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硬體資訊:這口茶我吐出來了!Nvidia取消GPP排他性合作項目

硬體資訊:這口茶我吐出來了!Nvidia取消GPP排他性合作項目

新聞1:Nvidia中止了備受爭議的GPP排他性合作項目

在今年 3 月強推排他性的 GeForce Partner Program 項目之後,Nvidia 遭到了大量的批評。因為「GeForce 合作夥伴項目」(簡稱 GPP)強令下游廠商在 GeForce 品牌推廣上與競爭對手(AMD Radeon)劃清界限,否則無法得到資源上的傾斜。對於消費者來說,充分的市場競爭,本是一件幸事。但是 Nvidia 強推的 GPP,卻背離了美好的初衷。

GPP 要求 OEM 廠商(比如技嘉、微星、華碩)為 Nvidia 產品提供專屬子品牌,並許以豐厚的「營銷發展資金」和首發支持。如果不加入,廠商顯然會在市場競爭中陷於不利地位。

以華碩為例,如果它要加入 GPP,那該公司知名的「玩家國度」(ROG)品牌必須為 Nvidia GeForce 專屬 —— 也就是放棄 AMD Radeon 競品,然後者另尋它路。

對於此事,華碩雖然明面上沒有承認,但還是為 AMD GPU 推出了全新的 AREZ 產品線,這顯然引發了 AMD(以及其他人)的不滿。

不過現在看來,Nvidia 似乎發現 GPP 的發展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能力。所以與其被「失實信息」給淹沒,不如乾脆主動取消掉掉 GPP 項目。

在今日發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Nvidia 合作夥伴營銷總監 John Teeple 宣布該公司已經正式撤回了 GPP 項目,並且簡要地給出了「最初意圖」和做出最終決定的解釋:

藉助 GPP 項目,Nvidia 希望合作夥伴能夠給他們的產品打上清晰的烙印。因為 GPU 的選擇,極大地定義了一個遊戲平台。

有鑒於此,在一堆技術術語的背後,GPU 品牌應該做到『透明化』。對於這個觀點,大多數合作夥伴都表示了贊同。

這些品牌在他們自己手上,Nvidia 的 GPP 項目並沒有改變這一點。如果想遊戲玩家傳達其產品的承諾,決定權也在廠商那邊。

不過今天我們之所以撤回了 GPP 項目,旨在避免任何由此帶來的理解偏差。畢竟我們正在做的這份超級激動人心的工作,為 PC 遊戲帶來了驚人的進步。

我想這時候只能用貼吧一個經典表情來解說這一切了:

可是,微星還是不會在國內賣A卡。AMD依舊是那麼的憋屈。你說要是GPP搞下去,NV至少還會受點輿論壓力,到時候好賠錢。現在錢沒了,那麼作為當初就想藉此消弱NV的I卡,還會不會幫AMD呢?我覺得這部劇能上黃金檔!

新聞2:X299灰燼升級?下代酷睿I9 X擬推14核5GHz型號

Intel X299 平台目前支援Skylake X 系列處理器,包括6到8核的i7和10到18核的i9 至尊系列。今年X299 平台壽命還未終結,據稱將支援新一代 Cascade Lake X 系列處理器。

根據外媒Hardocp早前的消息,這代處理器在架構上幾乎沒什麼變化,將在第三、第四季度發售,有可能改回釺焊散熱,12到14核的中高階i9 可能會默認衝上5GHz 高頻,TDP也迫近300W。

在台式機領域,參考TDP有時候是一個非常傻的想法。就好比54W的奔騰,就算AVX烤雞,都只有30W。而同樣,標稱165W的7980XE,AVX下實際可能接近500W。理論上來說,一個CPU 8PIN正常來說約能提供大概300W的功耗。所以,7980XE出來的時候,大量超頻評測都反映X299 8PIN供電線極其熱,而

大部分X299還是單8PIN設計。說實話牙膏廠這波連忙把伺服器擠到發燒平台的想法是鬧哪樣。我唯一知道的是,各位要不贊助我一台7980XE+X299好不?我請大家吃火鍋,CPU做的。

廣告位

新聞3:英特爾再也不擠牙膏了?12年後重新設計CPU核心架構

再過一個月就是2018年台北電腦展了,去年英特爾在台北發布了全新的Core i9品牌及18核處理器,隨後又給主流桌面市場帶來了6核12線程的八代酷睿,持續10年之久的桌面四核時代終於被終結了,而且今年的台北電腦展上英特爾很可能會帶來8核16線程的九代酷睿。再往後呢?一味提升CPU核心數也不是辦法,大家希望看到的是英特爾推出全新架構的處理器,好消息是英特爾真的在研發新的CPU內核架構,預計會取代2006年以來一直在用的Core架構,成為未來10年的CPU核心基礎。

最近英特爾的一則招聘啟事引發了注意,英特爾表示他們正在尋找高級CPU微架構師以及設計人員,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開發一個革命性的的微處理器內核,招聘人員將加入英特爾美國俄勒岡州Hillsboro的 Ocean Cove(海洋灣)團隊。

英特爾所示的革命性CPU架構是什麼?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這並不是第一次曝光新一代CPU微內核了,去年初英特爾的招聘啟事中就提到過類似的信息,當時招聘的是CPU預生產驗證工程師,工作內容是研發新一代CPU內核,當時的代號是NGC,而這個新的CPU核心將用於未來10年的計算市場。

這兩次的招聘信息說的很可能是一回事,可以確定英特爾這兩年已經在研發全新的、革命性的CPU內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有的七代、八代酷睿之類的CPU雖然每年都使用不同的架構,但整個CPU架構的體系還是2006年Core微架構確定的,之後的CPU架構都是在這個架構上改進的。

Core之前的英特爾CPU架構叫做P6,奔騰處理器輝煌的時候就是P6架構了。同理AMD那邊也有類似的情況,早前有K7、K8、K10架構,之後的推土機算是一次架構大改,但是結果都看到了,這代架構並不成功,所以有了Zen架構,而Zen架構還會衍生出Zen+、Zen 2、Zen 3以及Zen 5多代CPU處理器,折騰下去大概也能用上8到10年。

從2006年算起,英特爾的Core架構到現在已經12年了,現在還算優秀,但是不足以支撐未來10年的需求了,英特爾開發革命性CPU架構倒是可以理解。聯繫下這段時間有多個半導體領域的重要人物都加盟了英特爾,特別是前AMD首席架構師吉姆·凱勒,今天有報道說他去英特爾的主要目標就是研發高性能伺服器CPU,不過伺服器CPU與桌面CPU並沒有架構區分,桌面CPU也一樣可以使用高性能CPU架構,所以吉姆·凱勒的工作未來也會讓桌面X86處理器受益。

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了,英特爾這個革命性的CPU架構不會很快就用到現實中來。由於10nm工藝難產,英特爾今年還是會用14nm++工藝,而10nm節點早前也確定了有Cannonlake、Tiger Lake等等,這個革命性CPU架構可能會使用未來的7nm工藝,後者正好是下一代高性能CPU工藝,只不過英特爾的量產時間可能要推至2020年之後了。

啊啊啊!剛說完上面擠牙膏下面就不擠牙膏了。一定是一管牙膏擠完了換個新牙膏繼續擠。酷睿的構架革新,最輝煌莫屬K8時代和AMD爭霸的時候了,無論是酷睿2到酷睿i,還是酷睿i一代到二代。那個提升真的是一個爽字都無法形容。然後二代之後,開始用牙膏,就勉強靠著頻率有點提升。現在又到了Ryzen時代了,其實說實話一點都不期待你的8核,你哪怕未來還是6核都無所謂,把釺焊還回來就好了。

新聞4:消失不存在的

有空多來看看我的微博和知乎吧

需要解答難題也可以來知乎找我提問

@我家智天用win8

? ??)ノ? ??)ノ? ??)ノ? ??)ノ

也可以關注B站@翼王,為翼王投幣,充電!

引用鏈接: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23295.htm

http://nb.zol.com.cn/687/6875323.html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23035.ht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游林筆記中獎公示
裝機幫扶站第126期:只要2999,吃雞電腦抱回家!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