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萬不要同時看這部電影和這本書

千萬不要同時看這部電影和這本書

真的,太喪了,好幾天都緩不過來,就像沉入了深深的湖底,壓抑,無法呼吸,開始懷疑人生。

《浮生一日》

大概就是講述人們在各個地方活著,生活著,苟且著,平凡著,快活著。

一直以來,貧窮、愚蠢、懶惰,似乎總是分不開,他們互為因果。

不知道為何明明一部很客觀的紀錄片,看完後留在我腦海里的卻是那些沉重的畫面,久久揮之不去,似乎人世間除了痛苦,就是無聊。能夠快樂幸福的人一定是聰明又強大,才能擁有和現實對抗的力量。

《人間失格》

主人公的年齡停留在27歲,甚至似乎這個年齡對於他來說也活得太久了。

他活得太苦了,所以愈發覺得生命漫長。

我覺得究其根本是他太過於聰明,在小孩子的時候就看透了大人們的把戲,不像個小孩子,成人後又不肯融入大人的世界,像個小孩子。

不知道為何許多日本作品都傾向於將普通人的一生過成悲劇,松子,青豆,雪穗,等等等等,就像知乎上很火的一個話題,「將一手好牌打得很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也許我的年齡還不足以讓我對悲劇的人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許人生本就如此,也許悲劇才能被稱為藝術。

總之,連續看完這部電影和這本書,真是有毒。

以下是《人間失格》部分讀書筆記。

#############################

他笑著,如同一張白紙,讓人覺得,他的一切都是虛假的。

對於人活於世的簡樸,不禁產生了一種悲情。

我總會發揮著自己與生俱來的討好人的精神。

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的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因此我總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擊,內心卻承受著瘋狂的恐懼。

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總是偷偷摸摸,我總是品著極為苦澀的滋味,因難以名狀的恐懼痛苦掙扎。

我一向對「向人訴苦」不抱任何期待。無論是向父母訴說,還是向警察或政府訴說,最終還是會被那些深諳處世之道的人打敗,任由他們花言巧語,喋喋不休。

儘管在過去的人生中,我曾多次企盼死於他人之手,卻從未動過殺人之心。面對可怕的對手,我反而只想著讓對方幸福。

我在書架上為她選了夏目漱石的《我是貓》。

女人若是突然哭泣,只要給她一點甜食,她吃後便會恢復平靜——孩提時的我,早已總結出此規律。

表面上我性格開朗,逗人發笑,實則有一顆如此陰鬱的心。

他的搞笑是無意識的,他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搞笑的悲哀。

她們沒有半點慾望,單純得可悲。

但這並未將我從對人類的恐懼中解救出來,我的眼睛依然看不到綠的枝葉,心中依然感受不到希望的喜悅。

我認為,要想請人幫忙,以先討其歡心為上策。

讓女人們去辦事,她們絕不會垂頭喪氣,反而因為受男人所託,倍感開心。這一點,我十分清楚。

她本身給人的印象,是個完全遺世獨立的女人,彷彿身旁刮著凜冽的寒風,只有落葉隨風狂舞。

不知為何,我生來便對女人的身世提不起半點興緻。或許是女人講話技巧太差,她們似乎永遠把握不住講話的重點。總之,我全當那些話是耳旁風。

真是寂寞。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趁著還沒受傷,我想及早和她分道揚鑣。

何況我也沒有足夠的熱情挽留她。

被拙木那麼一說,我也發現,恆子不過是個疲憊又窮酸的女人。

原來,在我遇到過的女人中,我真正喜歡的,只有模樣窮酸的恆子。

我平素待人親切,卻從未體會過「友情」的真正滋味。除卻掘木這類酒肉朋友,與人的一切交往留給我的回憶皆是痛苦。

人啊,明明一點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即使巨大的悲哀接踵而至,只要此生能夠經歷一場放縱的快樂,我便無怨無悔。

這世上不幸的人各式各樣——不,毫不誇張地說,這世上儘是不幸的人。

這位老闆娘一定也是不幸之人,不幸之人自能敏感地覺察他人的不幸。

父親已然不在,那份曾佔據我心,眷戀般的恐懼已然消逝,我的心變得空空蕩蕩。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所謂的「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

不得不說,作者的心理描寫真是出神入化,一針又一針地扎心。

不過,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你的眼中會有不一樣的浮生一日和太宰治,歡迎留言交流。

鬱郁了幾日,興許是陷入了憂國憂民憂天下蒼生的莫名情懷中,嘻嘻,還好看了一部電影解脫了出來,具體是什麼電影,且聽後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書影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水木書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