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解決首要傳染病難題?科技創新鑄起結核病牢籠

如何解決首要傳染病難題?科技創新鑄起結核病牢籠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2017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結核病仍是全球頭號傳染病。雖然近年來全球對抗結核病進展顯著,但形勢依然嚴峻。

具體到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數據顯示,雖然2016年全國結核病報告發病人數為83.6萬,比2011年下降12.6%,結核病報告死亡率也由2011年的3.01/10萬降至2015年的2.34/10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人口基數大國,中國仍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

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部長葛延風所言,如果不能有效防控,未來結核病或將成為威脅我國公共健康的首要傳染病難題。

預防接種短板

事實上,對於如何做好傳染性疾病的免疫預防,醫學界一直有一個共識,就是一方面需要構築起覆蓋全社會的強健預防體系,另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創新,優化防治方法,包括疫苗、藥物、診療手段等等。可以說,這兩條戰線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例如,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控上取得顯著成效,就是因為國家大力實施了以預防接種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控策略。

同樣,作為傳染性疾病,當前結核病的防控相較於病毒性肝炎來說,最大的短板就在於無法開展預防接種。現實情況是,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結核病防治的手段和新葯研發的進步都並不明顯。

眾所周知,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目前僅有的一款結核病疫苗——卡介苗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了,但卡介苗的保護作用是相對的,且只有10到12年的保護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絞盡腦汁想要開發出新的、能夠有效覆蓋大部分人群的疫苗,並衍生了多種不同的研究策略。有的人試圖在牛型結核桿菌(卡介苗就是由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製成的活菌苗)里添加一些新基因,也有人嘗試從野生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中去除一些基因,還有人計劃在病毒載體里構建一些結核分枝桿菌的基因,或者將結核分枝桿菌的某些蛋白和佐劑相連,形成疫苗。

十年前,在全球範圍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結核疫苗產品在開發,而目前已經有十幾個了。可喜的是,中國在結核病的疫苗研發方面並不落後,甚至在某些領域處於全球領先水平,比如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智飛生物)正在研發的「微卡」,就是目前國內外唯一進入III期結核病疫苗臨床研究的疫苗。

據了解,該疫苗含有與結核桿菌相同但不引起「科赫」反應(指健康動物對有毒結核菌初次感染與再次感染髮生的根本不同的反應過程)的蛋白與多糖為抗原,以分枝桿菌細胞壁及核酸為佐劑,它對已經感染結核人群的保護率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發布的《WHO優選的結核病新疫苗產品特性》中規定的保護力評價指標。

有分析人士認為,該疫苗如能順利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可,則標誌著中國將成為在國際上首個完成結核桿菌感染人群預防用疫苗臨床研究的國家,為中國2035年終止結核病的行動計劃提供強力支撐,也有望推進全球在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高危人群治療領域的發展。

科技進步築起防控籬笆

對於智飛生物來說,「微卡」只是其深耕結核病防治的殺手鐧之一,其在結核病領域的布局頗具戰略性。

「針對結核病預防控制的共識逐漸形成,即控制結核病疫情,必須針對卡介苗接種後陰轉人群、維持陽性人群或結核潛伏感染人群,實施不同免疫預防策略。我們通過自主研發,已經逐漸形成了多品種的結核病免疫防治系列產品布局。」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總經理蒲江告訴環球智庫特約研究員。

在這一布局中,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鑒別用體內診斷試劑則是智飛生物的另一奇兵。

要想實現針對不同人群實施不同免疫預防的策略,必須建立有效簡便的鑒別診斷技術,進行人群免疫與感染背景的精確篩查,同時對不同類型高危預防對象和患者實施精準免疫和治療,構建完整的結核病免疫防治體系,從而實現降低結核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總體目標。

由於人群中卡介苗免疫力維持狀態或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狀態不同,傳統的結核菌素試驗(PPD)無法區分不同免疫狀態的健康人群,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體外γ-IFN釋放試驗(IGRA)雖然特異性高,但受產品本身多種因素影響,無法在大規模人群篩查中應用。

「我們通過簡單易行的同體雙臂皮試法,將結核病預防目標人群精準區分,既可突破國內外在結核病疫苗研究中,對不同免疫狀態人群尚無有效鑒別手段的困局,還能解決對不同人群採用不同方式予以預防的難題,為大規模的篩查提供經濟、高效、準確的技術支持,」蒲江表示,「更為重要的是,相比國外的同類產品,我們的產品通過系統的抗原選擇與蛋白的組成設計、免疫原性的分析與劑量選擇研究,其靈敏度要優於國外同類產品。」

在智飛生物的結核病免疫防治體系中,還有一環也不容忽視,那就是治療型疫苗,也就是可以幫助清除或者更好控制我們體內潛伏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疫苗。

「目前,即使最強有力的抗生素也不能徹底清除我們體內的結核桿菌,但剛結束的『微卡』用於菌陰肺結核縮短療程研究結果令人振奮,『微卡』輔助化療可以縮短兩個月的療程,」蒲江表示,「這意味著治療型疫苗將給醫生提供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大大縮短結核病的治療時間並提高其治療效果,少服兩個月藥物,減少肝功損傷,這將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

來源:環球智庫、谷吉工作室

總監製:劉明 執行總監製:卞卓丹

監 制:樂艷娜責任編輯:鮑丹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 的精彩文章:

美國今天又對這個中國產品下手了!我們卻很有底氣
美方稱對俄驅逐其外交官「保留進一步行動權利」

TAG: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