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四時節——立夏

二十四時節——立夏

如果說春天是讓一部分地區先暖起來,那麼夏天便是讓萬物均等得到繁盛的機會。古人認為,春時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夏時天地始交,萬物並秀,地氣張而天氣盈。夏季是天之氣與地之氣互動關係最好的時候。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

2

立夏·說夏

立夏三候

一候螻蟈鳴:立夏之日「螻蟈鳴」。按東漢鄭玄的解釋,「螻蟈」為蛙類,非螻蛄(lóu gū)。立夏鳴的據說是一種色褐黑的蛙。

二候蚯蚓生:立夏後五日,「蚯蚓生」。蚯蚓又名曲蟮,蟮長吟於地下,感陰氣而曲,乘陽氣而伸見。

三候王瓜生:再五日,「王瓜生」。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則色赤,鴉喜食之,故稱『老鴉瓜』」,非黃瓜。

3

立夏·習俗

稱人

南方地區有立夏「稱人」的習俗。立夏日這天,人們在大樹上懸一桿秤,用來稱老人和小孩;或者懸秤於屋樑,用來稱量女子。秤鉤上懸掛著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體重。司秤人在報分量時也是有講究的: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以祈願老人福壽綿長;秤女子要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祝福女子姻緣美滿;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期許小孩未來能夠功成名就。

人們認為立夏「稱人」會帶來福氣和好運。

吃「立夏蛋」

有俗語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癥狀,患者多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立夏這日,人們煮好雞蛋,有的地方還特地用紅茶或核桃殼煮蛋,稱「立夏蛋」,民間相傳立夏吃蛋護心,因為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在立夏這一日,人們將蛋放入用綵線編織的蛋套中,相互饋送,或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孩子們斗蛋為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還有的地方,用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吃「夏餅」

北方則有立夏吃夏餅的習俗。夏餅又稱麻餅,有各種形狀,如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夏餅有甜、咸兩種,甜的加芝麻和砂糖;鹹的用料有肉末、韭菜、胡蘿蔔、雞蛋、香菇、蔥、蝦米、蜆肉、蟶肉等。

立夏日吃夏餅意在慶祝小麥豐收,並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4

立夏·養生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溫暖的春季已經結束,炎熱的夏季即將開始。

由於夏季炎熱而出汗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所以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的營養消耗較大,而天氣炎熱又影響人的食慾,除注意飲食清潔和清淡為主外,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1、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

2、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3、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占文化 的精彩文章:

心裡測試——你是否足夠愛自己

TAG:星占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