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周年

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周年

主席在紀念

馬克思誕辰

200周年大會上

的講話中說:

我們紀念馬克思,

是為了向人類歷史上

最偉大的思想家致敬,

也是為了

宣示我們

對馬克思主義

科學真理的

堅定信念。

「一個幽靈,一個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

四十多年前,當我在軍營里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捧起《共產黨宣言》時,從未想到有一天會踏上歐洲大地,去尋訪馬克思的足跡,近距離的認識和感受這位偉大而神秘的革命導師。

三十多年後,當我翻開法國解構主義大師德里達的《馬克思幽靈》時,一下子就被書中那句「我挑了一個好時候向馬克思致敬」所觸動,心靈便插上翅膀飛到歐洲去尋訪馬克思足跡和遺迹。後來,我終於有機會隨湖北省新聞發言人學習考察團踏上訪歐的旅程,去「向馬克思致敬」。

沐浴著金色的朝陽,我們驅車來到德國西部邊境城市特里爾。這裡是萊茵普法茨州特里爾專區的首府,是一座只有上十萬人的小城,一座寧靜而典雅的小鎮,一座全德國最古老的城市。這座城市,曾經是西方四大古都之一,並一度被劃歸殘暴強權的普魯士人管轄。正是在這個歷史演變之中,卡爾·馬克思,這位集哲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共產主義締造者於一身的一代偉人在這裡誕生了。

馬克思的故居,位於市中心附近的布呂肯街10號。這是一棟始建於1727年的巴洛克式的三層小樓。一下車,我們就看見門口左側的牆上,鑲著我們十分熟悉的「大鬍子馬克思」的銅質頭像。馬克思特有的那出眾不俗的美須,曾給少年的我留下過無限的想像空間,在遠離祖國的歐洲大地,見到幾十年來銘刻在心底的革命導師的光輝形象。那種久違了的親切感便油然而生。我們七人忙在馬克思故居門前留下了此行中最有紀念意義的集體合影。

輕輕地推開故居那扇不怎麼「大」的大門,在一樓接待處買了五歐元門票,領取中文解說器後,我們便進入故居博物館。在博物館的底層,我們首先了解到這座民居從一個被幾經爭奪的政治象徵到今天現代化博物館的多變歷史。

幾經整修和擴建後,這棟小樓於1904年被重新發現。1928年被德國社會民主黨購買之後,建築師古斯塔夫·卡賽爾將這所帶花園的建築翻修成法國風格。在納粹時期,這棟樓房被佔領和沒收。現在展出的傢具,大都是重新收購回來的。直到1945年,這棟樓房才回到社會民主黨手中,並於1968年將房屋委託給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董事會管理。

馬克思故居博物館有12個展室,我們一個展室一個展室認真地瀏覽著。看著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張張略顯發黃的手稿,我們彷彿跟隨著馬克思穿越著時光隧道回到了昨天。1818年4月1日,馬克思的父親租下了這棟樓房,一個月後的5月5日,卡爾·馬克思便在這裡出生了。他那猶太裔嬰兒一聲響亮的啼哭,催生了百年後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點燃了世界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第21展室的地板上,我們看到了一張世界地圖,圖上標識的內容使我們十分清楚地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和運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當年毛澤東的一句話,在全國掀起了讀馬列原著的熱潮。雖然在我的書櫃里一直珍藏著一套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雖然我在那「革命」的年代裡也曾試圖去領略她的博大精深,但通讀的決心在僅僅只讀過《共產黨宣言》和《哥達綱領批判》後,就因為她的理論太深奧、太難懂而不得不放棄,以致於已發黃的八本淺黃色封面的選集仍整潔的如新書般在書櫃里靜靜地「呆」了三十年。讀不懂原著的我們,仍然從小就受著馬克思老人家思想的影響。而同樣受著革命導師影響的全世界無產階級走上了自己的革命道路。於是,在展出的圖片中,看到了我們熟悉的列寧、斯大林以及十月革命的介紹;看到了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莊嚴宣告以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轉戰南北的英姿;還看到了胡志明、卡斯特羅等革命家戰鬥的身影。在這裡,我們還意外地有些驚喜地發現了毛澤東的語錄,使這個遠離祖國的地方剎那間溫暖著我的心。我不禁在這裡久久地凝望著、沉思著……。

沿著走廊繼續向前參觀,我們看到了許多掛在牆壁上的世界著名人士的照片。這些人,都曾受到過馬克思及其思想財富的影響。眾多信息、圖片和寫著名人名言的鐵灰色立體形成的展覽體系的對比,不禁引起人們的深思:馬克思的思想在當代有什麼意義?

我們知道,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蘇東劇變後,國際上掀起一股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狂潮,但是,資本主義不僅沒有拯救蘇聯和東歐國家,反而使它們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機。人們逐漸意識到,沒有馬克思主義,就不會有今天的世界,更不會有光明的未來。

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四大思想家在蘇東劇變後不約而同的走近馬克思。他們的動向引起了人們對馬克思的思考。美國後現代主義代表人物詹姆遜聲言,「我同馬克思的聯繫出於興趣」;德國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哈貝馬斯向世人宣布,「我仍然是馬克思主義者」;英國首相布萊爾的「精神導師」登吉斯聲稱,「雖然不再時髦,但我仍看重馬克思」;法國大思想家德里達毅然舉起捍衛馬克思的大旗,一再強調「我挑了一個好時候向馬克思致敬」。透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目光,我們看到馬克思的旗幟在世界各地高高飄揚。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在互聯網上評選千年思想家,馬克思名列榜首,被評選為千年最偉大、最有影響的思想家;2006年7月,英國廣播公司再次公布馬克思以27.9%的得票率在現今英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哲學家評選中榮登榜首。正如馬克思青年時代所預言的,「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而將永遠存在」。

一走進「青年馬克思」的展室,正對著門的是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國人民所熟悉那張笑臉,同樣年輕的燕妮笑吟吟地對著我們,不禁讓人想起馬克思年輕時寫給燕妮的那句情詩:「願把頭俯貼親愛的胸膛,永遠幸福地安息在你身旁。」當年,在狂熱的革命年代是不齒於談愛情的,年少的我們對愛情的認識僅僅來源於馬克思與燕妮的革命愛情。在這裡,我們了解到馬克思和燕妮·馮·威特華倫的愛情生活。革命時期的愛情留下馬克思和燕妮青梅竹馬的佳話。這裡也留下了他早期在家裡的葡萄園進行政治調查活動時幼稚的足跡。後來,17歲的馬克思離開家鄉,前往波恩和柏林,開始了孜孜求學之路,從而成為一個永不停歇的真理追求者和堅忍不拔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在一樓的紀念品商店,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紀念品都是紅色的,幾乎所有的紀念品上都印有我們熟悉的「大鬍子馬克思」頭像。這時,不多的幾位遊客正在精心挑選著紀念品,只見一對德國夫妻買了一對紅色茶杯,一位美國老人買了一瓶葡萄酒,一位中國大學生則買了一件印有「馬老與我們心貼心」中文大字的紅色T恤。

就要離開馬克思故居了,同事們紛紛在留言簿上奮筆疾書,而我則靜靜地佇立在馬克思的雕像前,久久不願離去,耳邊彷彿響起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倫敦海格特公墓馬克思墓前致誄時洪亮的聲音:「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於是,我在留言薄上留下自己的懷念與敬仰:

永遠的馬克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郢都故事 的精彩文章:

熊家冢楚王陵遺址為什麼敢稱之為「天下第一王陵」?五十輛戰車在春秋戰國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楚惠王為何要給附屬楚國的曾國君主贈送鎛鍾?滅盡了江漢諸國的楚國,為什麼允許隨國存在至戰國中期?

TAG:郢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