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標化,致過去自己的一封信

關於標化,致過去自己的一封信

現在我已經上大學了,並從幾乎儀式性的標準化考試中解脫出來。我已經能夠回顧並反思它們了。記得不久之前,我還認為這些考試對於所有事情都至關重要,從定義我的智慧到決定我是否能被一所令我滿意的大學錄取。沒有SAT、ACT、SAT Subject、州級標準化考試和AP考試的持續存在,我終於能夠放飛自我並意識到為所有這些考試感到的壓力是多麼的不必要。雖然這封信是為我自己寫,但我認為它也適用於所有在生活中需要面對考試的人們。

親愛的過去自己,

這聽起來可能難以置信,不過事實證明你所在意的這些標準化考試不會定義你。一旦你完成了大學申請,它們就都無所謂了。未來的僱主不會根據你的SAT數學成績來對你品頭論足。你不會在大學周圍閑逛的時候帶著這樣的名牌:「你好!我的名字是(插入名字),我的ACT有(插入分數)」。

在高中時,我們都感到就像是被數字定義一樣,並且在某些方面確實如此。申請的暑期課程/大學/獎學金幾乎都要求GPA、排名和標化成績。然而,與此同時我們經常忽視其他方面,其以數字永遠無法做到的方式來定義我們。文書向世界發出了我們的聲音,簡歷顯示了我們的激情和興趣,推薦信反映了我們的努力。這些事情與無數其他事物結合在一起,使我們成為一個三維的人,這是標準化考試成績永遠不能做到的。

標化考試成績不會決定你讀什麼專業、你的朋友會是誰、某天你是否會從事夢想的職業或者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容易陷入這樣一種心態的陷阱中——你會說「如果我的AP美國歷史沒上5,(插入夢想學校)不會接受我!」或者甚至「如果我在SAT 2數學中甚至無法上750,我真的該申(插入可接受的學校名稱)嗎?」無論你最終上什麼大學,學校都是因為你適合所以才錄取你。那所學校知道你的學術能力不是由一個數值來定義的,而且它知道你的人生並不是由數量定義的。

你可能還有一些標準化測試需要完成,但請記住我一直在說的內容。是的,你應該花一些時間準備複習,但是你不應該讓這些測試消磨你。和朋友出去看電影,確保你有充足睡眠,並且以「這只是另一個標化考試」的思路進入考場。如果我考得好,這很不錯,但如果我考砸了也是可以接受的。你可能最後有1350,也可能有1500,無論哪種都沒關係,因為在一天結束時你還是你。

「分數不會定義你」說來容易,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這麼重複。但相信我,一個數字(或任何數量的數字)沒有能力決定你的命運。

此致,

大學的我


本文為AADPS原創。我們每年夏季會更新最新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文書題目和權威院校指南,歡迎把網站aadps.net加入電腦瀏覽器收藏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本留學觀察 的精彩文章:

卡內基梅隆大學院校指南
美本申請的三個博弈——AADPS 2017-2018年申請工作總結

TAG:美本留學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