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的我們》:陪你酩酊大醉的人,就別讓他送你回家了吧

《後來的我們》:陪你酩酊大醉的人,就別讓他送你回家了吧

我們沒有在一起

 在一起

劉若英 

00:00/04:39

文/藤蔓

我一個人去看了《後來的我們》。這本是極其平常普通的事情而已,可總有人願意用一種悲天憫人的口氣說:「你都沒有人陪哦!」完了還要附加上一個遺憾中帶著得意微笑的表情。

不斷有新聞湧出,由《後來》改編的電影在未播之前已經賺足了噱頭。不排除大眾的表演欲,從別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幻化出一個屬於自己故事裡面的主角形象。

《前任3》看哭了一票觀眾,創造了票房奇蹟。從《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到前任系列,再到《後來的我們》,「前任」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

隨便撇進去塊小石頭,都會濺起水花,更何況是摸准一大票年輕人愛回憶過去的心理,想要達到身臨故事其中,以泛起淚花,實在是太容易。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個街邊訪問,話題是:面對鏡頭,想要對你的前任說點什麼?很多滑稽、無厘頭的答案。

有人故作輕鬆說已經不記得他的模樣了,有人說好端端地提起死人幹什麼,還有人泫然欲泣,一不小心就會掉下淚來。

記憶猶新,有個姑娘先是不好意思地歪了歪頭,說自己當時是第一次戀愛,所以是傾囊而出,所有的第一次全梭了,但他們分手不到一個月,對方就又找了新的人。

採訪的人問,現在還埋怨或者是恨嗎?姑娘粲然一笑,說:就是覺得還蠻心酸的,但人總還是要往前看的,如果一直活在回憶里,後面的日子要怎麼繼續下去呢?

有句話這樣說:你後來的模樣里,藏著你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用盡整個青春將喜歡的人塑造成了穩重、大方、成功的模樣,卻終於分道揚鑣。

不知道晃眼經年過後,重逢會是什麼樣的?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1

捧在手上,熱氣騰騰的夢想

方小曉就是了,2007年,她22歲。從家鄉小鎮去到北京,沒有學歷沒有背景卻拼了命想要在北京紮根,因為覺得只有在那個地方,夢想才不是被束之高閣,而是熱氣騰騰地捧在手上的。

當然捧在手上的夢想風險太大,一不小心落地就破碎了,畢竟比起完蛋本身,隨時都會完蛋的感覺才是最折磨,最痛徹心扉的。

而林見清算是根正苗紅,擠在綠皮火車上回家的,在北京讀大學的正經大學生。

說來感慨不已,背負著全家希望,早早踏上社會的方小曉在經歷了好幾輪的摸爬滾打之後,依然想要留在那裡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有熱氣騰騰的夢想。

她的夢想是什麼,是若干年後林見清終於給得起的房子和車嗎?不是的,她想留在北京,她有想要保護的人。

所以才會擠十幾個小時火車回到空無一人的家,這裡有她最溫暖的記憶,而這些東西是護她風雨無阻的盔甲。

按部就班到畢業的大學生林見清的夢想是什麼呢?「謀生。」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就好像他後來成為的那樣:西裝革履、佩戴上得體的笑容,對任何人都禮貌周到。

不知道這樣的他還會不會想起當年窩在隔斷里、地下室里吃泡麵的樣子,還有一起陪他吃泡麵的人?

2

合理運用底牌,才不會傷痕纍纍

你覺得方小曉現實嗎?一個削尖了腦袋,想要擠進北京的異鄉人?別跟我提她拿感情當籌碼,周旋於一個又一個可以幫她在北京紮根的男人。

當你有底牌可以拿出來使用,並且在不違法,甚至道德良知範疇里也是無可厚非的時候,那恰當、合理地利用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可更甚,她都不是個十足的聰明人。極致的聰明人最大的優勢就是自我保護,傷的了皮肉傷不了心罷了。她給那個網上認識的法學博士的是什麼,給那個國企處長的又是什麼?

他們的不辯解、欺騙,方小曉的反應是什麼?是氣憤,因為費盡心思搭建的可以完成理想的高架橋倒塌了,自然是要哭爹罵娘的。可是她給林見清的又是什麼呢?

乾淨的感情與多年的陪伴。是她悉心一點一滴地陪他成長,維護他在朋友面前可憐的尊嚴,照顧他的家人。而方小曉塑造出來的這個成熟穩重的男人用了多久呢?十年。

十年,風華正茂的十年。人生又有幾個十年呢?那種不怕受傷的支持的十年又有幾個呢?她拿出來的所有給林見清的東西都是赤裸清晰、不蒙灰塵的。

這種做法其實更多出現在涉世未深的初戀年輕人身上。可是22歲,在底層憑著頑強與堅韌生存的方小曉會不懂嗎?她會不知道赤手空拳遞刀給別人有多危險嗎?

3

比起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溫暖陪伴給予的力量會讓彼此長大

導致他們分道揚鑣最重要的點是:方小曉覺得只要能跟他在一起,有沒有房子、車子都無所謂了。而林見清覺得,是方小曉低估了他,之所以覺得無所謂無非是認為他壓根做不到。

一個是愛的小心翼翼,渴望一點點溫暖的女孩子,一個是血氣方剛,不願被人看不起的年輕小夥子,都是彌足珍貴的。

所以有時候結果重要嗎?當然重要,世上凡人誰不奢望一個有個圓滿結局呢?可更多的是當感情滲透進更為具體的柴米油鹽里,就會變質。紅玫瑰變成了蚊子血,白月光成了飯黏子。

可更重要的是什麼?一起吃苦的日子裡滋生出來的溫暖陪伴,讓彼此長大。

GIF

方小曉離開地下室,見清摔倒椅子跑著追出去的一幕,腦子裡出現的是另一個故事,慶山(安妮寶貝)筆下的暖暖。

兩人都是同樣的神色焦慮,都是那樣的不舍,可不同的是,林是無能為力的,而見清是主動放棄掉選擇權的。

十年前,他們在擁擠、嘈雜的綠皮火車上第一次見面,那時他們回家,家鄉。十年後他們在飛機上相遇,禮貌客套地笑,說「好久不見」,回北京,那是夢開始的地方。

4

錯過錯的,才會遇見對的

方小曉:「見清,I miss you」

林見清:「我也想你」

方小曉:「我是說,我錯過了」

看過一個微電影《再見金華站》,它說:某天,你無端想起一個人,她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待,卻完全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里。

「I missed you」,我錯過了你。如果沒有方小曉,就不會有後來的林見清,伊恩不會找到凱莉,自然也不會有電腦屏幕上層疊累加的「對不起」。

所以,沒有誰錯過了誰,艱難日子裡的陪伴與刻骨銘心的成長的力量是刻在骨子裡的,抹不掉了。

後來的我們,終於在跌跌撞撞中學會了愛與被愛,經歷了幼稚懵懂到偽裝堅強,再後來的溫暖柔軟,沒有什麼事情是一蹴而就的。

人生就像是一輛公交車,有人上車就有人下車,只要你願意,總有人願意陪你到老的,即使那人剛上車。

5

風箏飛遠了,記得拽一拽手裡的線,讓他知道家的方向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槽點,就是很多人站出來,為林見清的妻子鳴不平。

理由很是理直氣壯:如果有一天你的丈夫外地出差,碰到了曾經的前任,還差點發生一夜情,希望你還能夠像現在觀看這電影一樣雲淡風輕。

不知是對時下流行的「前任」話題已經麻木,還是歲月經年流轉,多了一份堅硬,已經不會輕易被這樣的情節打動,也對林見清後來的妻子無感。

試想:如果你後來的丈夫給予你的溫柔體貼、細心周到,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孩子用了十年光陰,連續爭吵,不間斷的哭泣換來的。

你難道不會覺得這貌似風平浪靜的幸福是偷來的嗎?就好像《前任三》里的王子說:大叔,是林佳把你變得這麼好的。

方小曉的十年陪伴讓稚氣未脫的男孩子慢慢地成長了,成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男人。所以在不違背倫理道德的層面上,可以適當寬容。

飛在天上的風箏,如果持線人將繩子拉扯的太緊,會導致繩子斷掉;而太松,又會讓風箏隨風飄走了,所以尺度把握還是在持線人的手中。

十年後的重逢,他們終於有機會可以鄭重的告別。錯過是遺憾、沒有最終在一起是遺憾,更遺憾的是,沒有權利再為她做任何事了。

無論這裡面是身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擔當,還是對昔日愛人的尊重,他們都沒有突破底線。只是一個擁抱,叮囑對方好好的。只要你好好的,我就好好的。

治癒你

陪你酩酊大醉的人,註定是無法送你回家的。畢竟酒駕是危險的,更有被拘留的風險。在無憂無慮、無牽掛的日子裡,曾有人為你上九天撈月、下五洋捉鱉,已足夠。

回憶可以用來下酒,但千萬別帶著它前行,駝在背上的殼太重了,會壓的你喘不過氣,抬不起頭來。

後來的我們,雖不是當初彼此約定好的模樣,但總有些東西是無可替代的。正是這些東西,才促使我們在重逢時帶著笑,而不必沉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婚紗人像】嬌媚
一件珍貴文物,見證一場著名的戰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