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提醒:身體沒這5個信號,恭喜你,離糖尿病還挺遠呢!

醫生提醒:身體沒這5個信號,恭喜你,離糖尿病還挺遠呢!

據數據統計,中國糖尿病患者接近1億人。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截至目前是無法被治癒一種疾病,猶如慢性「癌症」。

醫生提醒:身體沒這5個信號,恭喜你,離糖尿病還挺遠呢!

信號一:體重下降

儘管食慾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肌體明顯消瘦。

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

信號二:四肢酸痛、無力

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不能進入細胞,及時補充機體所需能量,從而會導致四肢乏力,體力下降的癥狀。

據數據顯示,約67%糖尿病患者都有出現四肢無力的癥狀,甚至超過消瘦的人數。

信號三:視力下降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主要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

信號四:餐後3-5小時低血糖

在糖尿病早期,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去,會發生低血糖反應,表現為餐後3-5小時出現頭暈、眼花、心慌,甚至昏迷。

信號五:出現「三多」現象

「三多」是指「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

吃得多:每天都有大量尿糖丟失,每天失糖量達500克以上,血糖不能正常進入細胞,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需要補充,引起食慾亢進,每天進食量會大大增加,但進食後血糖不能進入細胞,無法飽腹,就會出現肚子餓得快、吃得多的癥狀。

引申:

Ⅱ型糖尿病早期:因高胰島素血症的關係,血糖利用加快,會出現餐前的明顯飢餓感,甚至出現低血糖,這是Ⅱ型糖尿病的典型首發癥狀。」

喝得多:出現尿多後,體內的水分會減少,當體內水的總量減少1%~2%時,就會發生細胞內脫水,刺激大腦中樞興奮而產生口渴感。糖尿病早期患者的飲水量和飲水次數都增多,來補充水分。

尿得多:多尿指尿的次數增多,尿量也會增多,一般24小時之內可達20多次,尿量可達2~3升甚至10升之多。尿液的泡沫多,尿漬發白、發黏。

沒有以上信號,恭喜你,但為了做好預防,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血糖檢查還是有必要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如何預防糖尿病?

一、改變飲食習慣與結構

飲食上三餐規律,定時定量,營養均衡攝入,滿足身體營養需求,還能控制熱量攝入,保持良好體重。

控制高油脂攝入,能有效預防高血脂;同時要避免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否則會增加肝臟代謝脂肪的負擔,肝臟受損也會影響糖分代謝。

二、正確選擇飲品,遠離高糖飲料

長期攝入高糖飲料或啤酒,會使機體的血糖異常增高!

正確選擇飲品,遠離高糖飲料,比如雪碧、可樂、紅茶等瓶裝飲料。日常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也可放些茶飲,還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蒲公英搖錢樹茶

取蒲公英葉40g、搖錢樹葉15g,烘乾後混合均勻即可,每次放2-5g泡水喝。

搖錢樹,據《中國中藥資源志要》記載,具有清熱消腫、解毒、止痛之功效。

現代研究發現,搖錢樹葉能增加糖耐量,保護和修復胰島組織損傷,同時對防治糖尿病併發症和降糖葯毒副作用有較好效果。

民間常用搖錢樹葉做茶飲料,味甜,又不會導致血糖升高,尤其適合喜歡喝甜品的人或糖尿病患者飲用。

蒲公英,又稱為「婆婆丁」,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炎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泡水後具有降低正常餐後血糖的作用。

兩者搭配後,降糖效果會更好,且還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三、吃飯時,細嚼慢咽

據英國《每日快報》報道,立陶宛衛生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於第15屆國際內分泌學大會暨4屆歐洲內分泌學大會上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與吃飯時細嚼慢咽的人相比,吃東西太快者得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2.5倍。

四、適量運動

美國《預防》雜誌網站上用「1分鐘運動」來預防糖尿病患病。

1,肩部擠壓

放鬆上背部的肌肉,緩解肌肉酸痛。將兩側肩胛骨向中間推攏,保持這個姿勢1秒鐘,然後分開,連續做21次。

2,單腿站立

鍛煉平衡。在刷牙、等公共汽車、在地鐵中或接電話時,都可以做單腿站立平衡的動作,保持30秒鐘,然後換條腿做。

3,跳躍運動

鍛煉腿部力量。在地面上跳起跳落21次,需要注意落地時的衝擊力不要太強。

若家中有患糖尿病的人,建議選擇運動為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散步、健身操、太極拳,或間歇式運動,避免高強度運動。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根號十九 的精彩文章:

男子昏迷入院,數小時後離世,醫生告誡:降糖葯不能亂停,會死人
想健康長壽,這8個習慣最好一個也別占,尤其是45歲之後!

TAG:根號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