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歲了你的前途在哪裡

30歲了你的前途在哪裡

1

今年面試了不少人員,一般情況下拿到簡歷,第一反應是看年齡,接著看與年齡匹配的經驗,以及更為重要的是過往的工作成果。

面試的時候核心驗證能力、以及思考深度,與年齡和工作經驗是否匹配。

然後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就是,超過一半的來面試的人,30-40之間,經歷跟能力不相匹配。

完了之後經驗也有,但是只是像砌牆一樣拼湊堆積而已,就好像一個勤奮的水泥工一樣。

2

這就引出一個思考,就是,過了30歲,你的前途在哪裡。

相信這句話還是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十而立,現在越來越琢磨出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很多人在三十歲的關頭都比較迷茫,一方面對於自己的前途看不到方向。

二來是,後面的年輕人一波一波的涌了上來,這些年輕人比自己更年輕、更有精力,甚至資源背景也更強大。

更讓人絕望的是有些年輕人賺錢的速度驚人。

這樣一來,和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輕人比起來,競爭的優勢自然下降很多。

如果上不去層次,完全有可能因此喪失自己的位置,這樣一來,這個事情就變得讓人很恐慌了。

不光是這些人恐慌,就是我自己想起來,也很有些恐慌。

假如沒有曾經的一些選擇,我今天的處境還真讓自己感到不滿意。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值得一提的,至少可以分享一些我自己看到的和經歷過的事情,給大家一些思考。

先舉個寫作的例子。

我一直認為寫作是一項現代人必備、但是只有少數人才能堅持下去的利器。

道理很簡單,用「輸出」 倒逼 「輸入」。

在一個人不是足夠牛X的情況下,「寫」 是最好的理清思路的工具,沒有之一。

有些小夥伴跟我說:我也向你學習,每天都在寫反思日記,寫工作日記,也為什麼我寫了幾天就覺得沒有什麼好寫的呢?

我一般先要問問他為什麼寫。一般的答案就是,想提升寄己個兒的不足。

然後我就會跟他們說,我差不多不間斷地寫了4年的反思日記。

與此同時我也並沒有辭職去專心寫作,而是依舊在工作,經歷過3個行業,有大量的閱讀做鋪墊,學習了很多的知識,才能夠20分鐘寫完一篇公眾號,十幾分鐘寫完一篇7、800字的反思日記。

所以,想要不斷地輸出內容,一要有長期的積累,二要有不斷的實踐。

想要輸出的不僅僅是內容,而是上升到價值觀的高度去指導別人,那就要有不間斷的工作經歷。

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經歷背後更深刻的思考和反思、甚至是掉到坑裡趕快爬起來繼續往前走。

這些東西無法速成,也沒人能代替你,也繞不過去。

2

所以,先不要操之過急地想馬上做專家,做導師,這些都是空的。

我一直覺得,比你有錢的人不會比你傻,所以你想做的事情,是很多人都想過的、做過的,至少是見過的。

你能忽悠的,只能是級別檔次比你低的人,你和這些人接觸得越多,你的層次也會隨之下降。

雖然人也走,磨也轉,到處也都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卻不會有什麼沉澱和收穫。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然後就會有「我三十歲了,應該去幹什麼?」的恐慌。

所以,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和方向是第一位的,想靠忽悠別人,通過什麼圈子文化來一步登天的人,最後只能是白白浪費青春。

這就是最簡單的人性弱點——熱衷於走捷徑。

4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提升和積累,如何尋找機會成長。

我可以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幫人幹活兒不要錢。

之前在國外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工作不是特別忙,又是新人,所以經常會主動跟同事說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

於是,做了很多本來不屬於我、甚至是跨部門的工作。

當時也許做得不太好,但從同事的角度看,好在我是免費的。

因為我免費,做得又還可以用,大家也願意來找我幫忙。

而我幫的忙多了,就會對其他人手頭的工作了解也會增加,也會有很多人開始認可我的能力。

最後,公司也就願意給我更多的錢,順帶把自己的人脈也開始逐步搭建起來。

5

這就好像是電腦的多線程,別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做了很多事情,在時間一樣的情況下,成長則加速了幾倍。

成長加速,收入作為副產品,自然加速。

很多人做了一點事情,有一點成績,就開始到處挖空心思去收錢。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就是交易,你不收錢,收穫的就是人情和可能的下一個機會。

而你收了錢,那麼就是銀貨兩訖,大家互不相欠,人家有更便宜的,就會去找別人了。

錢是死的,永遠沒有機會重要。

如果搞一次能賺幾百萬,那自然是選擇馬上拿錢最好。

但是,如果只是千兒八百,就不如送個人情,換個機會。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非常好做,但簡單不等於容易,很多人就在這麼一點兒錢上,怎麼也繞不過去,後來的路就越走越窄。

6

所謂的三十而立,只是之前積累的一個爆發。

是一個積累的結果,不是時間的結果。

這個積累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不懈的努力。痛苦堅決的抉擇取捨加上一點的天分和機會。

比如我選專業和選職業 (下)文章里寫的:

菲茲傑拉德說過,你學過的每樣東西,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

喬布斯傳里也有一句話,是,當我回顧自己的一生,我發現所有的經歷,居然像珠子一樣串聯起來,造就了我此時的成果。

7

有一部電影《竊聽風雲》裡面有一句台詞我特別喜歡,「年輕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但是還有希望。」

而現在的收穫,就是當年的希望。

有希望就有生機勃勃,不要去做那種什麼都看不慣,什麼都做不了,還什麼都不服氣的人。

畢竟,世間真理叫做,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

《一代宗師》有一句台詞說出了真理,功夫就是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躺下。

像對的人學習哪怕你不喜歡他,承認自己躺下的錯誤哪怕自己不甘心,才有成長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徒生撇S 的精彩文章:

TAG:安徒生撇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