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已遠去,夏日當歸,養生伊始

春已遠去,夏日當歸,養生伊始

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今天我們正式告別萬物以榮的春天,迎來萬物華實的夏三月。

如果把一年四季比喻為大自然一生的四個階段,那麼,立夏絕對是大自然的一場青春儀式:草木茂盛,樹蔭初成,萬物至此時皆長大

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很重視立夏節氣。

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立 夏 物 候

「立夏」在二十四節氣解作「寬作萬物,使生長也」。立夏在中國的陰陽學說認為這是陽氣最盛的時期。立夏之後會因陰陽轉化而盛極生陰。

一候螻蟈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螻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這時晝伏夜出的螻蟈,因為感應到微弱陰氣而鳴叫。

二候蚯蚓出

蚯蚓中醫又叫地龍,生於地下,感陰氣而曲,乘陽氣而伸見,感應陽氣漸盛而群起出土。

三候王瓜生

指一種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於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王瓜色赤,陽之盛也,它的根能除濕熱熱度,與栝蔞相似,古人也用於美容,治面黑面瘡。

立夏民俗

吃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健康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

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很多地方會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也會使人們胃口大開。

秤人

「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據說在這一天稱過後便不會消瘦,可以免去病災。人們在立夏這一天的午飯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條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稱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養生

夏季在五行屬心,心屬火,夏季氣候炎熱,萬物生長。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立夏養生要以「養心」為主。

清飲食

立夏時節,飲食除了多吃清淡食物,還應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以養心安神,如小棗、蓮子、百合等,這些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

平時做菜時可加幾片生薑,以養陽氣。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吃薑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髮,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的觀點。

宜粥養。立夏後人體陽氣漸趨於外,新陳代謝旺盛,汗出較多,氣隨津散,人體陽氣和津液易損,食粥既可生津止渴,又可養護脾胃。

慢運動

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立夏以後氣溫漸升,易出汗,許多人因怕熱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調房間里,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癥狀。

事實上,適當的出汗可以降低體溫,也可以排毒。但是要注意汗血同源,汗為心之液,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故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並在運動後適當飲溫水、酸梅飲等,補充津液。

慎起居

立夏以後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

立夏後晚睡早起,晚間睡眠時間就相對不足。加之立夏後白天氣溫較高,人體汗出增多,正午氣候炎熱時,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於體表,人在午後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頻頻。

因此立夏後人們應該養成中午小憩的習慣。對於中午不能午休的人來說,最好以聽音樂或閉目養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調情志

《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進入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往往心躁不安,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癥狀。所以在精神調養方面,應以靜心為主。

特別是老年人,初夏之時,氣血易滯,血脈易阻,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

因此,立夏之後尤應重視情志養生,力爭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養成急事不驚、煩事不爭的心態。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靜養情志,具體可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如繪畫、練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等,以調節緊張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承朴書院 的精彩文章:

益母草:女人的吉祥草!

TAG:承朴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