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讀「三顧茅廬」的感悟

我讀「三顧茅廬」的感悟

可能很多人會將「三顧茅廬」情節中涉及到的所有人物都看成是對主要人物劉備和諸葛亮的陪襯。要麼為了襯托皇叔的誠心誠意,要麼為了襯托卧龍的卓然超群……總之,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諸葛亮設的一個局,一個讓自己能夠自然而然站到皇叔劉備面前的局。

我卻沒有這樣認為,我始終認為這個片段的作用之一就是為了「尊劉抑曹」這個寫作核心思想服務的。很單純的就是為了表現劉皇叔的禮賢下士和求賢若渴,塑造了一個典型的英明君主形象。

我們從這個片段的序幕來看,劉備馬躍檀溪,巧遇水鏡先生,第一次聽司馬徽提到「卧龍」這個人物。求賢若渴的皇叔豈能善罷甘休,不斷的追問下也只不過得了三個「好」字。徐庶的投奔可以說是司馬徽先生一手操辦的。先是夜間授其機宜,後又在徐庶走後探訪新野「再薦名士」,足見司馬徽先生是想給劉備薦賢的。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的這樣一位賢士總是欲言又止呢?我們暫且留下這個疑問。

諸葛亮這個名字,劉備是從徐庶口中得知的。徐庶推薦了諸葛亮後,「恐孔明不肯出仕輔之,遂乘馬直至卧龍崗下,入草廬見孔明」。卻被諸葛亮嚴詞拒絕,拂袖而去,鬧得徐庶「羞慚而退」。這便增加了劉備請卧龍出仕的難度。從這些我們就可以推斷,諸葛亮並不想出仕,而且可能在朋友間發表過這樣的言論,而司馬徽和徐庶等人,包括後來出現的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都知道卧龍先生的心思不想出仕。所以,前面所提出的司馬徽總是欲言又止就可以理解了,司馬徽很想舉薦賢士給劉備,但是司馬徽對劉備請卧龍出仕這件事持不支持態度,說出「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他認為劉備可能請不到諸葛亮。這無形再次加重了請卧龍出仕的難度。

接下來,我們就課文《三顧茅廬》中的人物們進行分析。第一個出場的是一介農夫。我們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善於設置埋伏。但這個農夫總不會是埋伏吧,事先設定好的小角色,釣皇叔上鉤?這一介農夫不過是經常聽到卧龍先生做歌而已,所以耳濡目染學會了,可他連《梁甫吟》的含義都不是很清楚。

再有就是門童,劉備報了一大堆頭銜,結果卻換來了冰冷的一句「記不得許多」。看看這門童派頭有多足。這門童一天不打他三百鞭子算他主人心善。門童就是擔負通報責任的,連本職工作都干不好,還那麼大架子?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為門童就是因為見的世面少,這樣本職的工作都不熟悉而已。一個山裡小孩,你還指望他也如卧龍一樣?

一顧茅廬的悻悻而歸,路上巧遇崔州平,崔州平說出了和司馬徽類似的言論,並且心明眼亮的崔州平看出劉備的挽留之意,毫不猶豫的「長揖而去」。真是聰明而淡泊名利的隱者啊。可崔州平這一走,再次增加了請卧龍的難度啊,劉備不會不知道。但他相信自己的誠意一定能感天動地,劉備有真性情也!

二顧茅廬之時,路上又遇見了石廣元和孟公威。這兩個人比崔州平還決絕,一見到劉備,幾乎甩下一句「不勞下問,明公請自上馬」後轉身就走。崔、孟、石三人和諸葛亮都是朋友,怎麼卻不肯相見,去莊上一敘又有何妨?看來諸葛亮說自己不想出仕的心愿,已經是態度很決絕了。

冒雪到了莊上,卻又被諸葛均回了個盡絕。我二哥不知道什麼時候走的,是和崔州平一起走的,什麼時候回來我也不清楚,家裡沒人你們趕緊走吧。

諸葛均的話幾乎就是謊言,赤裸裸的謊言。卧龍先生就是在家,可人家就不想見你。因為人家根本不想出仕。

文中提到二顧茅廬之前,已經接到探子的信息,探子說先生已經回來了。這是什麼概念?劉備已經將請卧龍出山看成是重大的軍事舉措了,探子敢胡亂報信嗎?所以探子的信息一定是很準確的。那麼一定卧龍在家,諸葛均在撒謊。後來二顧不成,歸途巧遇黃承彥,說穿幫了一句「便是老夫也來看他」。黃承彥老先生說走嘴了。因為他可愛的女婿事先沒和他對詞兒。

作為征戰半生的劉備不會傻到看不出這是一連串的欺騙和搪塞不見。可他忍下了。因為劉備是個胸懷天下的英雄。這一切對於他那顆求賢若渴之心,又算得了什麼。足見,劉備有真胸襟也!

三顧茅廬,完全總結了前兩次的所有長處鞏固。不但有二顧時事先有探子探聽消息,更有一顧時從人儀仗等。齋戒三天,離著半里就下馬步行。關張雖然多有怨言,心又不平,但也無可奈何。

終於,再見到諸葛均,諸葛均貌似無禮的走開了。其實這卻是在傳遞一個信號——跟你劉備沒必要再遵循什麼禮節了,請皇叔知難而退吧——來多少次也請不走卧龍先生。

磨磨蹭蹭的幾個時辰裝睡,半晌十分的更衣,虔誠中肯的謙讓,都透露出了卧龍先生不想見這位大漢皇叔。慷慨激昂的隆中對後依然還在猶豫,直到逼得劉備落淚,方才說出「……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到這裡,卧龍先生總算決定出仕了。這也太艱難了,任何有心想出仕的人,誰又能矜持到這等地步才猶猶豫豫的出仕?可見,卧龍先生本意就是不願意出仕。

那麼這們難的事,都讓劉備辦成了,劉備真英雄也!

這段故事體現了劉備的耐心和誠心,更體現出了他的勇氣和毅力。這樣的人,為了目標不懈努力,化不可能為事實,難道還不配稱為英雄嗎?

小說寫到這裡,自然不用羅老先生自己再寫什麼,我們讀者自然就明白了,劉備是英雄。三顧茅廬即使情節有「三疊式」的雷同,但每次也都有新穎形式歌頌劉備的英雄行為。「三疊式」正是為了表現小說核心思想——尊劉。

其實,「三疊式」是更需要讀者們細心品讀的,因為好多「三疊式」作品雖然情節類似,但是細節卻大不相同。當然,我們不排除一部分作品的寫作質量確實不敢恭維,但是大部分的傳統作品還是需要我們新一代的讀者細心和耐心的讀下去的。如「劉姥姥三進大觀園」、「三讓徐州」、「三氣周瑜」、「公子荊州三求計」、「三調芭蕉扇」、「三大祝家莊」等。還有「呼延慶三祭肉丘墳」「楊宗保三探穆柯寨」「薛丁山三請樊梨花」「白玉堂三探沖霄樓」等也可以細細咀嚼其中的意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浣熊只愛魚 的精彩文章:

TAG:浣熊只愛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