展下來的,其間存在交叉。所以要描述漢字的發展階段,可以用時代來命名。

漢字的發展是多元的,同一時代有多種不同的字體應用於不同的領域。

泰山石刻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悠久的文化傳統,歷代多有刻石,數量眾多,堪稱一部漢字書法史。

最有名的泰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字體為小篆,但僅存十字。

(撰稿、講述:張會)

參考文獻:

1.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2.張會,銀雀山漢簡字形與漢字源流辨正,古漢語研究,2010.2

歡迎關注微課中文,我們共同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課中文 的精彩文章:

「船」是「舟八口」嗎——說說漢字的教學原則
他是「真」好的老師?——「很」和「真」的區別

TAG:微課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