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鼻尖露之二(《禪修綱舉》連載之206)

觀鼻尖露之二(《禪修綱舉》連載之206)

本連載內容根據作者(吳寧強老師)在珠海的系列禪修講座錄音整理,現已以《實修的秘密—禪修綱舉》在台灣正式出版。

所以呢,既然講到修禪的要訣了嘛,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要求了。越是真正核心的東西會越簡單,就只是用這麼一點點要求,如果用四個字來講叫「觀鼻端露」,就這四個字。這是第一步,你觀鼻端的露珠,好好地把自己的注意力從外面收收收回來,收到這裡。然後似乎這裡有顆露珠,然後就注意力集中在這裡。主動進主動出,稍微有點亂我就放過去,然後等會再來。我就每次主動地把觀照力、敏銳度提得高高的。我其實是本來圓滿的,我其實是本來清凈的,只是我現在要用這樣的工具把我這個本來清凈、本來圓滿再錘鍊得更加的穩定結實,讓我從簡單的、外在的、觀念上的把持,甚至是一種執著,變成本來智慧的顯露。我現在用的這個方法叫做:注意到鼻尖露珠上去。

就這麼一點點要求。至於是吃葷吃素,至於是單盤雙盤,至於是走著還是站著,不要緊,不管它。我只要把握住這個基本的要求就夠了。這就是竅訣之一。總共就四個竅訣,這是竅訣之一。

那這一個竅訣作為第一,它是把我們的心從外面雜亂的地方開始收,收歸到這個身體。但在我們還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禪修習慣之前,我們沒有辦法回歸到核心的內容。所以,先在身體的最直觀的,甚至是用眼睛可以偶爾瞄到的一個地方,就在這個鼻尖,我注意力集中在這裡,理由?是為了給後面打基礎。因為如果直接用到後面內容的話,沒有了這個從外面收到我的身體的肌膚表面的過程,直接後面的觀照是做不出來的,做不到的。

所以呢,這第一個觀鼻端露,其實相當於是:儘管我們知道了本來清凈,可是這種本來清凈目前純粹是一種知見,純粹是一種文字上的理解,純粹是一種字面上的執著。所以我們要從外面一點點往回收,收歸到本來清凈、本來圓滿上來。一切外在那麼多的萬物,它的有它的無目前對我沒有什麼影響,我只是在鼻尖關注於這個想像中間的露珠就夠了。別的其他的宇宙萬法跟我沒關係,只是有我存在,然後我的鼻尖似乎有個露珠,只有這麼一點點東西了。

那就這個意義上來講,所謂外境對我們的控制與我們對它的執著,在這個時候,可以說暫時沒有了。這其實就是這個法所帶來的一點點效果。暫時就好像沒有了,我的注意力裡面只有我的存在,我的鼻尖,我的鼻尖似乎有個露珠,而且這個露珠還不是真實存在,只是我意念中間這裡似乎有。那你說這個所謂的外境,這個所謂的外部的一種存在,其實只是無中生有。用它來比喻什麼呢?一切的外物,現在我們所處在的禪堂,以及以禪堂為代表的所有一切宇宙的存在,都只不過是無中生有而已。因為一旦我們慢慢地注意力的提高,觀照力的提高,觀想能力的進步,我們真的有可能在這裡會有露珠出現。

會有這麼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呢,啥感覺都沒有。觀來觀去只不過是自己的念頭一會跑、一會跑。然後慢慢地,就像大家體會到的,我似乎鼻尖這裡有一點點異樣的感覺,或者麻、或者癢、或者重、或者有點動、或者有點緊等等,似乎有點異樣的感覺,表明我的注意力已經開始快要在這個地方待得住了。

然後再進一步。不管我有沒有在這裡碰,有沒有在這裡給它一點點外緣上的誘導,給它一點水珠在這裡,我似乎都能夠集中在這裡,好像這裡真的有一點點,觀到我不由自主我的頭就要動一動。動一動的理由是什麼?讓這個水不要輕易掉下去。相當於我們在這裡有一滴水的話,我們把手這樣一放它就不會掉下去,如果我這樣一放它就掉下去。我的鼻子可能就會往上找一找。這就是我觀察能力進一步提高。

如果再進一步提高的話,我似乎眼睛能夠看到,就算我眼睛看不到,我感覺這裡似乎真的有一滴水。如果再進一步下去,假如說我們很執著,我就想把這個觀想發展到無中生有,變成事實,我就繼續努力,繼續觀,繼續觀,這時在別人的眼睛裡面「哎,你那裡有一滴水沒擦凈」,會的。是你想出來的但是別人也會看到。那就跟我們現在這些東西是一模一樣的真實存在了。禪定的境界可以變成實際。一滴水相對來說稍微容易一點,如果到了最後的這個境界,比如說你觀一個佛菩薩或者什麼,也有可能會變成似乎別人也可以看得到。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時候,有些人見了一個師父之後,看到的不是這一個人,看到好像是一個佛的樣子,或者菩薩的樣子。一個是這個人的信心很強大,另外這個人可能會很乾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也許那個師父本身的禪定功夫很厲害,他的那個境界可能在你這裡似乎頻道相通,你可以看得到。但這個不是我們的禪修的真正要求哦。你可以做得到並不意味著做到就是真正的禪修的要求標準。只不過說你如果真的發展你的念頭的話,堅固妄想的作用之下可以無中生有成功。整個輪迴就是無中生有成功嘛!所以想像一個東西可以變成事實,這是更加容易的事情。

甚至我們把這個話再擴展一下,如果你天天害怕鬼,天天害怕有鬼來纏著你,有鬼來折騰你。終於有一天你會見鬼!因為你的堅固妄想太強大了。堅固妄想強大之後呢,你會造出來鬼。比方說外面一個黑影「嘩」地閃過,你會覺得那是什麼東西。第二天往那一看什麼都沒有,也許只不過是一個破塑料袋掛在樹上晃兩下,什麼都沒有,但是你會擔驚受怕一晚上。那你說是不是心裡有鬼才有鬼?所有的觀想的境界到最後也是一樣,你的念頭堅固了,你的專註力提高了,它可以發展成為近乎事實,甚至變成事實。所謂的「心不凈則國土不凈,心凈則國土凈」是不是同樣的邏輯?一回事。你的本來清凈、本來圓滿能夠抓得很牢,抓得很堅穩。然後你徹底斷定我的本性就是這樣,所有一切眾生的本性就是這樣,整個世間的本性就是清凈佛土以及佛。那好了,你這個最終就可以變成事實,因為本來就是如此。

所以呢,這個修禪要訣,我們的目的不是說非得讓你在這裡把露珠觀想成為事實,甚至還可以讓露珠掉下來,這不是目的。哪怕你能夠做成功,但這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你的注意力能夠真的集中下來。這個注意力集中之後,用在本來清凈、本來圓滿這個見地的不偏不倚、不丟不忘,一直恆常恆常「本來清凈都能夠把握得到」。甚至連這個「我要記住,我要把握本來清凈」都不會有。但是事實上,你看任何的東西都不會有他臟、他犯戒、他不好、他作惡、他要下地獄,不會有這樣子的,因為你會認為一切都是清凈的。

這個時候自然而然地,你不說本來清凈、本來圓滿,你已經事實上、行為上展現出來了。這是我們的要求,最終的目的是這個。現在我們只不過是用一點點觀想的方法,一點點技巧,一點點花招,把我們的心從雜亂慢慢地收回來而已了。

所以呢,我們如果聽見一個人他的觀想境界多麼的殊勝,多麼的不一樣,甚至多么的真實,甚至你跟他稍微一靠近你馬上就能夠體會到他的那個境界,顯得他的加持力很大的樣子,你可以對他表示尊重,為什麼?他花了很大功夫去修禪定。但是不一定他就是在跟你教真正的禪修,他的禪修不一定是真正的到家。因為我們的要求是本來清凈、本來圓滿的見地越來越純熟、越來越穩定、越來越自然。如果只是觀想越來越到家,專註力越來越好,可以無中生有,甚至可以像一個電視台裡面演的魔術師一樣「嘩」的一下就可以讓你有不一樣的什麼東西,那不一定是佛法,外道也可以做得到。如果放在古代的話,那些幻術師,那些魔術師,都可以做得到。比如說我們讀過的古人爬繩子最後上去到空中,然後屍體一片一片地掉下來,到最後整個人好像也沒了。或者說賣水果的不給人家道士吃水果,但道士卻給大家發水果,到最後發現是自己車上的水果全都沒了。完全可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可是跟解脫沒有關係。

所以我們這個基本原則一定要把握住。最終還是要把握到本來清凈、本來圓滿。這就是真正的禪的要求,或者說禪的目的。我的止的能力,我的定的功夫,我的觀的技巧,或者說我禪的智慧,不用去到外面找,本來具足的。我只不過是用下面的一點點的這種方法,把我的認知,把我的見地,把我所能夠把握的最徹底最徹底的勝義的本來面目,給展現出來。只是一個技巧。

因此呢,在這個情況之下當我們嘗試著觀鼻端露珠的時候,心就可以放的松坦一點。不要給自己一個很大的壓力「哎呀,怎麼觀來觀去怎麼還沒有一個露珠出現?」不要這樣。你要知道,它只不過是一個方法和技巧。本來圓滿、本來具足的那個東西從來就在那裡,不用你去緊張追求。你把握住這個腳踏實地的基本原則之後,你就在這裡試著觀。注意力是不是集中,中間有沒有亂的念頭,亂的念頭是不是跑得很遠?我在這裡是不是能夠趕緊回過來?趕緊再去觀這露珠的感覺是怎麼樣?露珠的那種情況是怎麼樣?只不過是用這種方法把我的心帶回來。

所以呢,觀鼻端露珠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在這裡想一個露珠就完了,而是它為了讓我們的心最終能夠對本來清凈、本來圓滿坦然接受,最終的目的是這個。只不過表面上的要求是從沒感覺到有感覺,甚至這個感覺越來越清晰。甚至這個感覺,哪怕是在隨便說話,這個地方的感覺都沒有丟掉,這是外在的要求。真正的要求一定是落在究竟見地上。尤其是如果大家聽過前面的課程的話,那麼多的複雜的名詞,那麼多的複雜的觀想過程,那麼多的複雜的分析過程,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基礎平台或者說邏輯思維的過程,去接受本來清凈、本來圓滿。現在只是靠這種觀想就把本來清凈、本來圓滿直接拿到就好。所以相對來說更簡單,所以把它叫做竅訣,要訣。一個小小的鑰匙,整個的監獄的門都可以被打開,而不用去搞爆破,不用去挖地道,只要有個鑰匙就可以。要訣的意思就是這個。

歡迎直接轉發。如欲摘錄內文,還請不要私自改動!並請註明作者:貢絨埃薩(吳寧強)及出處:理性學佛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性學佛 的精彩文章:

TAG:理性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