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多花園的光與暗-一個家族的花園

多多花園的光與暗-一個家族的花園

多多花園最早沒有花,它和其它農村宅基地一樣,是從果樹開始的。

梨,棗子,枇杷,來自多多爺爺的念想:地,就應該種樹;樹,就該有收穫;留給兒孫的,可以吃的果樹當然是最好。

有了果樹,上面有了綠,下面有了蔭,多多花園是從爺爺種的樹下的蔭和暗開始的。

石板路,是適合蔭翳的,不像木板容易腐朽和濕滑,也不像紅磚容易生青苔。這麼多石頭從哪裡來的呢?

多多爸說:「附近農村有拆房子,就去收了來,慢慢積攢,就有了這麼多。」

有圓的,曾經是小磨盤,方的,也許是地基,不規則的,不知道是什麼。在鄉下勞作了多年的石頭來到花園裡,躺著,休憩著,好像退休了的人。

有些不可思議:「這些石板路是你自己鋪的?」「不是,是我家裡人一起幫忙鋪的,姑父,三舅,叔叔…」

樹蔭下能種的,礬根、玉簪、繡球,楓樹,溲疏,都齊全了。

玉簪和礬根最多,各種顏色搭配起來。樹蔭下地勢被抬高了,所以夏天不會積水,礬根可以度過酷暑,玉簪則在高低錯落中展現出它們各自的葉色與花紋。

頭頂上果樹們、枝葉搖曳,灑下的影子遮擋了烈日。

在果樹枝葉稀疏的側面,種了月季。多多花園的月季都是巨樹,株型勻稱,花朵繁多,看得出修剪的用心。

以為進入光的世界了嗎?不是,陰影又出現了。

沿著道路的籬笆有一人多高,自然而然地造就出半陰半陽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最適合鐵線蓮。

細細的竹竿編成簡單的籬笆,上面輕盈的掛著幾枝紫黑色的『哈羅卡爾』和重瓣的『新幻紫』。

鐵線一般的枝條鬆散的,輕盈的掛著,牽著。小十字、小風車、小蓮花在線上點綴。

繁花滿開是一種美,疏朗零星是另一種美,反之也一樣。

終於到了陽光下,花園的明處。

多多花園的薔薇是滿開的美。這個品種在江南一帶甚是常見,但真想要又無從買起,原因很簡單,它沒有名字。

初開時是嬌艷的玫紅,盛開是柔媚的淡粉色,到凋零前則是婉約的粉白。所以,同一株花株上,會有著從深到淺的數個顏色,有學者考證,傳說中的五色薔薇就是這樣的品種。

花小,色淡,圓盤小花,天真爛漫,數朵成團,即使開到排山倒海,也不會有窒息之感。這株薔薇應該是造園之初就有的,攀爬在暗綠的簡陋荷蘭網上,幾乎把荷蘭網壓塌,就是江南一帶鄉村常見的春光。

說不盡我對它的喜愛,引用女王不老閣的話:應該讓它長得更大,更大些,只要這一種,整條路的圍欄都爬上,春天開起來,那才是好看。

不過看起來多多花園的靈魂人物多多爸是不滿足於這種簡潔的審美。

他在圍欄邊種下了黃色的『朝聖者』,橙色的『夏洛特夫人』,紫的『阿格尼斯』,白的『威廉凱瑟琳』……

每一株都修剪得接近完美,勻稱,健壯,開滿花,因為陽光充足,每一朵花都朝向同一個方向,好像一個選美大賽的會場。

每一朵花都笑著,擺著最好的姿勢,如果採訪一下,它們彷彿會千篇一律的答:「感謝培養我的爸媽,感謝指導我的主辦方,祝願春光靜好,世界和平。」

在多多爸沿著荷蘭網修剪那些不聽話的薔薇筍芽時,網外的遊人漸漸多了起來。不停有人在網孔里張望,「今天有活動不開放了」。

多多媽,一位本地的中學教師開始不厭其煩地解釋,「就看一會兒。」「可是今天閉園。」「我們開了一小時車呢。」「好吧,好吧,十五分鐘一定要出來。」

於是扶老攜幼地進來了,「不要踩到花哦。」多多媽叮囑。「嗯嗯。」

也有人反駁:「花在地上總會踩到的。」「怎麼這樣說?」一直在旁邊默默澆水的多多姑父氣得停下了手。

但畢竟江南人是溫柔的,生氣時聲音也不大,最後嘟著嘴勸多多媽:「不跟他們計較。」

現在的多多花園中心是一個方形的水池,其實在建造之初它是花園的邊界。為了囤積雨水,才有了這個蓄水池的存在。

後來多多爸擴建了花園,池子變成了花園的中心,多多爸在水池上方用石頭堆砌了一條小溪,用水泵抽水流下來。

小溪邊白的花葉玉蟬花,綠的木賊草,濕地植物在陽光下晶瑩的閃爍。

面臨池子的是一個石頭砌的大露台,用於吃飯和聊天。露台一角擺著石頭花盆,種著藍色繡球,江南土質偏鹼,花色多呈粉紅,開出這樣的藍色,應該是多多爸用藥劑調節的結果。

作為技術派,多多爸獨愛棒棒糖形狀的各種小樹,也就是把小樹修成一根獨乾的形狀,棒棒糖柏樹,棒棒糖橄欖,棒棒糖小木槿。

石頭花槽更是多多爸的百寶箱,薰衣草、琉璃苣、永生菊、銀蓮花,應有盡有。

露台頭頂上是木格涼棚,棚上並非常見的紫藤凌霄,而是一株甚是囂張的藤本,油綠的葉子橢圓肥碩,花兒朵朵嫩黃,在陽光下金子一樣。

耳邊一個清脆的童音說:「那是獼猴桃!」

終於見到與花園同名的人物多多。這是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白皙、清秀,精力無窮,永遠帶著笑。就像花園裡的月季花,顯然經過了精心的栽培和呵護。

想給他拍張照,但他轉身就逃,又被多多媽一把抓回來:「天這麼熱,外套脫掉!」「不,我不熱!」滿頭大汗的多多掙扎著,揮舞著那些因為不聽話而被修剪下來的薔薇筍條。

而多多爸對這對母子置若罔聞,繼續嚴肅地回答我們的問題:「所有月季的修剪和施肥是冬天,集中時間修剪效率高。那時候家裡所有人一起干,要幹上四五天。」

多多爸多多媽多多爺爺,舅舅叔叔姑姑姑父,這是看不到名字的一群人,有的只是他們在家族裡的稱謂,然後用家族中最年幼的孩子之名串聯在一起。

世界上有很多小家庭的花園,但可能只有在中國的鄉村,才能看到這樣整個家族合力營造的花園。

一個大家族,枝繁花盛,根深葉茂,就像這個花園的名字,多多的花園。

有光有暗,有花有樹,有水有石,雖然有的東西著實有點過多了。

慢慢的園門口人聲鼎沸了,是即將開始的一年一度的花園聚會。從最初無錫本地園藝愛好者的小聚,到後來擴大成全國知名的花園春日祭,今天也會有將近百人到這裡來聚會。

裙裾飄飄,人語喧囂,蝶豆茶泡出了藍紫色,花藝台擺出了儀式感。

忙裡偷閒,多多爸重新加固了兩棵樹之間的一張繩索鞦韆,完工後,多多坐上去盪著,一瞬間又跳下來,和兩個小夥伴追逐著消失在綠蔭深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園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花園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