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探尋王裒墓

【原創】探尋王裒墓

雲水禪心

 宗教音樂館

王珣 

00:00/07:40

好多年前我就從娘家大哥的口中得知王裒墓就在離慈埠不遠的昌樂,但不知道王修與王裒的關係。自從與安丘作協會員、慈埠人士、安丘頗有名氣的詩人王進才交流中得知,慈母山大孝子王修的兒子是王儀,因為據實進諍被司馬昭殺害,王儀的兒子王裒是《二十四孝》人物之一,其「聞雷泣墓」的故事感天動地。我就一直想找機會去實地尋訪拜謁。

和文友約好五一期間去尋訪王裒墓的,但昨天的雨一直淅瀝到晚上。今天是上班時間,文友們說,可以利用中午的時間啊,畢竟思謀時日已久,幾十里路,開車一個小時就過去了,況且雨後新睛,空氣格外清新。聽從文友建議,上午下班後就一路飛奔而去。

到了昌樂縣阿坨往西走了幾里路,到了南通朱漢的岔路口,從一個加油站右拐,車子順著一條鄉間公路往東北方向疾馳,不多時就看到「王裒院」的藍色牌子懸掛在公路上方,這就是了。下車問了一個騎三輪車的人,在他熱情地指引下,沒費多少周折,就找到了王裒墓。

巨大的墓穹形卧在堅實的大地上,墓頂綠草萋萋,下方周圍卻是新土,想必是清明剛剛培上的。墓前的香龕里白色的香灰溢出四周,可以想見特殊的日子這裡香火的鼎盛(村人介紹這裡香火的日子是農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三月三也是慈母山香火的日子,一脈相承。村人說九月十七是這個墓的生日,是不是王裒的生日村人說不準)。墓前立著六塊石碑,一塊醒目地刻著「聞雷泣墓」。兩塊用不同的字體刻著「孝感動天」,字體渾圓有力,筆畫凹進去的地方似能盛住高山大海——歷史的煙雲就是用這些承載下來的。另外的石碑上刻著修墓的經過及捐款人的名字。

和文友找到村裡的老人,聽他們講王裒的事情,情動意動。當我用「故事」一詞時,交談的老人正色說:「不是故事,是真事,史書有記載的。」慈眉善目的一個老人說:「這裡和安丘是分不開的,和安丘的慈埠,和安丘的慈母山有淵源。」——他們對王修、王裒親切的像自己的先人。可問及王裒院村人的姓氏,卻沒有王氏,多數人姓鄭,是多年以前從凌河土山遷去的。聽他們說這些,心底又不由得想起了山西的老槐樹底,想起了老槐樹頂的那個老鴰窩。

歷史和文化和我們是如此地接近,可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我們慈母山大孝子王修的老家就是古昌樂營陵,地址在現在的營丘,更不道王修的孫子王裒竟是如此的忠孝節義,當村裡人為躲避強盜紛紛南遷時,他因為守護父母的墓不忍離開,最終被強盜所害。

人,需要學習的有多少啊!我們的本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

慈母山啊慈母山,為了你,真的是劍膽琴心兩悠悠啊!

安丘,昌樂,人傑地靈、天清地明啊!安定團結繁榮昌盛!

——註:照片由安丘著名詩人宋曰禮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巧玲的天地 的精彩文章:

TAG:巧玲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