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夏節氣養生的衣食住行要點

立夏節氣養生的衣食住行要點

立夏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更是;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立夏節氣,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萬物繁茂,人們的生理狀態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夏季與心氣相通,夏季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順四時是養生的首要原則,因此,要順應節氣的變化,注意養心臟。應重視立夏養生,平和過渡到夏季。

GIF

立夏時節中醫養生方法

起居養生

立夏時節,雖說夏季到來了,天氣逐漸炎熱,溫度明顯升高,但此時早晚仍比較涼,日夜溫差仍較大,早晚要適當添衣。另外進入立夏後,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應相對「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但仍應注意睡好「子午覺」,尤其要適當午睡,以保證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充足的體力。

精神養生

立夏養生還應重視的一點就是重視「靜養」。立夏後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閑自樂,笑口常開。還可多做靜一些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

運動養生

立夏後,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汗出,「汗」為心之液,立夏時節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立夏時節,選的運動不要過於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飲食養生

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西紅柿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GIF

立夏節氣還需有4防

防飲食「過火」

立夏過後,溫度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並擱涼後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防穿衣「捂汗」

立夏以後,氣溫普遍升高,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汗液本身是無味的,只是汗液長時間滯留在皮膚和貼身內衣上,便會發酵變質而有臭味。因此,出汗時要及時消汗,否則易患濕疹和汗斑。另外,貼身內衣面料要選擇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吸濕性、排濕性和散熱性的麻、絲、棉織品。貼身內衣要勤洗、勤換,還要在陽光下晾曬。

防居室「病菌」

立夏時節,人們要在室內採取必要的遮陽措施,設法減少或避免一些熱源和光照,窗戶應該掛淺色窗帘,最好是在窗戶的玻璃上貼一層白紙或蠟紙,以求涼爽。有條件的話,要調整好影響室內通風的傢具,以保持室內有足夠的自然風。另外,入夏以後居室就要加強消毒。由於夏季氣溫高,病菌繁殖很快,所以,居室要經常用適量的消毒液進行消毒。

防心情「焦躁」

立夏時節,要及時調整自己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以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要睡好午覺,以保證充足的睡眠。聽聽音樂、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園散步、郊遊,儘可能地讓肌體和精神獲得充分的放鬆。注意戒躁戒怒,做到心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佑中醫 的精彩文章:

80%的人不會正確呼吸,做對「嘴上功夫」不止健肺還可調五臟
常見中藥材——荊芥

TAG:福佑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