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象異常,朱元璋請大臣進諫,一大臣說了句實話,卻被折磨致死

天象異常,朱元璋請大臣進諫,一大臣說了句實話,卻被折磨致死

毋庸置疑,朱元璋雄才大略,功勛卓著,但朱元璋絕沒有明粉吹捧的那麼偉大,他既不是什麼好人,也從沒想過當一個好人。

他的眼中只有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明朝建立後,他便將國家當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容許旁人覬覦半分,哪怕是看一眼也不成。

有人吹捧明朝的福利體系,吹捧朱元璋如何愛民如子。其實,這種所謂的福利體系,中國自古皆有,發展到宋朝已較為完善,其待遇遠超明朝,朱元璋不過是全盤複製。

誠然,朱元璋出身底層,對布衣百姓有種特殊的情感,但人是相當複雜高級動物,朱元璋還有極其自私的另一面。當老百姓侵犯他絲毫權力時,他可是毫不留情手段殘酷,蘇州百姓只因曾擁護張士誠,明朝建立後就被朱元璋課以重稅。

按說,戰爭年代各為其主,文臣武將尚且如此,處於被統治地位的百姓更是如此,實在沒有必要追究往事。可朱元璋非得追究,還瘋狂報復,可見他稱帝後氣量之偏狹,也可見他對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敏感。

朱元璋出身貧寒,卻能成為開國之君,這是他的本領,但他也應該知足常樂。可是,得到的越多,他反而更害怕失去,不僅害怕自己失去,也害怕兒孫們失去。所以,他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維護統治,他的目的,就是將明朝建立成一個大型農民國家,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土重遷,老老實實當順民,這樣明朝統治就能鞏固。

這也難怪他那麼壓制商人,強勢地廢黜丞相制度,不斷頒布所謂的聖訓,變態地要求後世子孫一律繼承,不得有任何更改。

可即便這樣,朱元璋還是不踏實。他又決定分封皇子,讓皇子們替他鎮守明朝。這些皇子的主要工作,防外只是其一,而且不是其主要工作,朱元璋還定下「不征之國」名單,哪用得著皇子防外?主要是防內,把自己人當賊一樣監控,防止文臣武將們篡奪他的一畝三分地。

分封這玩意兒,是不折不扣的開歷史倒車,出事的概率百分之百。周朝分封,諸侯各自為政,周天子成了老古董,中看不中用;漢朝分封,爆發七國之亂,諸侯王們還打算勾結匈奴,倘若不是外姓將軍周亞夫領兵,後果不敢設想;晉朝分封,八王之亂,導致晉朝國力內耗,五胡亂華。

朱元璋難道不知道這些歷史事件嗎?他當然知道,即便不知道,也有人告訴他。

洪武九年(1376年),有次發生天象異常,古人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朱元璋為了自我檢討,也裝模作樣地要求大臣進諫。有個叫葉伯巨的大臣,顯然太高估朱元璋的人品,便真心實意地上了一道奏書,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臣觀當今之事,太過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就是這句話,氣得朱元璋暴跳如雷,齜牙咧嘴恨不得將奏書啃碎。葉伯巨在奏書中,也提到了歷代分封的悲劇,但朱元璋絲毫無動於衷。

非但如此,他上竄下跳,氣急敗壞地叫人將葉伯巨關在刑部大獄。葉伯巨何罪之有?你朱元璋要求大臣進諫,可大臣說了實話,縱然有偏激之處,又冒犯了哪條國法?這樣的事,「暴君」秦始皇干不出,漢武帝干不出,李世民干不出,也許,清朝的某位皇帝可能幹,但也沒見誰這樣干過!

逮捕葉伯巨後,朱元璋余怒未消,最終,葉伯巨在監獄被活活折磨致死。

朱元璋為何明知分封會出事故,還堅定不移地分封呢?朱元璋是這樣想的:周朝分封,周天子雖被孤立,但不是也傳了好幾百年嗎?這幾百年,周天子衣食無憂。漢朝分封,七王之亂不是被平定了嗎?至於老百姓飽受戰火折磨,關他屁事!晉朝分封,西晉滅亡,不是還有東晉嗎?能偏居一隅也不錯,中原淪陷,關他屁事,只要能保住皇位就行!

所以,大明如果也發生諸王之亂,對朱元璋來說,根本不可怕,反正爭來爭去,最後皇位還是朱家子孫,他那一畝三分地還是朱家人掌握,縱然有所損失,也總比被其他人篡奪好。既然如此,他怎會不堅定不移地分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知惟 的精彩文章:

此人為官清廉,但又怕別人嘲笑他是個窮鬼,於是想出一個歪主意
他只被授開國少將,別人說他該授上將,他卻說:有什麼好爭的!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