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四」精神傳承——唱響中國夢

「五四」精神傳承——唱響中國夢

歌聲飛揚,吟唱難忘歲月;旋律激昂,演繹時代樂章。

紅歌即紅色歌曲,是讚揚祖國和歌頌革命的歌曲,普遍具有濃韻的感情基調,鏗鏘有力的節奏感。紅歌是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能夠激發起祖國兒女的愛國情懷,召喚出億萬人們的紅色記憶。

「紅歌」不只是抽象的革命口號,也不是單純的政治符號。它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而且經久不衰,首先在於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由於「紅歌」的創作源泉是民歌,這就決定了它為普通老百姓所喜聞樂見。從井岡山時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時期的「信天游」,到祖國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滿懷豪情,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構成了「紅歌」多樣化的風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在「紅歌」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音調。這就使得「紅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紅歌」的藝術特色,使它區別於其他音樂藝術,也是它具有獨特的美育功能和社會教育功能的基礎。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兩支紅歌吧!

《十送紅軍》

歌曲十送紅軍 作為電視連續劇《長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揚而凄婉的歌聲,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劇中才恢復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認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首編創歌曲。在《長征》播出後,作者朱正本向媒體介紹了《十送紅軍》的創作經過。

「1960年春,我們空政文工團幾位創作人員到江西採風。在當地我了解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戰鬥頻繁,每當紅軍上前線,各個村子的百姓經常到村頭、河邊、大道旁送別紅軍,有時一邊送一邊唱。其中一首送別紅軍歌,歌詞非常口語化,歌詞中夾雜著不少俚語、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轉優美。這首歌的曲調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半年之後,空軍司令劉亞樓和部隊黨委決定由空政文工團創編《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場送別紅軍北上長征的內容。詞作家編創了一首《十送紅軍》歌詞給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詞被深深打動,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別紅軍歌。

他說:「我採用了迴旋曲式手法重新創作,把六段歌詞的譜改成每段不同的人聲、不同曲調,並多次變化,以求情真意切。譜曲時,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譜到『千軍萬馬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時,我也流下了眼淚。整個曲子譜得相當順暢,總共不到一個小時。」「由於當時劉亞樓司令為突出老區革命傳統,要求我們必須註明是民歌,總團領導建議我們署上朱正本、張士燮收集整理。這樣,《十送紅軍》就創作完成了。」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是在1953年4月由范禹和曲作家麥丁合作創作的,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正是來源於雲南彝族熱情淳樸的少數民族同胞。當年范禹和麥丁來到雲南的路南縣,受到當地居民的熱情款待,路南縣是彝族的支系撒尼人聚居地,他們能歌善舞,喜歡用歌聲來表達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的歡迎。曲作家麥丁回憶說:「當時在寨子里住了大概兩個月,我為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土生土長的音樂藝術所深深吸引,我更為勤勞善良、熱情好客的撒尼同胞所感動,這一切都讓我迸發出一種強烈的創作慾望,我用撒尼風格的曲調定下了主旋律,揉進民歌《放羊調》的音樂。」白天他們幫老鄉打麥子、放牛、種田,晚上則串寨子,收集民歌。范禹在此寫下了這麼一段歌詞:「路旁的花正在開,樹上的果兒等人摘,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麥丁看到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以彝族撒尼風格的曲調定下了主旋律,吸收了彝族音樂老師金國富創作歌曲中的有關樂句,同時揉進民歌《放羊調》的音樂,還參考了俄羅斯民歌中高音長音的襯托,最後完成了這部混聲四部合唱歌曲。後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傳唱到大江南北,1947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歌曲創作比賽中,這首歌曾奪得金質獎章。

你是否也曾聽到這些旋律優美的紅歌呢?你是否曾被哪一句歌詞觸動過呢?如果你也有很多感想,那就趕快在下方評論區評論出自己心中對紅歌獨特的感覺吧!我們將會在評論中評選並整理出優秀的答案哦!禮品豐厚,快來評論吧!

共青團大連醫科大學委員會

大連醫科大學學生會學習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醫科大學學生會 的精彩文章:

一個你所不知道的1984

TAG:大連醫科大學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