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六世紀,歐洲兵器還很低級,明朝已經有反艦導彈、無人轟炸機了

十六世紀,歐洲兵器還很低級,明朝已經有反艦導彈、無人轟炸機了

十六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殖民主義發展的世紀,也是科技走向初步發展的世紀。在這個世紀,明朝的科技、軍事走在了世界前列,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在這個世紀,歐洲還在玩這些低級兵器,明朝已經有「壓發地雷」、「反艦導彈」、「火箭炮」、「無人轟炸機」了。

十六世紀,歐洲兵器仍以冷兵器為主,火器剛剛出現,還沒有普遍推廣和大量研發。歐洲各國軍隊裝備的冷兵器甚至還很低級,比如下面這幾種:

阿達加盾。14到16世紀歐洲一種盾,長69到110厘米,重1.5到2公斤,主體為圓盾,表面覆有羚羊皮,盾上安有短劍,16世紀在歐洲各地廣為流傳。

瑞士狼牙劍。15到16世紀瑞士一種劍,劍尖呈三棱狀,劍柄比一般單手劍稍長,即適合劈砍,又適合突刺,劈砍時用單手,刺擊時用雙手,長115到140厘米,重2.5到3公斤。

義大利虎腿刀。15到18世紀義大利農民使用的一種柴刀,長50到75厘米,重0.8到1.3公斤,因刀柄向前緩緩變寬,寬度達10厘米,其形如虎腿,俗稱「虎腿刀」。這種刀平時用於砍柴,因為刀比較沉重有力,砍柴很順手。

德國豬牙劍。16到18世紀德國一種獵劍,因劍尖如野豬牙,故名,長90到100厘米,重1.4到1.6公斤。這種劍是德國貴族狩獵野獸時所用,可以雙手持握。

十六世紀,明朝已經進入了火器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大量火器都領先世紀幾百年,比如下面這幾種:

壓發地雷。這種兵器是1580年戚繼光研製的,取名「自犯鋼輪火」,俗稱「炸炮」。其法 「沿邊台牆之下,擇其平廣虜可集處,掘地埋石炮於內。中置一木匣,各炮之信,總貫於匣中。而匣底叢以火藥。中藏鋼輪,兼置火石於傍,而伏於地上。虜馬躡其機,則鋼輪動轉,火從匣中出,諸炮並舉,虜知其所自」。這種地雷敵人踩上自動引爆,是世界上最早的壓發地雷。

多管火箭炮。這種兵器製造於明嘉靖年間(1507—1566),名為「架火戰車」,它是世界最早的多管火箭炮,比歐洲各國正式使用火箭炮早五百多年。其形製為人力獨輪車,上配6箱,160支火箭,三人共用,另置火銃、長矛各二。架火戰車的發射筒上方,有一捲起的棉簾,相當於現代火炮的防盾板。架火戰車發射時,火閃煙飛,聲如雷鳴,與火箭炮發射一樣一樣的。

反艦導彈。這種兵器製造於明嘉靖年間(1507—1566),名叫「火龍出水」,是世界反艦導彈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級火箭。戰艦上發射,一級火箭射程二三里,而後射出火箭,燒毀敵船。

無人轟炸機。這種兵器製造於1592年至1598年萬曆朝鮮戰爭期間,名叫「神火飛鴉」,是世界最早的「無人轟炸機」。《火龍神器陣法》載:「用篾造制,形若飛鴉,兩傍設飛翅,腹懸神火,尾縛催火筒,逐風飛入城中,用鴉數百,火光蔽天,乘亂攻之,此其神機也。」這種武器是用細竹或蘆葦編成,內部填充火藥,鴉身兩側各裝兩支「起火」,「起火」的葯筒底部和鴉身內的火藥用藥線相連。作戰時,用「起火」的推力將飛鴉射至100丈(340米)開外,飛鴉落地時內部裝的火藥被點燃爆炸,攻城時可以殲滅城中敵軍,戰無不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眼看軍事 的精彩文章:

說說世界奇門槍:歐洲將敵兵扎透,中國最強,破甲透背,鉤刺自如

TAG:福眼看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