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易經的基礎知識——《易經》的總體結構

學習易經的基礎知識——《易經》的總體結構

現存的《周易》對每一卦,每一爻都作了註明,可惜時過境遷,注而不解,明而不明。有幸的是有那麼一群不願留下名號的奇人留下了一部《易經證釋》,作為《周易》注的注,欲明之為明,對於想學習易經的人而言,是很好的一部參考書。道清願作復注,以作參考的參考,期能為今世所用,造福後世子孫。釋願盡吾力,用不必在我。

《易經》作為一本完整的書而言,其主要有四大主體構成,分別為卦象、文辭、傳文和圖象。

卦以及卦的爻自古迄今從來都沒有變動過。儘管由於卦序的差別,《易經》分為《先天易》和《後天易》不同的《易經》版本,但卦是沒有分別的;儘管由於所佔的領域不一樣,《易經》有《連山易》和《歸藏易》不同的《易經》版本,但卦象還是一樣的。也就是講「伏羲易」和「文王易」有差別,而卦是沒有差別的;適用的領域有差別,而象是沒有差別的。這是因為卦都是一樣的卦,象是一樣的象,而卦的適用領域是無盡的,所以易經的文辭也是無盡的。

卦象和文辭是屬於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卦象在前立形,文辭在後註明。

易經中的文辭只有卦辭和爻辭是屬於經文,其餘的為經文的傳文或圖象的釋文。而文辭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屬於原辭,也就是從口傳的語言而來的;有的是屬於後人推衍而來的;有的是屬於從其他版本的《易經》中編撰而來的;有的是根據可作為例證的歷史事件中總結而來的。

不難看出,由於文辭在不斷的演變,所以《易經》本身一直在變,除了不同的領域會有不同的《易經》版本,在時間維度上,由於不斷的增刪,也會產生不同的《易經》版本。但歸根的那些卦象是不變的,永遠是那不變的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卦象不變,則卦象的意義也是不變的。學習易經的人,想要搞明白易經的變化,也就是能搞明白不同的易經版本,以致於自己能在自己所處的領域創造出新的易經版本,那麼第一步就是要學習易經不變的根——卦象。

卦有六十四卦,爻有三百八十四爻,這些都是易經不變的常數;乾在上,坤在下,水潤下,火炎上,這些都是易經不變的常象。這些都是作為學習易經的人應當要首先研究的內容。

現存的《周易》對每一卦,每一爻都作了註明,好好的研究和實踐是可以真正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易經》的。

以上內容取義於《易經證釋》乾卦《宣聖講義》第一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清釋古 的精彩文章:

TAG:道清釋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