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那吳有什麼可以對抗二者!

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那吳有什麼可以對抗二者!

三國時期,蜀國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並稱五虎上將,魏國則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五子良將。那麼作為鼎立三國之一的吳國呢?吳國又有什麼可以抗衡魏蜀的五虎與五子?

其實作為三國之一吳國實力一點也不弱於其他兩國,尤其是在人才這塊。先有江東猛虎孫堅,中有小霸王孫伯符,太史慈等打下江東基業,後在孫權手上又出了四英十二虎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江東的四英十二虎。

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周瑜: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瑜。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魯肅:周瑜死後繼承了都督之位,致力改善劉備與孫權的關係。魯肅是東吳名將,有勇有謀,堪與周瑜相媲美。若論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恐怕比周瑜還要略勝一籌。《三國志》作者陳壽贊他「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吳書》說他「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

呂蒙: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養子當如孫仲謀,呂蒙談笑便封侯。 白衣搖擼真奇計,一舉荊襄取次休。

陸遜: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二宮之爭」。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謚昭侯。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十二虎臣: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

程普: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斬華雄、破呂布,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勛卓著。赤壁之戰與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敗曹操,之後大破曹仁於南郡。吳將剽輕,殆多譎計。莫肯下人,卒自稱帝。摩創撫孤,動輒流涕。駕馭有術,驅策有方。果保江東,不負桓王。

黃蓋: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迹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不久武陵蠻夷反,攻打城邑,黃蓋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攔腰截擊,大破諸賊。春去夏來,寇亂盡平。後又平討長沙益陽縣山賊,加偏將軍。官至偏將軍、武陵太守。

韓當: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征伐四方,功勛卓著,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黃武五年(226年)去世。《吳書》:當勤苦有功,以軍旅陪隸,分於英豪,故爵位不加。終於堅世,為別部司馬。

蔣欽:蔣欽在孫策率眾投靠袁術時就已跟隨孫策,孫策到江東後為別部司馬,並帶兵,與孫策轉戰征伐,平定三郡,又隨從孫策平定豫章。被調任葛陽縣縣尉,歷任三個縣的縣長,討伐平定盜寇,被升為西部都尉。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進攻合肥,卻輕視對方而被曹將張遼擊敗。孫權撤退時在逍遙津北遭曹軍追擊,蔣欽與甘寧、凌統、呂蒙和徐盛等奮勇戰鬥,孫權才得以成功撤退。戰後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來轉任右護軍,掌管訴訟事宜。

周泰: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東吳周泰不減魏之許褚、蜀之趙雲也。壯哉丈夫!可用可用!不獨救權,且再救徐盛,益不可及矣!而仲謀報之,亦可謂一知己矣。

陳武: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擊敗劉勛,俘獲很多廬江人,選擇其中精銳,便用陳武來督率,這支隊伍所向無敵。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掌江東,陳武轉任督領五校。他仁慈寬厚樂於施捨,他的同鄉和遠方客來者很多人都依附他。他特別得到孫權的厚待,孫權幾次前往他家。因他累建功勞,被遷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陳武跟隨孫權攻打合肥,魏將張遼發動突襲。眾將領沒有防備,吳將宋謙、徐盛皆被擊潰而敗走,陳武奮力迎戰,不幸戰死。寬厚施仁德,鄉閭盡感恩。功勛標史記,名姓寫麒麟。陣死兒孫顯,身亡器宇存。至今江上冢,誰不弔英魂?

董襲:董身長八尺,武力過人。孫策進入會稽,董襲在高遷亭迎接他,孫策一見他便認為他很壯偉,就讓他在自己屬下管理賊盜的部門做事。當時山陰慣盜黃龍羅、周勃糾集黨眾幾千人,孫策親自出兵征討,董襲親手砍下黃龍羅、周勃的腦袋,返回後被任為別部司馬,帶兵數千人,升任揚武都尉。他跟隨孫策進擊皖縣,又征討劉勛於尋陽,討伐黃祖於江夏。後來鄱陽郡賊寇彭虎等有幾萬人,董襲與凌統、步陟馬、蔣欽分兵討伐。董襲所到之處賊兵皆敗,彭虎等一望見他的旌旗,便四散逃走,十天之內全部平定。董襲被任為威越校尉,遷為偏將軍。

甘寧: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但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盪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時人以「錦帆賊」稱呼他們。甘寧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而且有時不完全聽孫權的命令。但他勇敢堅毅,豪爽開朗,足智多謀,器重人才,輕財好施,關心部屬,士兵樂於從命。孫權善於用人,「不求備於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長」。在孫權手下,甘寧發揚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成為三國時代有名的「斗將」。

凌統:凌統的父親凌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時興兵,每次凌操從征,經常作先鋒首當其衝。守永平任永平長,賓士山越,姦猾之徒也收斂,後遷升為破賊校尉。後來到孫權統軍,隨征江夏。凌操先登進入夏口,斬殺黃祖的先鋒。輕舟獨進,中箭矢而死。吳書記載甘寧擅射,射殺了凌操。凌統時年十五歲,左右的人多數都稱讚他,孫權以凌操死於國事,拜凌統為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代其父統領父親生前的兵士。凌統亡故後孫權又令陸遜屯兵嘉興一帶。後人將凌統率軍民所開掘的塘河叫做凌公塘。凌公塘有明顯的人工開掘痕迹,凌公塘南面的馬家浜出土的古陶瓷罐內藏炭化的稻穀,經考證有2000年歷史。

徐盛: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南),徐盛跟隨孫權一同迎擊。當時魏軍曾經大舉進攻橫江,徐盛率領諸將前往迎戰,不料突然遭遇大風,吳軍的蒙沖戰船被吹到敵軍岸邊,諸將心中恐懼,不敢出戰,只有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只得退走。風停後,徐盛率軍返回,孫權對他大加讚賞。公元224年(吳黃武三年),魏文帝曹丕率領大軍南征,企圖渡過長江。徐盛獻計在建業(吳國都城,今江蘇南京)周邊築起圍欄,製造籬笆,圍欄上設下假樓,江中準備浮船。諸將認為這樣做沒什麼意義,但徐盛堅持己見,完成了一系列設置。曹丕大軍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看到綿延數百里的圍欄,心中驚疑,又見長江正在漲水,於是引軍退卻。諸將這才明白徐盛有先見之明,紛紛拜服。

潘璋:潘璋被孫權拜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四年,潘璋擒殺關羽,被拜為固陵太守,潘璋為紀念自己的此次功勞,於是打造了一把刀,在刀上刻「固陵」二字。潘璋為人魯莽勇猛,禁令嚴明,喜好建功立業,帶領人馬不過幾千人,但所到之處常常可以起到上萬兵力的作用。

丁奉:丁奉年輕時就因驍勇作了一員小將,先後從屬於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麾下。丁奉多次參加戰鬥,經常勇冠全軍,每次都斬將奪旗,也因為奮勇當先常在作戰時負傷。後來升為偏將軍。五鳳二年(255年),魏將文欽來降,丁奉被任命為虎威將軍,跟隨大將軍孫峻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去接應文欽,與魏國追兵在高亭(今屬安徽)交戰。丁奉跨馬持矛,沖入敵軍陣中,斬首數百,繳獲大量軍器。戰後,丁奉被封為安豐侯。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丁奉與丞相濮陽興等聽從萬彧的建議,共同迎立孫權的長孫孫皓為皇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以上就是東吳的四英十二虎,他們中可能沒有關張趙的萬人敵,但是他們勝在文武全有,年齡也是錯落有致,不至於像蜀國那樣五虎接連死亡,導致國內無大將的局面。怪不得吳國能成為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石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三石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