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1965年,在發掘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墓中,發現了一把珍貴的寶劍。經專家鑒定,這一把寶劍就是長期失傳的越王勾踐劍,寶劍全長55.7厘米,劍身寬4.6厘米,劍柄(劍把)長8.4厘米。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劍首 (柄頭)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11道極細的同心圓圈。金黃色的劍身布滿了黑色的菱形花紋,劍格 (劍身與劍柄間突出部分)向外凸出,正面用藍色琉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出美麗的花紋。其中一把劍上刻有「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 (劍)」8個鳥篆體錯金銘文。字跡非常清楚。這把寶劍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埋藏了 2000多年,出土時依然閃閃發光,劍刃極其鋒利,一點點銹跡也找不到。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劍身呈漂亮的流線型,這也是戰國越劍的特點,中國歷史上的名劍大多出自戰國時期,而戰國名劍則皆出越人之手,越王勾踐據說就擁有勝邪、純均、魚腸、湛盧、巨闕五把名劍,這把劍該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認為它極符合史書中對純均劍的描述。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劍脊布滿對稱的菱形暗花,這些花紋既美觀又起到了防鏽的作用,劍鋒依然異常鋒利,據說可以吹毫過刃。測評報告說,此劍可以輕易劃透二十六張白紙。劍格上鑲嵌的松石琉璃丟失不少,但仍可想見當年的華麗。圓首飾同心圓紋,據研究,這是貴族佩劍的標誌。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我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製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踐劍——品味卧薪嘗膽的王者之器!

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發生鏽蝕的途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條: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發生鏽蝕,生成銅鹽;在潮濕的條件下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