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懂這些術語,別說懂中國畫

不懂這些術語,別說懂中國畫

繪宗十二忌

  謂山水畫的十二忌病。元代饒自然在《山水家法》提出此說:一、布置迫塞;二、遠近不分;三、山無氣脈;四、水無源流;五、境無夷險;六、路無出入;七、石止一面;八。樹少四枝;九、人物傴僂;十、樓閣錯雜;十一、滃淡失宜;十二、點染無法。山水畫中布置樓閣,錯雜曲折,反可顧盼

生姿,饒氏以為忌者,乃指以界畫樓閣為主的畫材而言。

八格

  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提出:"凡畫有八格:石老而潤,水凈而明,山要崔巍,泉宜灑落,雲煙出沒,野徑迂迴,松偃龍蛇,竹藏風雨也。"

七候

  中國畫術語。清代戴熙《習苦齋畫絮》提出:"作畫須得七候:一、精楮(紙);二、筆與手稱;三、色墨凈;四、新游山水,或新見名跡;五、索畫者工賞鑒;六、意興;七、工夫當不生不熟之際。七候備而後佳構成。"

六氣

  中國畫術語。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提出:"畫忌六氣一曰俗氣,如村女塗脂;二曰匠氣,工而無韻;三曰火氣,有筆仗而鋒芒太露;四曰草氣,粗率過甚,絕少文雅;五曰閨閣氣,描條軟弱,全無骨力,六曰蹴黑氣,無知妄作,惡不可耐。"

六長

  中國畫術語。對繪畫技法所舉的六種長處。有兩說:一是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提出識畫之訣,在乎明六要而審六長:"所謂六長者:粗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二是清代王昱《東庄論畫》:"畫有六長:氣骨古雅、神韻秀逸、使筆無痕、用墨精彩、布局變化、設色高華是也,六者一有未備,終不得為高手。"

六要

  中國畫術語。對繪畫創作提出的六個要求。有兩說:一是五代梁荊浩《筆法記》:"夫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儀(一作遺)不俗;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時因,搜妙創真;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筆。"二是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提出識畫之訣,在乎明六要而審六長:"所謂六要者,氣韻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變異合理三也,彩繪有澤四也,去來自然五也,師學舍短六也。"

六法

  中國畫術語。品評人物畫的六項標準,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所舉"六法"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一作傳模移寫)。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列為首要之法。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則認為"以六法言,當以經營為第一,用筆次之,賦彩又次之,傳模應不在內,而氣韻則畫成後得之,一舉筆即謀氣韻,從何著手?以氣韻為第一乃賞鑒家言,非作家法也。"其後論者益眾,並逐漸應用到山水、花鳥等畫科,且已習慣地成為"中國畫"的代名詞。現代錢鍾書重新作了標點:"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傳移,模寫是也"。


戴熙秋樹讀書圖

山水早年師法王翚,進而摹擬宋元諸大家,對於王蒙、吳鎮兩家筆意更有所得。晚年觀摩巨然真跡,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領會。道光時宮廷書畫多出於其手。又能畫花鳥、人物,以及梅竹石,筆墨皆雋妙。秦祖永的評論是:"臨古之作形神兼備,微嫌落墨稍板,無靈警渾脫之致,蓋限於資也。所寫竹石小品停勻妥帖,尚為蹊徑所縛,未能另立門庭也。"戴熙另著有《習苦齋畫絮》,於畫理多有論述。題畫偶錄行世。

他的子侄受其影響都能繪畫:長子有恆(1826-1891)(字大年,號保卿)所作山水筆意疏秀,有倪瓚風韻。以恆(字用伯)、之恆(字仲江,號菊孫)、其恆(字秀渠,又字問水)、爾恆(字子謙),皆繼承家學,善作山水,而各有成就。以恆更有聲譽,所作山水筆意淹潤,墨氣淋漓,而屋宇幾席亦復精工,著有《醉蘇齋畫訣》。《清畫家詩史》則稱之恆畫技為"戴氏群從之冠"。有恆子兆登、兆春亦均能畫。


王昱雞聲茅店月人蹟板橋霜圖60/34.6

王昱(1662-1750),清代畫傢,字日初,號東莊老人,又號雲槎山人,江蘇太倉人。與清代畫傢王玖、王宸、王愫郃稱"小四王"。東莊老人師承婁東"四王"一脈,喜山水,其畫淡而不薄,疏而有緻,筆意在倪瓚、方從義之間。

王昱此畫用感情的紅線穿起了 "雞、聲、茅、店、月、人、蹟、板、橋、霜"一串名詞之珠,為我們搆成了一幅別具情綵的早行圖,真切地反映了古代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描繪齣人生旅途上無儘的辛勞與孤寂,實為筆境兼奪有感而通之作也。

此王昱"雞聲茅店圖月人蹟板橋霜"畫軸上標有"此幀為兢翁傢藏己數世,初經洪楊之亂,近遭日人蹂躪,皆得完好,足見物之損存與應歸憶收藏者皆有定數也。兢翁愛觀古畫,特自盛澤槜杭見示觀之,餘讚歖不己,敬誌數言以為眼倖。"

康熙年盧炳山水畫冊頁

盧炳:據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硃保炯謝沛霖編P663頁和盧炳後代考證,盧炳,字子陽,雲南石屏人,1688年進士,曾歷任南昌知縣,吏部主事,吏部清吏文官選拔司員外郎,吏部清吏文官選拔司漢族郎中,都察院吏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盧炳曾受雲南名士,吏部侍郎趙士麟器重,任職軌跡亦復循趙公,可惜五十餘歲即卒於任上,其孫盧錡,曾為浙江嘉興縣令。


陳摩鏡心40.2/32.8

陳摩,字迦庵,江蘇常熟人。陸恢弟子,得其法,山水、花卉、翎毛、蔬果,揮灑自如。卒年六十。《中國美術家人名大辭典》。


梅雲擬陳洪綬筆《晉陶淵明歸去來兮雜畫冊》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吳山明 談宿墨之美
書法教育不是寫字教育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