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土滿天飛,我做一碗茶

沙土滿天飛,我做一碗茶

沙土滿天飛,我做一碗茶。

讀文學史的時候,好喜歡陶淵明。

說來也怪,那天向神許了願之後,自己像開了第三隻眼睛,突然就能夠讀懂枯澀倦燥的文學史了。袁行霈老師的話語使我感受到一種深刻的理智與熱情,像一雙飽含熱情的眼睛精準深切地看到那些時代里那些詩人的靈魂。真的敬佩。

所以向神許願是不會虛的。

陶陶,樂淘淘。陶陶總是有人愛。一個淵明,被人愛到現在。我也愛。

他太讓我喜愛了。

讀多了與世無合的詩人,心裡不免有些沉重有些惋惜,竟然思想起自己的命運來。難道詩、高潔與世,就是不相容嗎?有一天,非要腦漿迸裂,抑鬱而死么?

陶陶是我的救藥,連同蘇軾、連同梵高、連同梭羅一起,欲伸出上帝之手,把我拯救過來。

環境有時讓人氣惱,但我依然可以活得漂亮。活得又是自己,又漂亮。做什麼拿它的錯來懲罰我自己?

陶淵明所處的環境,就不是很好。用書上的話說,「他生活在晉宋之際十分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中」。那時重視門閥,他家又不是士族大家,他的曾祖父還被視為有篡位野心的人。陶家,在我看來,有一點點於社會不容的味道。

在這樣的家庭里生長起來的陶淵明,雖然幼時在農村生活,種下了親近自然的種子,似乎一開始就在預備著後來的回歸,但也是想過要去入仕的。他寫過「猛志逸四海」,做過江州祭酒和參軍,最後一官是彭澤縣令。之後就歸隱了。

如果按照現今時代的標準,陶淵明是不是一個失敗者呢?他又沒有錢,又沒有權,也沒聽說過有女朋友,後半生一直在種地。

恐怕還會有人寫公眾號抨擊他,把他作為一個小小的反例吧。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人,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股清風,一抹柔和堅定的夕陽。

所以我敬佩古人。古人的價值觀多麼清正啊!他們不去記得當時的那些富豪大賈、權名丞相,偏把陶淵明作為心中的月亮。

第一個發現陶淵明的,還是梁太子蕭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此,照耀著陶淵明的夕陽與月亮,就成為了照耀著無數心懷清明的人的光。

我小的時候,真的對陶淵明是沒有感覺的。我讀不懂他的詩,他的詩太淡了。

我愛讀的,都是情感強烈、六欲在顯的詩。或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滿青鏡、星星鬢影真如許。功名浪語」、或是「愛看情思百尺柔」、「颺蓮子、打鴛鴦」……

這些詩詞里,有深厚的情感、瑰麗的想像,也有小小的、人的慾望。

當我想起陶淵明,我卻很少能想到這些。我印象中的他,是在說怎麼種豆子,收成怎麼樣,是因為一朵菊花而快樂,是見山之後的一股悠然。很少有人間的愛恨情仇,很少的激動、憤怒、看不開 —— 雖然他也秋葉不眠,如書上所說,在他的詠史詩里,有「對自己生平的回顧」、有「對社會的抨擊」、且有時「不乏惋惜也不乏悲憤」。

他也是人,也始終在思考、始終在爭鬥。只不過,在爭鬥與思考之後,他決定始終站在月亮一邊。

我少年時境界太淺,還不知道他的可貴。如今半隻腳才踏入紅塵,才歷了不到一揪揪事,就覺出了他的好來。

人間情仇美且累,陶淵明質性自然的生活,才是心之所歸。

他是,撥開迷霧見真淳。

不是所有的人間情,都發乎於真正的情感。還有很多「情」,來自於黑色的業力和慾望,來自於愛別離、怨憎苦。捫心自問,若脫離開這個社會和情慾的影響,我還剩下什麼?

陶淵明卻選擇了主動離開。他在仕途失意之後,主動問清自己的心路,主動選擇了更適合於自己心的一條路 —— 所以他寫文有底氣,不為名,不為利,不為和當局賭氣、不為報復社會 —— 他只為他的心。他也種田,也事農耕,絕不是讓人伺候、掛一個歸隱的帽子「享受」生活。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他做到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但同時,他還做到了用一生去堅持自己。這是何等的勇氣。

在他的一些詩作中,可見到他的掙扎,他的生活也非桃源,也會「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但是他每次都在動搖與考驗下選擇了堅定。「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他的心是人的心,也有彷徨悲憤,他還貧窮,晚年的時候還是在貧病交加的狀態下離世的。然而他堅持他的信仰和心意直到最後。

我想這就是偉大。如前所說,陶淵明是有情緒的,他不是無欲無求的山中高人。偉人也並非時刻堅定,只是他們在猶豫之後,總會選擇那條通往堅定的路。

更神奇的是,他的詩作總讓我體會到安穩與快樂。「草盛豆苗稀」,也不生氣。「四體誠乃疲」,也未見後悔與抱怨。

他選擇的路,他真的無怨無悔地走完了。

陶淵明的一生,看起來是一個人,但又不是一個人。他的信仰為他指路,他內在的力量使草木不俗,平凡增色,他淡淡的和人交往,淡淡的看開人世,早早地走在「放開執著」的道路上。

忽然覺得他是一個鬥士,和宇宙星辰共呼吸的。

在他的時代,他沒有被發現,書上說,當時文風「崇尚華麗」,與他不合。

還好他堅持了。

他出走了半生,歸來的時候,還給世界一片曠達的春天。從此以後,那些因人世而彷徨的心靈,都有了桃源去處。

「最後多說一點廢廢的題外話。

讀一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忽然看到末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想起自己寫東西的時候,會過度表達。喜歡的覺得美的情感、景色,總是怕表達不出來,攪破腦汁都要求得完美復刻自己的感受。這也是一種執著。

我想我放一放會比較好,不想所有的風景都會變成我的不甘心。

陶淵明的內心真有能量。我覺得他敢於放下,遵從本心,不像我一樣,抱著一種,「要給人看、要建立自己的形象」的意識。他的心中想來是有著豐沛的安全感的。宇宙博大,美景在心,何苦患得患失。此刻寫出,好。此刻寫不下,好。就是這樣的淡然。

有些騷動是正常自然的情思被撩動,有些騷動卻來自於匱乏感和因之而生的貪婪。

我覺得陶淵明的淡然,是內心能量豐沛的表現。

那麼以後,我也多一些放下,多一些信心。景不會消失,我在宇宙心中。」

(畫的作者是劉樹勇老師,公眾號: 老樹畫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千款茶評榜·上榜茶限時合集,156元即可入手榜首茶作!
幾杯茶水配合幾個簡單的動作教你輕鬆甩掉小肚腩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