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平生未讀之書

補平生未讀之書

睜開眼,到處是書。閉上眼,書是書,我是我。

自言自語的瘋症,得上了,就會越來越嚴重。說吧說吧,無所謂天老地荒。此時此地不說,一閃念,也可能無話可說。

書的好處,讓說穿越時空。什麼思想交流、文化傳播,如果沒有書,連個小山包都翻不過去。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能奈其何?

說者與聽者,相隔千山萬水。你說的,不能保證他懂;他懂的,往往在你說的之外。

說得多,說得全,說得透,你就牛逼嗎?換換時間,你的問題,已不成問題;換換空間,你的問題,跟他無關。

說與聽,隔著千山萬水,能奈其何?藉助外力,能讓交流和傳播實現,僅是一時一地而已。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去年已逝,人面不在,花非花,霧非霧。南去北來人自老,桃花依舊笑春風。

被時空左右的憂傷,即使任性,也揮之不動。想改天換地?那就改吧,沒人攔著。

你要把滾圓巨大的石頭推到山頂,那就推吧。從理論上說,滾圓巨大的石頭,不僅能被推到山頂,而且能穩定得住,滾不下來。但是,如果它滾下了呢?那就滾吧,也自有道理。

荒誕感是沖著人心去的。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不服,硬要兼得,使勁胡吃海塞,沒人攔著。別忘了,那肚子,是咱自己的。等明白過來,你還會熱衷於硬要兼得嗎?

本想,所有願望都值得尊重。可是,我一認真,你一會兒一個心思地變,我就是神仙,也跟不上啊!

認真的人,容易動怒。可是,怒這東西不能動。一動,事兒就不是事兒了,而是人的事兒;等事兒的問題解決了,人的問題就來了。

好好好,我服。對付這堅硬的世道,不如換副心腸,讓時空說了算。你好,被證明了,才是真好;被證偽了,也什麼大不了,你還是你。好與不好,跟我有多大關係?

以寫作為業的人,也與書為伴。這不是一個好職業,一是混口好飯不易,二是經常體味荒誕。

看一百年前的書,作者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死了。他們想說的、能說的、已說的,嘔心瀝血地說了,換了時空,反而被挑肥揀瘦,被視而不見,被棄如破履。

看一百年內的書,是一個耗費生命的考驗。在這樣的書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結果呢?這些書絕大多數留不下。一百年對它們來說太長,各領風騷就那麼幾年,甚至一陣兒一陣兒。換了時空,今日言之鑿鑿,或許明日授人以柄。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有問題別繞,有話好好說,句句說人話。這要求不算高吧?

對言說者而言,這不是一個真不真誠的問題。問題是,以一己之見,以一時之限,以一地之狹,往實里說死里說,不容爭辯地說,不許聯想地說,把潛在聽者當三孫子訓斥地說……

如此堅硬的言說,惟有一點沒有算準:一旦形之於書,攻守易位。彼時彼地主動的說,換換時空,聽者被「賦權」了——可看,也可不看;可真看,也可假看;可想,也可不想;可想關相,也可想無關;可順著想,也可逆著想……

上世紀三十年代,林語堂曾指撰制聯語:「領現在可行之樂,補平生未讀之書。」說得好,看一眼,就叫人難忘。

能穿越時空的,是隔著千山萬水的凝望、珍重和追尋。如同真善美就在那裡,只有閱盡不真不善不美之後,繞了一大圈,才發現那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

未讀之書,需要一生去補。那不是沖著轉瞬即逝的心思去的,那是具體背後的標準,也是超越具體的方法。

▲本文是「文章學」公號第679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章學 的精彩文章:

人和事的側面

TAG:文章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