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時期,這國被視為異族,卻能在中原建國,與群雄並立

戰國時期,這國被視為異族,卻能在中原建國,與群雄並立

經過春秋時期的長期兼并戰爭,其他小國相繼消亡,齊、楚、燕、趙、韓、魏、秦脫穎而出,並列為戰國七雄。然而,在這個只有高手才有資格過招的年代,一個異族建立的小國,夾雜期間,為這段波瀾壯闊的年代又添了幾筆精彩的瞬間。這個國家就是中山國。

中山國的國君雖然是姬姓,但卻不屬於當時的華夏中原民族。先秦時期有「蠻夷戎狄」之說,中山就屬於「北狄」中白狄部落的一支。

春秋時期,白狄主要活動在河北、山西和陝西附近,是晉國的主要敵人。晉國,發動了多次針對北狄各部落的進攻,雙方你來我往,不斷相互攻伐。後來晉國相繼攻取了樓煩、胡林、肥、鼓等地,重創了北狄部落,白狄也被迫東遷,活躍於河北西北部的山區。

到了春秋晚期,晉國內亂不斷,六卿之間相互爭鬥,於是減弱了對中山的攻勢,於是中山有了喘息和發展的機會。

公元前414年,中山的武公帶領他的部落,離開了山區,在東部的中原地帶建立了新的中山國,並開始的學習中原各國的政治、軍事和禮法等制度。中山國慢慢的融入了中原,並不斷的介入列國的紛爭。

中山國處在燕趙交界地區,雖然實力強勁,但與其他各國相比,依然是小國,於是成了各國眼中的肥肉,都想把它收入囊中。

戰國初期,魏國的實力最為強勁,各國都不能與之爭雄。於是魏國向趙國借道,發動了吞滅中山的戰爭。雖然順利的消滅了中山,但是中間隔著趙國,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的控制。於是,中山桓公在齊國的幫助下成功復國。

桓公是個比較有為的國君。當時的趙國想要趁中山剛剛復國立足未穩,一舉拿下中山,卻被桓公打的大敗。後來中山國還發動了數次對趙國的進攻,攻取了趙國東部的一些城池。

到了趙武靈王時期,推行胡服騎射。趙國的軍事實力陡然上升,中山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便成了必須拔除的對象。公元前377年,趙武靈王親自將兵,發動了吞滅中山的戰爭。至此,中山徹底告別了這個時代,成了陪襯成功者的濃重一筆。

在這個紛繁的亂世,被吞滅似乎成了小國的宿命,然後被載入成功者的「功績薄」,好像只能用這種方式,才不會被後世所遺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古人登梯子攻城,守城的士兵為什麼不推倒呢?真實原因就這麼簡單
大秦帝國的起源——第十六代君主秦共公,緩和與晉國關係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