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中醫藥系統多家單位和個人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狀獎章

廣東中醫藥系統多家單位和個人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狀獎章

廣東「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模表彰大會現場。南方網記者高哲攝

4月28日上午,廣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模表彰大會在廣州舉行。會前,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玉妹、省政協主席王榮等領導會見全國和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並與大家合影留念。省委副書記、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出席會議並講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黃業斌主持會議。在大會上,任學鋒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的中醫藥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梅州市中醫醫院

中山市中醫院麻醉科

清遠市中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技師組

惠來縣慈雲中醫院內科


陳秋娟(女) 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文宣政工部副部長

邵 軍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副主任

李寶林 惠州市九惠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丸劑車間制丸工序組組長

李宇明主任中醫師、江門市中心醫院院長

有關單位和個人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建立於20世紀80年代,經過近40年的建設,專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醫、教、研建設成果顯著,備受廣大腎病患者好評的國家級重點專科。2017年出院患者4500餘人,門診人數78000人,血液透析超過6萬人次,全年服務患者量超過14萬人次,在省內名列前茅。專科還是全國唯一的慢性腎臟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018年入選全國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名單。該科以中醫藥特色技術與先進的現代診療手段相結合為特色,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腎臟病患者前來就診。專科還積極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多位專家受邀在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等欄目以及有影響力的醫學門戶網站講解腎病科普知識,贏得患者廣泛讚譽。

梅州市中醫醫院

梅州市中醫醫院前身是1993年由著名愛國華僑、知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捐巨資興建的梅州市田家炳醫院。2015年6月原梅州市田家炳醫院組建為梅州市中醫醫院。組建初期只有骨科、燒傷科、婦產科、綜合內科等9個科室,經過近3年建設,醫院現有21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開放床位583張。2017年,醫院門急診診療量為255244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28%;出院患者17828人次,同比增長37.72 %,手術10026例,比去年增長34.25%;三、四級手術率為58.6%,同比提高11.17%。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服務流程的優化、就醫環境的改善,深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好評,醫院的品牌形象和行業影響力都有較大提升。

中山市中醫院麻醉科

中山市中醫院麻醉科是一個集臨床麻醉、急救復甦、舒適醫療、疼痛診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圍術期醫學核心團隊。麻醉科中心手術室擁有現代化層流潔凈手術間23個,手術設備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2017年完成手術麻醉已達5萬餘例。該科注重發展新技術,在去年手術總量達五萬餘例的情況下,大幅降低耗材成本,為人民群眾減輕經濟負擔,也為國家節約醫療資源。作為國家級無痛內鏡培訓基地、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點、國家優秀規培基地教學單元,培養了大批人才。取得廣東省手術室實踐指南大賽第一名、全國舒適醫療科普微電影傳播金獎等多項成績。該科多次被評為醫院年度最佳科室,並榮獲省「巾幗文明崗」稱號,堪稱醫療戰線救死扶傷之楷模。

清遠市中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技師組

左起:馮桂森(康復治療師),關中華(中醫師,組長),馮祖賢(中醫師),方鑫楷(康復治療師),葉鍵(康復治療師),平均年齡不到30歲

清遠市中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是廣東省第一批中醫「治未病」工程試點單位, 2016年4月組建5人技師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雖然年輕,但是整個技師組實戰經驗相當豐富:堅持以中醫「治未病」理念為核心,借鑒並結合健康管理經驗和方法,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開展以中醫理念為指導的健康體質辨識、分析(評估)、諮詢(指導)工作,從患者的體格檢查出發,詳細解說、敬業施診。技師組堅持利用下班和周六日時間,做到「病人出院,治療上門」,當患者被不良情緒困擾時,技師組還會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建立康復的信心。同時,將服務延伸至ICU以及醫院各科室病房,進一步深化醫院「病人不動醫護動」的創新醫學管理模式。

惠來縣慈雲中醫院內科

惠來縣慈雲中醫院內科(班組)是廣東省中醫特色建設項目實施單位。在學科帶頭人胡水勛主任的帶領下,該科緊緊圍繞醫院的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不斷探索科室發展新路子,全方位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醫德醫風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科室現有醫生護士47人,科室開放床位92張,年收治住院患者3600餘人次,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8%,病房中醫治療率83%,病房中醫參與治療率100%,病房中西醫結合治療率100%,2017年科室收入占醫院業務收入的45%,胡水勛—廣東省名中醫工作室年門診服務量8000餘人次。科室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專長,不斷開拓創新,自行研製的特色中藥製劑有散、沖劑等10多個協定品種,「穩心散」、「通腦舒脈飲」、「益氣通絡飲」等驗方用藥。多年來已為數萬名患者解除了病痛,慕名前來就醫者眾多。

陳秋娟(女) 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文宣政工部副部長

神農草堂組建的「紅色基因宣講隊」,前排中為陳秋娟

陳秋娟,現任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神農草堂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主任、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她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中醫藥文化傳承、企業文化宣傳的前線。陳秋娟注重人才培育,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團隊,培養出全國十佳科普使者1名,國家級品牌大使1名,廣州優秀科普使者6名,白雲區優秀科普使者10餘名。接待香港遊客近8萬人次、接待30餘個國家與地區的海外客人近3萬人次,她帶領團隊完成2017年全球財富論壇接待任務獲得一致好評。十一年來神農草堂全面提升,成為國內中醫藥文化宣傳的重要陣地,並榮獲了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國家4A級景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創建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廣東省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基地等稱號。

邵 軍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副主任

邵軍,現任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副主任,婦兒五官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教授,暨大口腔醫學院碩士生導師。2006年,邵軍被引進到醫院創建口腔科,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十年的銳意進取,從一張牙椅、兩位醫生髮展到現今的大型醫療綜合口腔治療中心。在20餘年的行醫生涯中,邵軍不忘初心、嚴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勇於在實踐中提高,在創新上下功夫。率先在花都開展口腔惡性腫瘤根治術,自主研發實用新型發明,擁有四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帶領團隊推廣國際、國內先進技術,填補區域多項技術空白。另一方面,熱愛公益,主動承擔廣州市免費窩溝封閉公益項目的實施工作,連續三年免費為花都區適齡兒童做「六齡齒窩溝封閉」項目,超過6000名兒童受益,連續三次獲廣州市衛計委表彰,獲2016年度「感動花都十大醫護事件」。

李寶林 惠州市九惠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丸劑車間制丸工序組組長

丸劑車間班組長李寶林(左一)

李寶林進入公司工作十多年來,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歷練成了九惠葯業優秀的基層管理人才和技術攻堅能手。歷任投料工序和制丸工序負責人。多年來,車間從未出現過產品質量和安全事故,節能降耗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績。除了出色完成日常工作之外,還積極加入車間工藝小組,為生產工藝改造和技術創新建言獻策,將該車間的烏雞白鳳丸、天王補心丸、益脈康滴丸等產品生產工藝的繁、難工序,徹底攻克並通過實踐經驗將操作技術固化下來,為以後的大生產奠定了堅實的操作技術基礎。2014年李寶林加入勞模創新工作室,積極投入到近年來公司車間進行自動化改造項目中。針對丸劑車間粉碎生產線高能耗、低效率、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成立專門的攻關小組對此工序進行全面技術改造。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該生產線於同年11月通過了國家新版GMP認證, 並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李宇明主任中醫師、江門市中心醫院院長

李宇明,江門市中心醫院主任中醫師、院長、黨委副書記,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暨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主任中醫師,江門市政協委員,江門市醫學會副會長,江門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江門市優秀中青年專家。擁有江門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三項,二等獎四項,三等獎四項。曾先後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優秀中醫醫院院長」、廣東省醫院協會授予「廣東省醫院優秀院長」稱號等多項榮譽。作為一名30年黨齡的黨員,李宇明同志帶領全院幹部職工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始終走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前沿,為推動醫院轉型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作為省人大代表,敢於為基層老百姓發聲,想方設法讓群眾「看上病、好看病、看好病」,提升群眾與醫院員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領路人,以國際視野、創新思維,把江門市中心醫院的發展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得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來源:南方網 記者:彭曉楓 通訊員:王婭、粵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25℃9℃32℃!揚州天氣又要玩過山車,最悲催的是,小長假可能要泡湯……
都說要「春捂」,捂到幾時?到這個節氣剛剛好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