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書店死了,但閱讀不死

傳統書店死了,但閱讀不死

新華書店,終於開設網上商城了。這意味著傳統書店要奮起了嗎?

非也。

千百年來活字印刷沒了,字體也從甲骨文變成篆書、隸書、楷書。書的載體一直在變,而不死的只是閱讀。

作為一代又一代讀者的文化記憶和精神家園,新華書店的網上商城,在世界讀書日那天,正式上線運營。

新華書店網上商城

這意味著,遍布城鄉的1.2萬家新華書店實體門店集體「變身」電商。

但,不是每一個傳統書店都像新華書店這樣有底氣。「新華書店變身電商」的背後是無數個接連不斷倒下的傳統書店。

往前追溯,書店的第一輪倒閉早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開始,標誌性的事件是紅極一時的貝塔斯曼書友會的消亡。想當初貝塔斯曼書友會在國內簡直是風光無限。2000年,當貝塔斯曼宣布書友會會員數已達到150萬人時,中國出版界一片嘩然,並大喊「狼來了」。

貝塔斯曼書友會的年營業額曾達到1.5億元,並熱衷於大規模開門店,但早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經關門大吉。

延續千年的書店,是怎麼「死」的?

01

古代的書店

中國古代就有書店,但是最初書店被稱為「書肆」。

最早記載書店的人是西漢的楊雄。

他在自己的著作《揚子法言》中寫到:「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好說而不要諸仲尼,說鈴也」。文中提到的書肆就是書店。

東漢時期也有這樣的書店,根據《後漢書.王充傳》記載「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王充因為家裡貧困,為了看書,只能到洛陽的書店去看書。

中國的南北朝時期也有書店,南北朝時期的著作《答劉居士詩》「才同文錦,學非書肆」,從這段記載之中就可以看出,南北朝時代也有書店。

唐代的《訓序》之中也記載「在蜀時嘗閱書肆」,作者還記載說「字書小學率雕板印紙」。證明那個時候已經有雕版印刷的書籍,看來那個時候,雕版印刷的書籍已經很普及了。

五代時期也有書店,根據馬令《南唐書.魯崇范傳》記載:「崇范雖窶,九經子史世藏於家。刺史賈皓就取之,薦其名不報,皓以己緡償其直。崇范笑曰:『典墳天下公器,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其實一也。吾非書肆,何估直以償耶?』卻之」。

到了宋代,書店不再被稱呼為書肆。根據古代的典籍記載,宋代已經有「建陽、麻沙之書林、書堂,南宋臨安之書棚、書鋪,風行一時」。

清明上河圖中的書坊

後來的書店名稱也開始多元起來,甚至還有很多的「標題黨」,比如乾嘉間錢景開的書店稱為萃古齋,陶正祥、陶珠琳父子的書店稱為五柳居。

章學誠《文史通義》引用周長發的著作,將這些名稱五花八門的書店稱為「橫通」,並且寫下了《橫通篇》文章來諷刺說:「善於題目也已」。這些書店的經營者將店名起得五花八門,看來也是一些標題黨。

02

過去一書難得

/手抄/

1912年前,大約一萬兩千部中醫古籍裡面,絕大部分是手抄本。並且,在雕版印刷術發明已經一千年之後,17世紀活躍於江南蘇州的16個劇作家現存的80個劇本裡面,手抄本也是佔了絕大部分。

也就是說,其實就在我們中國已經開始使用印刷術、雕版印刷術之後,手抄本仍然繼續存在。

木刻印刷雕版

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成本。

比如16世紀的手抄本和印刷本,對它們的勞動力和生產相對成本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在明朝雇一些人去抄書,每張紙上面大約有四五百字,20-30頁紙的價格大概是2到3文銅錢,即每張紙只需要0.1文錢。對當時的單本書來講,沒有印本能夠和如此低廉的抄寫生產成本競爭。

明代樊川會稽陳氏宗譜(手抄本)

/佛寺廟會/

以前的賣書人,通常是通過賣香,或者是去佛寺、廟會裡面順便賣賣書,中國真正主要賣書的店鋪是16世紀初才第一次出現。當時的文人,要想找書就要到書市、書鋪去逛,但是貨量也很有限。

那時候找一本書究竟有多難呢?

比方說,15世紀早期的時候,四大北宋文學家,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沒有一個人的著作,可以在書坊也就是書店裡面找到,你能相信嗎?蘇東坡的著作在成化以前,也就是1465到1487年以前,都難以獲得。

/私人藏書家/

大詩人白居易夠紅,但是在明朝的時候,早期的藏書家也是要費盡千辛萬苦之力才能夠到處把他的詩,這一點那一點地抄回來,結成一個集子。

當時的那些藏書家,比如說他收藏了很多書,大家就很羨慕,就都很想去看一看,可是問題是大部分的藏書家都不願意把自己的藏書公開給別人看,為什麼?因為怕人家借了不肯還。

當時的藏書家們催生出了中國一些出名的藏書閣,其中浙江寧波的"天一閣"就是明代兵部侍郎范欽創建於嘉靖年間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一家圖書館。

/沒書賣就靠記/

明朝流行到書院聽課、講學、討論。

因為書不容易得到,所以必須去聽講,得到一本書就要憑藉超人的記憶力記下來。所以明朝最讓人吃驚的一點,就是那些大思想家(像王陽明)通常不一定是大藏書家,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人。

因此後來很多人說明朝講興學,講學問不注重文字,而清朝的考據、訓詁搞得那麼發達,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明朝文人要找書看太難。

到了清朝書多了,才有條件去進行那些繁複、煩瑣的文字考證。

03

書店之死

/死於網路/

在書店裡喝咖啡,看看書,在陽光下如此愜意。

你倒是愜意了,書店老闆們卻不像他們倡導的那樣悠然自得。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除了老一輪的噹噹、卓越,凡客、京東、蘇寧、淘寶也開始賣書,他們像風暴一般以低價格促銷圖書,改變著人們的購物及閱讀習慣。

很多人依然宣稱喜歡書店,但實際能在書店買書的人越來越少了,顧客來書店看看拍個照,然後再去網上買的人卻越來越多。

/死於固步自封/

如果說網路技術進步是外因的話,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雖然很多獨立書店都各顯神通,在差異化、優質化服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光合作用」率先提出了「悅讀」這一生活方式,店內環境設計十分溫馨,意在打造「第二個書房」。這種體驗式消費曾給光合作用帶來了不錯的利潤,但終究難逃厄運。

還是因為傳統書店的自我變革不夠徹底,沒有深刻理解網路時代購書者的需求,只是對書店稍微改造,並沒有改變靠低買高賣賺取差額的商業模式。

傳統書店更大的敵人或許是紙質圖書本身。

亞馬遜的Kindle、蘋果的iPad、智能手機大行其道。

當讀著電子書長大的一代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時,紙質圖書恐怕要成為非常小眾的奢侈品。技術的革新使得傳統書店的核心商品——圖書——都要行將就木,傳統書店便無書可賣。

但也有活得很滋潤的書店,比如台灣誠品書店。

它是一家結合了眾多百貨零售機能的連鎖書店,目前在台灣共有53間分店、2家兒童館、2家文具館、5家音樂館。

誠品書店賣的不是書,而是一種獨特的氛圍。依靠獨具一格的服務理念和營銷手段,誠品成功地成了著名的文化品牌與城市文化地標,極大地增進了台灣市民閱讀水平。由此可見,只要書店能體貼地滿足閱讀者的需求,就不愁沒有顧客。

甲骨消失了,竹簡消失了,莎草紙和羊皮紙也消失了,線裝書消失了,這些曾經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載體都逐一退出了歷史舞台,成了博物館裡的收藏品。

但是,我們不是依然會去讀《詩經》和《論語》,去讀《荷馬史詩》和《理想國》嗎?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鄘風·桑中》

傳統書店和紙質圖書的沒落,會引發很多愛書者的失落,甚至有人把它歸結為「讀書的人變少了」、「政策支持不夠」。

但這並非悲劇,因為閱讀並沒有消失,網路書店的火爆和網路閱讀、電子書閱讀的風行就是最好的證據。如同汽車代替了馬車,出門行走依然是基本需求一樣。

傳統書店死了,但閱讀不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跋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圖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