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幻化成風 節奏為王 Ariana Grande-No Tears Left To Cry

幻化成風 節奏為王 Ariana Grande-No Tears Left To Cry

知音這件事

從來不會太遲

No Tears Left To Cry

 No Tears Left To Cry

Ariana Grande 

00:00/03:25

Songwritters:

Ariana Grande

Max Martin

IIya Slmanzadeh

Savan Kotecha

4月20日,Ariana Grande發布了全新單曲「No Tears Left To Cry」,憑藉著單曲與MV的同時發布,在次周的Billboard榜單上,直接空降到了No.3的位置。這也是A妹歌手生涯目前為止在榜單上的最好成績,同是也讓她擁有的BillboardTOP10單曲增加到了9首,同時該曲也在英國UK Chart上斬獲了第二名。亮眼的成績為她即將發行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Sweetener」打響了漂亮的一炮。

2017年5月曼徹斯特「Dangerous Woman」巡演散場後的炸彈恐怖襲擊事件給A妹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直到2017年年末,Ariana才重新回歸錄音室並與Savan一起寫下了這首充滿撫慰,希望卻又能讓人想要舞動起來的歌曲「No Tears Left To Cry」。

單曲正式發行之後,許多歌迷的反應(包括我)是有些驚訝的,在發行前的宣傳短片中:一座金屬灰的城市中,由遠及近響起了層層疊疊的和聲,雖然聽不清楚唱的是什麼,但給人的感覺這會是一首有著福音氣質的成人抒情。

(MV開頭)

而預告片中這個充滿福音氣質的開頭只存在於MV中,單曲的開頭取而代之的是A妹的清唱,

「Right now I"m in a state of mind. I wanna be in like all the time. Ain"t got no tears left to cry」

15秒鐘之後Disco的節拍隨著忽然加速的唱詞

「So I"m pickin"it up pickin"it up I"m lovin" I"m Livin" I"m pickin" it up」響起,宣告了這是一首Dance POP而並非大家推測的抒情曲。

看完MV之後大家都紛紛表揚唱片公司這次捨得在MV上砸錢了,酷炫冰冷具有未來科技感的畫面,關鍵是把在美黑道路上一去不返的A妹拍的清楚又美麗~~

(No Tears Left To Cry Offical Music Video)

雖然MV分外好看,但問題也來了,第一遍聽完的直觀感受就是「不抓耳」,雖然副歌的旋律很清晰,整個歌曲營造了一種清爽舒服的氛圍,卻不是那種很能輕易流行起來的旋律。聽了2,3遍之後我就沒有再聽了,但看完MV後覺得,依靠A妹目前的人氣以及團隊的操作應該可以沖一下Billboard的冠軍。

但神奇的是,從第二天開始,我的腦海里就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這首歌的節拍,Disco的鼓點,尤其是「Pickin『 it up Pinck』it up」一直在腦海里回想。於是我又回頭去聽這首歌,越聽越上癮。

之所以這首歌有這樣的「魔力」,它的特質在於它的節奏先行而不是旋律為王,這在近10年的樂壇是一個大趨勢。

流行音樂的本質是旋律取勝,旋律性不分好壞。不論俗套也好,高級也好,只要朗朗上口易於傳唱就擋不住它會流行起來,這點上「小蘋果」和「傷痕」並沒有差別,但歌詞的立意,製作上的加持會讓這些作品在流行起來的前提下出現高低之分,有的就能成為經典,有的則被時間遺忘。

隨著流媒體全球盛行,文化的疆界進一步被打破,多遠的文化和審美衝擊為流行音樂不斷的帶來融合和革新。人們對於歌曲的訴求也逐漸增多。從共情,共鳴這些基本情感需求擴大到了更多的方面,單一依靠旋律吸引聽眾不再是流行音樂的王道。而「節奏」,作為人類本能中律動性的源泉得到了更多的開發。許多歌曲開始更多的著重於節奏的開發,變化的編排。

這種更多依靠節奏來引領聽眾的歌曲最大的優勢是能創造出一個氛圍,讓喜歡這種節奏的聽眾自然的融入其中。這讓我想到可以套用IMAX巨幕的一句宣傳語「You『re not listening a song, you"re into a song」

說到節奏引領的氛圍,首先讓我想到的是Beyonce在2011年發行的「4」。

在此之前的「I am...Sasha Fierce」中抒情部分幾乎是旋律性流行樂的典範比如「Halo」,「If I were a boy」。但在「4」中,讓人十分意外的,她開始將旋律性進行了降低,諸如「1+1」,「I Miss You」,「Party」,直到同名專輯「Beyonce」,節奏上升到了極致。比如R&B,Funky的「Blow」,全曲都是循環縈繞的電子鼓點;比如從當代R&B開始,隨即切入Hip Hop的「Mine」,這些讓人忍不住要抖起腿,扭起腰來的歌曲,本身都不是旋律主導,Beyonce的聲音彷彿只是一個指引,將你帶到她要你去的房間。

Mine

 BEYONCé

Beyoncé 

00:00/06:18

另一位我想到的歌手就是大神Janet Jackson。從職業生涯的初期她就開始了這樣的「操作」。每一張專輯都有服務的主題,從而依靠節奏和旋律營造出氛圍,在她後期的唱片中,有些歌曲的副歌進一步的弱化,更多採用節奏和編曲來引領聽眾。

比如性感到極致的Damita Jo的後半部分,明朗的All For You中迷離曖昧的When We Oooo,China Love,還有充滿陽光雲破日出的Better Days。在神專「Janet」中的House舞曲「Throb」更是如此,沒有唱詞只有旋律節奏。

Throb

 Janet

Janet Jackson 

00:00/04:35

說回A妹的這首歌,與上面主要談到性的歌不一樣(對,很多節奏為主的歌談論的都是性~),雖然這首歌也是節奏主導的歌曲,但它的內容卻是對於恐怖襲擊中受難的人們的撫慰和鼓勵,同時作為一個年輕Idol,A妹並不想將這首歌變的「苦大仇深」,希望聽到的人能有一種活著多好的感覺,因此回頭聽這首歌的編排就顯得合理的多,用心也顯而易見。

歌曲的風格和A妹之前的作品相近,一脈相承的Dance POP,帶著UKG的節奏。律動性極強,由於大量人聲的湧入和A妹前半段較為輕柔的演唱,以及略為傷感的副歌讓這首歌同時擁有了傷感和希望兩種質感,彷彿鐵灰色天際中逐漸綻放出來的銀色光芒。張弛有度的節拍就是城市中吹過的清風,讓人倍感親切和舒爽。

目前看Top 3可能是這首歌最高的排名了,但按照這個走向,讓人十分期待A妹的新專輯會是如何的一番光景呢?

PS:今天是立夏,聽這樣一首歌倒是格外的貼切呢~

知音這件事

從來不會太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uch心愈 的精彩文章:

TAG:Touch心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