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時期,皇帝飲食太奢侈,吃不完的菜居然這樣處理了

清朝時期,皇帝飲食太奢侈,吃不完的菜居然這樣處理了

皇帝怎麼吃飯,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吃法。飯菜的豐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們口味和喜歡的不同而有異。目前知道比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皇帝並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即早膳和晚膳。

到了吃飯的時間,當然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只要皇帝餓了,隨時都可以傳膳,然後太監就會將準備好的膳都一樣一樣的端上來,嘗菜小太監在大太監監督下將皇帝座位面前所有菜品都挑一筷子出來,裝在銀碗中並馬上吃完,這之後皇帝才會入席,看哪個菜超過三秒,大太監立即端到皇帝的面前。但是皇帝每樣菜只會吃一口,碰到喜歡吃的,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口,因為怕被別人下毒。

皇上家吃飯首先就是一個多,不但食材多,樣式也多,就拿清宮來說,皇帝每天的份例:盤肉二十二斤,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兩隻,雞五隻(其中當年雞3隻),鴨三隻;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大蘿蔔、水蘿蔔、胡蘿蔔共六十個;包瓜、冬瓜各一個,苤藍、干蕹菜各六斤;蔥六斤,玉泉酒四兩;醬和清醬各三斤,醋二斤;早、晚隨膳餑餑八盤,每盤三十個。

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說,皇帝吃飯講究的就是一個排場。皇帝的這個標準看起來十分的誇張,可以說皇帝吃一頓飯就要擺至少七桌,以至於浪費了很多的東西,那每次吃不完剩下的菜肴都怎麼處理了呢?大部分時候,不會浪費,賞賜給下人吃一些。還有一些擺的比較遠的菜,每天都會擺上來,直到變質。咸豐的餐桌上就出現過變質的菜。

但賞賜給下人吃也只是很少情況下,畢竟只有賞賜之後才能吃,皇帝沒有賞賜誰敢動筷子啊,於是就有宮中太監倒賣出來到民間,品相好的半價賣給這些大飯店,這些飯店加工後以御膳的名義高價賣出,很多有錢人都知道這是剩下的,但是因為味道好品相也很好,吃完之後還咂巴嘴說,我今天可是吃的皇上的剩菜嘍,品相不好的就倒在一起做成大雜燴,便宜賣,味道好,分量足也非常受窮人喜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秀涵走天下 的精彩文章:

張學良活到101歲,去世時宋美齡派人赴葬禮留下六個字,讓人淚目

TAG:秀涵走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