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結構性力量訓練能改善體態
最新
05-05
身體結構的調整。市面上最流行的方法就是拉伸,筋膜放鬆,甚至推拿,正骨等等。
可是你不知道,這些方法都大部分帶來的都是臨時效應,當然,這對運動前預防損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達到維持結構穩定。
人體結構的中立位
人體的結構是一方面肌肉和筋膜等軟組織的牽拉來維持的。特別是身體裡面有一些肌肉在功能上更傾向於維持我們的日常體態,被我們稱之為姿勢肌。如果你的結構不對,說明姿勢肌的肌力和肌張力可能出了問題。
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習慣的動作模式,日常反覆重複的動作,損傷引發的動作模式改變,手術外傷引發的動作模式改變等等。這些都會因為時間的積累而引發肌力和肌張力產生變化。
那想要把結構調整回來,想要預防損傷,緩解疼痛,糾正體態,就要把姿勢肌的肌力進行重新訓練,肌張力進行重新調整。讓他們能抵抗複雜的外力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幫你維持良好結構和身體狀態。
另一方面來說,人體的姿勢和體態是由大腦和神經來控制的。所以發生結構改變的源頭,如同上文所講,還是動作模式的長期改變。你有了能控制結構的肌力也不代表你能展現出良好體態,不代表你在運動中不會發生嚴重偏差。
所以我們必須再回到常規的訓練模式或生活模式中去學會控制你的動作,而我們把這種練習放到人體的七種最重要的動作模式中,進行進階式的負重訓練,讓你能控制好自己身體的同時,也控制好外物。從這個角度再預防損傷,緩解疼痛,糾正姿態。
人體的動作控制
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這個方法行之有效。
所以我們提出一個理念:
S(strength)=M(medicine)
讓力量訓練來幫你調整結構,緩解疼痛,糾正體態,改善體型。


TAG:山神健康管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