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的人學佛會退心?

為什麼有的人學佛會退心?

為什麼有的人學佛會退心?

第一,不堅持學習和修行,不明教理,就是不懂事,不懂理,我們許多人學佛不明白佛教的道理,還停留在燒香拜佛或者求健康求發財,這個低級的層面,沒有提升自己學佛的水平,和實際的修行。首先道理不明白容易退失,容易受外界迷惑,如果你真正學佛的懂得佛教的道理,真正的正知正見之後,外界的知見迷惑不了你。不會影響到你,你的心的安靜和清凈。如果外界的人說句話你就像牆頭上的草倒了,就是沒有正知正見根基不穩。通俗地講社會上每年都有很多人被詐騙也有很多人騙不到,我們經常接到一些詐騙電話,為什麼有的人上當有的人不上當?這就牽扯到人的根基問題。有智慧的人根基好就不會上當受騙,上當的人根基不好貪心重缺少智慧大家明白吧?為什麼有的上當有的不上當,靠智慧去區分,能辯證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哪個是黑的哪個是白的,他就不會上當,如果你沒有智慧,不明白佛教的道理,就會被邪知邪見迷惑。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放生,有一個人不信佛,他說我也想捐五塊錢放生有個居士說:「你不信佛,你也不吃素,你不能放生。」意思是人家沒信佛不吃素連放生的資格都沒有,那個人聽的一愣一愣的也不敢吱聲,後來另一個居士來問我,我說你這個居士就是斷人善根,這個人即便不信佛,即便不吃素,他來放生五塊錢也是有功德的,大家明白吧?他也是跟三寶結緣也是做善事了,人的功德一點也不會少,做多少有多少,你的知見不正一下把人誤導了,那人聽的也迷惑了,那人也不懂,哎呀!那我還不能做了,他也不懂呀,也被迷惑了,被騙了,我們一定要有正知正見。這個如果你正知正見建立不起來,別人三言兩語就把你迷惑起來了,然後後來你又把這個責任歸咎於佛教,或者歸咎於某一個寺院或這裡太複雜了。不複雜,是你的心缺乏智慧,你要是心有智慧到哪都不怕。

第二個退失,就是迷信求不得退失。我們佛教不是迷信是智信。很多人信佛,他沒覺悟,他迷信,他想求一些東西沒有得到,沒有滿足,他退失信心了也有。再加上他的慳貪吝嗇,我們有些人拜佛學佛就是為了發大財或者為了陞官,或者說為了某一些事情,但是他想求的時候呢,他自己不去修行,不去念經,不去培福報,不去種福田,然後最後求不得。開始求的時候好像很精進,燒香拜佛念經,等實現不了的時候,最後退失掉了,退回原位了。這種退失也很多,我們現實生活當中也有,他是有所求的,他是迷信不是正信,大家明白吧。他本來就是有目的的,我們遇到很多人,他的病在醫院看不好了,他來拜佛。他說要能讓我的病好了我就信佛,要不好我就不信,你這種心態是好不了的,對不對?他擱醫院花五十萬沒治好,他說:「師父,你給我治好吧,我給你一百塊錢。」你五十萬沒治好,我能治好啊?我也治不好,我要能治好,醫院就倒閉了。你開玩笑,你五十萬治不好,你給我一百塊錢就治好啦?我沒那本事,誰也沒那本事,佛也不可能一下就把你的病治好。他這不是正信,是迷信,他是有所求,我遇到很多這樣的人,擱醫院花五六十萬多著了,到寺院里燒支香,說「老佛爺,保佑我的病好吧」這不是這麼簡單的,磕個頭跪下就好了,這麼簡單就好了,不是這樣的,所以說他不是真信,說好了我就信,不好我不信。你這跟做交易跟談判一樣的,是不是?你自己都沒建立對因果的真信,都沒有懺悔業障,還這樣說,怎麼能好呢?這就是迷信。開始來皈依來學佛,最後怎麼樣?退失掉了,這些退失都是正常的。

第三,就是業障太重了,業障太重會障礙他,不讓他進步,讓他退步。煩惱習氣重,我們大家如果業障太重了,真正你要想修行呢,得懺悔,當然了懺悔修行,修行也需要福德具足,福德具足大家才能修行,如果業障太重的人修行不了。這個業障是個綜合性的因素,因素很多。好比如說煩惱習氣重,心不安,擱這點聽課也聽不下來,念經也念不下來,念經也記不住,或者煩惱太重,見了人好跟人發生衝突,或者家裡邊俗事也太多,也會去干擾他,或者自身業障太重了,一到講經聽經的時候就生病。師父一講經他就生病,或者要麼是人請他喝喜酒,要麼死人請他去幫忙,總之要是我們要修行的時候,他就沒時間,或者不想,處處障礙他,難得請一位高僧大德來講經,準備講經的時候他病倒了,海了吧?你說人這運氣怎麼這麼差的,業障太重了,就是好事,佛來加持你的時候,摸你的頭,你的頭摸不著,大家明白吧?想加持你就夠不著。這怎麼辦呢?你得懺悔,但業障太重的人你勸他他也不聽,他寧可去喝喜酒,他也不來聽課,他寧可去唱卡拉OK,他也不來聽課,遇到魔難的時候他偶爾來一來,所以說呢,學佛退失信心的有很多種因素,並不是這些人退失了就是佛教的衰敗,或者寺院不好,或者我們師父不好,其實說穿了退失信心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不要歸咎於別的,大家明白吧,有些人說我們寺院不好讓他們退失了,他們退失跟我們寺院有什麼關係?《六祖壇經》上講的嘛,風吹那個幡,這個說風動,那個說幡動,六祖大師怎麼講的「仁者心動」。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你的心動了,外界跟你沒有關係的,只要你的心如如不動,任他東西南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對不對?就沒掌握根本所在,整天都在外邊找原因,推卸自己的責任,是不是?這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如果找原因就修不成了。

釋迦牟尼佛出家你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是太子,要繼承王位的,他出家他家人也不讓他出家,還給他娶了老婆生了兒子,是不是的?還給他建了幾座宮殿,想讓他陶醉在人世間的五欲六塵中,不想出離,結果呢?這個釋迦牟尼佛夜裡邊偷偷的就跑了,騎著白馬帶著一個隨從就跑了,跑到山裡就出家了,對不對?我們這個虛雲老和尚出家,他的父親是當太守的,相當於徐州市委書記,給他娶老婆一下娶兩個,也知道怕他出家,他那時候才二十來歲,一下同時娶兩個老婆。說你就不能出家,你家裡就你這一個兒子還能出家嗎?娶兩個老婆送屋裡邊好圓房,好傳宗接代。娶兩個老婆他也沒要一個,他一個人坐一夜,第二天跑了,跑到深山老林里,也跑到寺院里出家了,最後跑到山裡了,人也找不到,我們出家很多都是跑得,其實,你不跑,計劃生育小孩少兒子少,幾家父母同意兒子出家的?所以說,你要說父母說同意你學佛才學佛,我要家人支持學佛才學佛,我得父母同意出家才出家。毀了,這輩子修不成了,是不是啊?這一輩子不能出家,這一輩子不能往生成佛了。

我們要自己發心出家,發心解脫煩惱,發心往生成佛,你不要老是找外界的原因,說家裡人不支持我學佛,我父母反對我那個,這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都找原因,釋迦牟尼佛也不出家了,虛雲老和尚也不出家了,像我們這些人都擱社會上又不是找不到老婆,是不是?誰家也不是窮的吃不上飯了,是不是?現在也沒有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靠自己發心,要靠自己求出世,學佛要靠自己的自覺,你要是自己想學佛了,你會給自己安排時間,給自己安排修行,如果說我們不想學習,不想修行,你會找種種的借口,來推脫,我這個忙撈不著修行,那個反對我修行,借口就出來了,只要你想你就有時間,所以說退失是自己退失,是惡業太重,沒有外界讓他退失的原因,如果說外界讓他退失了,也是他自己沒有建立正知正見,找借口推辭。

——黃墩寺義工培訓開示

您的轉發是護持正法您的分享是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幢正宗 的精彩文章:

莫做「二寶」弟子

TAG:法幢正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