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槍:《平語札記》里的語言生命藝術
最新
05-06
《平語札記》研討會現場
書影:《平語札記》
大槍近照
國際漢語詩歌協會副秘書長、詩評家、詩人大槍:
旺盛的語言生命力對真實、厚重、傷感、令人追思的山鄉移民生活的再現。如我祖輩的壽命都很薄,一個「薄」字生生地把人和土地形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一般我們只說土地很薄,從一字的運用,就能顯示徐春林對土地的深切眷戀和熱愛,是深入骨髓的。
再如,我們班上的同學嘲笑我,說我頭上的疤痕是去「湖北的路」。這樣的語言是有巨大的張力的語言,是純詩性的語言。當然我讀到它時,心裡油然而生一份感動,既是作者才情的感動,也是對孩子幼小心靈里的柔軟和敏感的感動。
還有像那天晚上,她的女友失蹤了,急得發癲,用發癲來形容窘迫。這是我們修水特有的鄉土語言,就像修水的特色小吃哨子一樣。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在此不一一列舉。我是寫詩的,新詩,舊體詩都寫,個人認為,語言是部優秀作品的支撐點。徐春林這部作品,語言取材和結構上都有特點,或者可以說這三者相得益彰,我以為是他的成功,祝賀他。
平語一詞有兩個解釋,一不相對偶的語句,二是指放在句末的詞。二者都說明平語是不被人看重的語言。或者可以理解為不入流的語言,札記也是指筆記或心得,這兩者組成的書名,都有一些非正式,不隆重的意思,但正是這種字面上的非正式和不隆重的切入,展現的是當代國情和民情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移民」一個這樣的時代畫卷,作者徐春林以小見大,以太極裡面的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把這樣一個宏大的課題寫得文情並茂,痛感切膚入骨,有的章節甚至感人淚下,這是徐春林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恰好顯示他把控這部作品的成功。徐春林以「平語」這樣一個辭彙作為書名,我就僅從語言讀一些淺顯的看法。?
與會全體人員合影


TAG:徐春林的酒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