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給秦始皇陵做B超、核磁共振發現重大秘密,千年工程仍在運行!

專家給秦始皇陵做B超、核磁共振發現重大秘密,千年工程仍在運行!

2002年一項針對秦始皇陵的國家863計劃項目開始進行,863計劃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用物探技術的方法來驗證,來驗證秦始皇陵封土堆下,是否存在地宮,首先,考古人員對秦陵進行航空遙感測量,其實我們這個方法說起來。

老百姓基本上都曾接觸過,就是醫院裡的那些各種探測儀器,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CT,核磁共振,x光透視,所有這些都跟我們採用的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從原理上是一樣的,方法技術也是相近似的,只是在醫院裡探測的是人體,我們探測的是地球。

人們在飛機的底部,安裝了一個光譜掃描探測儀,掃描探測儀,把秦陵60平方公里的上空劃分為16個航帶,在每一個航帶之上進行遙感成像,然後再把這些圖像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張比例尺為1比5000的完整圖像。

而這張合成圖像,也成為考古分析的主要依據,這張圖像反映出秦始皇陵上,有著不同尋常的熱異常,那麼這些熱異常,又說明什麼問題呢,從圖像上我們可以看出,顏色發紅的區域為高溫區,黃色為低溫區。而且這部分的溫區的溫度平均,比周邊地區低四度左右,那麼這些低溫區是如何形成的呢,通過對史料的研究和林區的勘探,人們終於找出了答案,是書中記載,在秦陵修建之初,為了阻止地表水對秦始皇陵區的破壞。

修陵人就在封土堆的東南側,修建了阻止地下水入侵的地下排水渠,而今,低溫帶恰與地下排水局的位置不謀而合,從圖像上看,地下排水渠為顯著的低溫區,較低的溫度,是因為較大的水分揮髮帶走較多的熱量,所以地表溫度就會降低,同時也進一步說明,地下排水渠現在還在發揮著作用,東南部山坡的地下水強制改道,沿著地下排水渠繞過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記風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地位如此顯赫的楚王,卻葬在了一個根本就沒有完成的陵墓中呢?

TAG:歷史記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