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境界決定了你的活法

你的境界決定了你的活法

活 法/?劉全統

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首詩中說:「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卻死了。」

無論是「死了卻活著」還是「活著卻死了」其實都是反映一個人在活著的時候所活出的在他人心目中的價值。

至於一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到底以怎樣的形式、活出怎樣的價值,才算是擁有一個圓滿究竟的人生,也就是一個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的這個問題上,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確切的論斷和定義。世界永遠都是在變化中存在著,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和認知都不盡相同,所以這個問題就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有人說人活著是為了享受人生,有人說人活著是為了追求真理,也有人說人活著就是承受痛苦,如果說這些觀點都有其道理的話,那麼關鍵問題是人們對於享受人生、追求真理和承受痛苦的定義又是什麼?在這些問題的定義上,我想同樣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從哲學的高度做解釋,人活著的意義是不斷提高人類整體的思想境界,在高尚的思想的指導下,將自身和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哲學家尼采說:?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按照尼採的思想,如何才算是真正的懂得自己呢?尼采先生同樣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如果說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算是懂得自己的話,那麼這個人對於呈現在他生命中的生活來說就應該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或是一種享受,但至少不應該是一種忍受,忍受這個詞是帶有一定程度的痛苦色彩存在,至少我這麼認為。

當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忍受生活的認知層面時,是否正恰恰說明了我們對於自己為什麼而活的問題還存在著認知的盲區或缺陷呢?

在這個宇宙中生活的人們,範圍縮小一點,在這個地球上生活的人們始終在被動和主動的交替中不斷的認知著世界和選擇著生活,由於認知和某些被動先決條件的局限性以及受到外界環境不斷變化的影響,對於活著的意義的思考和探究無疑就成為了一個很難明確的命題。

作為人類,可以說我們是活在兩個層面里:

一個層面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對於生活在世俗中的每個人,因為認知的不同而形成的對活著的意義的不同定義,而這個定義會隨著人們的認知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在這個層面上,人活著的意義永遠是不能被確定的而且是無法達成統一的。

第二個層面是從人類作為宇宙產物的存在性出發,人類作為存在於宇宙空間里的一種生命體,應該遵循於宇宙這個空間的存在規律,與這個空間里的天地萬物融合為一體,而不是二元的對立存在。從這個層面來看人類活著的意義應該是在宇宙空間所提供給我們的吃穿住用行等基本需求的基礎上,以探求生命在宇宙屬性下存在的真相為目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能找到變化背後的恆定,諸多當中的唯一,活著的意義才能在無常的繁雜中獲得真相中的統一標準。

從世俗的角度看,人活著的意義大體可以概括為四種方式,或者說是四個層面,分別是:活給別人看、活給自己看、活出真我以及活出本我。

(一)活給別人看

「活給別人看」最顯著地特點就是面子。

因為面子,所以人們活在了處處與他人的對比中。

大多數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里,就一直存在著這種基因,父母、老師以及周圍的人們都在有意無意、有形無形地傳遞著做人要爭氣、不能比別人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要做就做最好等等觀點,原本天真單純的學生在一次次的考試排名中被植入了對比的觀念。每次考試後老師要給學生排名次,回到家裡父母首先問的就是這次考了第幾名?如果考了第一名,自己、老師、父母皆大歡喜,假如排名靠後便會有一大堆的事情滋生出來,老師要批評、父母要指責,就連自己既要擔心批評與指責又覺得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感覺很沒有面子。

生活中吃穿住用行這種最基本的需求都變成了面子需求,只要比周圍的人差一點,就覺得自己不如人,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於是在生活中人們開始了拚命地對比,玩命的爭奪那份面子:本該玩樂的年齡變成了應付考試的機器、本該休息的時間卻在加班加點工作、本該陪伴家人的時間被無休止的應酬佔用、本該靜氣凝神調養生息卻挖空心思研究升官發財,甚至絞盡腦汁,寧可犧牲健康、犧牲情感、犧牲天倫之樂,巴不得用盡所有的時間來爭氣,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一個有面子的人,不能比別人活的差,如果感到活的不如他人,就覺得生命缺失了價值,失去了活著的意義。

由於要和別人對比,要爭得面子,所以就會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太拘於別人的生活,總是在拿外部的一切與自己做對比,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盯著他人的生活上,只要他人所擁有的就覺得自己也要擁有,甚至把別人所擁有的作為了自己人生奮鬥的目標,完全失去了自己,活成了他人的樣子。

總是以為只有在物質和名利的擁有上超越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不知覺地踏進了一座無休止的攀比和對物質佔有的圍城,並在這個圍城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陷入了活給他人看的困局。

這種為面子而爭氣的方式無外乎成了人性中對物質和名利佔有的一種攀比,而這種攀比的結果既助長了無止境的物質名利的慾望膨脹,同時也傷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丟失了自己的人生本應該有的屬於自己的追求。

就像在前面講的考試排名的現象中,或許考了第一名的同學本應該考的更好,只是他先天性的基因在學習文化課上有著優勢,並非努力的結果,而那些名次靠後的同學甚至付出了比第一名更大的努力,只是因為先天性的條件所限而沒有取得更高名次,如果是這樣,那麼不努力的人卻成了優秀的人,獲得了讚美與掌聲,而努力學習的高尚品質在這個過程中遭遇到的卻是批評、指責甚至冷眼嘲笑,這豈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與傷害。

按照老子在《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論述,世間萬物有陰陽相合而生,且會無窮無盡的衍生,名利物質亦如此,如果我們把人生聚焦在了對這些的擁有上,那麼就永遠不會有滿足和盡頭,人生就會陷入一種周而復始的為面子而爭氣的境地,始終疲於奔命在別人的嘴裡、眼裡和生活里而不得終止,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二)活給自己看

活給自己看的人比活給他人看的人多了一份坦然和淡定。

面子的問題已經在他們身上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他們有著自己的衡量目標與追求的標準,對於外人的評價、觀點和標準,他們只會作為一種參考而非準繩,他們受外界的影響會相對比較少,甚至對於他人的評頭論足或者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點不屑一顧,因此他們在很多時候會讓人覺得非常自我,甚至另類。

活給自己看的人,一般都會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和夢想,他們對於價值的認知是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打造屬於自己的空間世界,很少會和別人做對比,他們會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和得失,同時他們大多數都是善於思考和學習的人,往往會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一定的知識,能夠從自己及他人的過往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會不斷讓自己越來越優秀,越來越符合自己所嚮往的狀態或標準。

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他們會遵循世俗的某些規定或約定,但又不會完全屈從於世俗,甚至很多時候會向自己所不認同的世俗觀點發起對抗和挑戰,以此來維護或贏得自己的尊嚴。

在活給自己看的人生態度中,雖然少了與他人的對比,少了對世俗的全然屈從,但對比的對象和遵從的標準卻依舊存在,他們把對比的對象由他人轉向了自己,始終努力於超越昨天的自己,打造更優秀的自我,並不斷的建立起符合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來遵從。

由於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追求,他們更會沿著自己提前規劃好的人生路線行走,在這個線路圖上終極的目標是創造出自己所認知的更有意義的價值,但這個價值的標誌同樣是以世俗的物質或名利為標準。

在他們的內心裡只有擁有和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或權利地位才是價值的體現所在,而且很少會滿足於當前的狀態,甚至比那些活給別人看的人更會拚命工作,更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和除了他們所認同的價值之外的東西,比如情感。

這類人的內心相對都比較堅強,在遭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們會勇敢的面對和理性的跨越,他們幾乎不會在任何的磨難面前低頭認輸,更不會停滯不前。他們會用自己所認知的方式或隱藏或撫平內心和外在的所有創傷並勇往直前。

活給自己看的人生態度中更多的是凝聚了對自己的人生在物質名利層面的價值體現的負責,他們在這個層面的貢獻值往往也是推動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的基礎及動力,甚至有的起到引領的作用,成為了某個領域的一面旗幟。

(三)活出真我

無論是「活給他人看」的人生、還是「活給自己看」的態度,這兩者都是建立在物質和名利的基礎上,其所關注的重點是結果而非過程,是物質而非精神,從這種認知的角度來講,只有取得滿意結果的過程才是有價值的過程,也只有實現了所期望的結果的人生才是被賦予價值的人生,他們的精神狀態是隨著這些物質名利的變換而變化,其心情基本是以物質名利而喜,又以物質名利而悲。

所以作家張愛玲為這些人的人生做了「短的是人生,長的是磨難」的總結。這句話深刻地道出了人生追名逐利的不易和苦難,在世俗的名利場中,看起來痛苦的輸家居多,但最終又有誰敢講自己就是最後的贏家呢?

人體是由看得見的肉身和看不見的精神兩個大元素組成,被人們稱作「我」的人體又與這個人體之外的人、物、名、利等元素構成了世俗的人類社會,並在這個社會的各種活動中激發和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不斷的演變成了超越需求的慾望,而人體的精神家園也隨著這些慾望的膨脹逐步演化成外在世俗價值觀體系的附屬品,難說這不是一種人類精神世界的莫大悲哀。

人既生活於群體社會體系中,又是一個個的單獨個體,人類區別於它物的一個重要標誌應該是人類對於精神的追求,獲取精神上的滿足和升華,追尋一種完全歸屬於個體屬性的幸福感。

要找到這種個體屬性的幸福感,就必須讓人體的心性回歸到人性最真實的狀態中來,如果我們把這種幸福感的尋找建立在無窮無盡衍生的物質和名利的基礎上,那麼必然無法獲得善終,畢竟慾望是無止境的,所以在無止境的狀態下,精神上的幸福感自然無法獲取良好得平衡。

《阿含經》里有這樣一段佛陀教導比丘應該過的修道生活,也許可以讓我們在其中能夠感悟到需求與無休止的慾望之間的差異,「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游至,與衣缽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

這句話也是在告誡我們,在物質方面,衣服跟名牌和價格無關,主要是用來遮體和避寒,不是用來炫耀;食物與美味和檔次無關,主要是用來充饑而非口腹之慾和排場;在精神方面心靈就是一場可快可慢的旅行,隨興而至,如同鷹鳥展開翅膀自由的翱翔,無所貪戀和眷顧。

活出這種狀態的人,既是一種活出真我的境界。

真我的境界是一種幾乎不受外界物質和名利所干擾,完全追尋一種心靈自由的狀態,在意的不再是物質上的富足和名利上的權貴,而是一種內心真實的感受:安靜、祥和、和心靈上的富足。

他們依舊會努力的工作,體現著自己在世間的價值,但在物質與名利上不會去在乎這個過程中的得與失,因為他們知道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在人的一生中,沒有結果,只有過程,成敗得失都是過程而非結果,今天的「成」可能就是明天的「敗」,今天的「失」或許就是明天的「得」。在情感上,他們依舊全力以赴的盡著自己的那份責任,但不會被任何的親情、友情、愛情所牽絆,他們更清楚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和尊重性,清楚相互之間的存在只是一種緣份而非是歸屬誰的擁有,他們懂得珍惜,但不去佔有。

活出真我狀態的人,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重感受輕利益,在友情上只交往志同道合的友人,以談得來為標準而不是以用得上為目的,在愛情上,愛就是愛,不參雜任何物質和世俗的觀念,也絕不會被這些所捆綁。他們有著自己的愛好,而這些愛好與物質名利無關,只是愛好,在他們的心境中,彈琴唱歌不為名,吟詩作畫不圖利。

即使通過努力獲取了他人羨慕的財富卻能依舊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即便身居要職依然親民如己,掌聲和榮譽對他們來說只代表過去,權利地位更意味著職責。工作再繁忙也不失那份欣賞鳥語花香的雅興,事務再瑣碎也能保持著讀書看報的清凈,時間再緊張也會獨享那份來自心靈的悠然。

活出真我,是一種人性在世俗里的本原回歸,是一種精神的升華,是心靈的美好體現,是靈魂的真實訴求。

(四)活出本我

雖然每個人都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員,離不開世俗的生活,但人又是大自然的產物,是整體宇宙空間里的一份子,他的歸屬標籤本應該屬於大自然,屬於宇宙空間。

就像有人問古希臘著名的天文學家、哲學領域的創始人泰勒斯你是哪裡人的時候,他自豪的說我是宇宙公民。

站在大自然、宇宙的空間角度來追尋宇宙人生的真相,探求人類活著的終極價值與意義即是一種本我的活法,「本我」是一種用人性內在的思想讓靈魂接軌於宇宙,是一場人生最圓滿最究竟的探索。

人類本是與宇宙空間融為一體,是一個我即宇宙,宇宙即我,我即蒼生,蒼生即我的一元體,但因為人類的貪慾和執念有意無意的把這個渾然一體的空間變成了「我」與外物的二元對立,於是在對立中產生了分別心、產生了妄想,隨之而至的便是無窮盡的有所求所帶來的對立性苦惱,在得與失之間、在是與非之中糾結痛苦著。

自由,是自人類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後就一直為之奮鬥和追求的目標,是人類靈魂深處最核心、最終極的渴望,但在上萬年後的今天,所得到的結果卻是越來越多的人距離自由越來越遙遠的了,人們活在了越來越禁錮的捆綁和牢籠中,被世俗的觀念、他人的價值觀點、名利財富牢牢捆綁,在這種捆綁中陷入了貪戀物質、眷顧名利之深不見底的牢籠里。

人體是有肉身和精神和合而成,肉身只是執行精神的載體,而是否能有真正自由的體會和體驗是取決於一個人的精神體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感知。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呢?

據阿克頓勛爵統計,眾多的思想家對「自由」的界定多達200餘種,說法有很多,但從廣義上來說,人類社會中的自由可以定義為在法律的範圍內一切不受約束的行為和思想。人一生下來就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法律限制、政治限制、道德限制、思想限制、身份限制等等,所以薩特說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

由此看來在世俗的社會中,自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可以分為外在的自由和內在的自由兩個層面,外在的自由主要是肉體的自由,也就是行為的自由,內在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即靈魂的自由,而行為自由的表現形式是由靈魂對自由的認知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只有我們在心靈上找到了真正的自由感,才是真正的自由。而這種自由,是需要以超脫世俗的境界來實現的。

要想超脫世俗,在心靈上找到真正的自由感,就離不開對宇宙人生真相的探求和認知,在這個方面,宗教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更容易獲得靈魂上的自由,因為宗教探究的多是靈魂層面的認知。

佛家認為人皆因貪、嗔、痴、慢、疑的五毒蒙蔽了真實心性,失去了清凈心,無法看清世間一切真相,盲從於世俗,人云亦云,在名利與情感面前放棄了對真理的追求,導致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一個失去對真理追求的人是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靈魂自由的,因流於世俗,貪戀物質名利,恐懼死亡,所以真正的自由是無法在他的靈魂里立足的。當耶穌面對死亡從容的走向十字架時,我想在他的靈魂里是不存在任何一絲恐懼感的,他的內心世界裡唯有的是對世人的愛,對世人的付出,所以他的靈魂是真實意義上自由的靈魂。

從宇宙空間和時間的角度來看,「活著」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義的,而活著的意義是有不同個體思想的認知所賦予其本身的,因此只要自己覺得自己的活法是有意義的,就是一種意義,但只是這種意義由於存在於不同的層面其所最終的靈魂歸屬也不同。

人生應該修行一顆心性,消除對世俗中一切的貪慾和恐懼,去追尋宇宙人生的真相,活出人性歸屬於宇宙的真實本色,達到一種「良知全體呈現,心靈徹底自由」的境界。

轉載請帶上以下內容,視為授權轉載!

劉全統:一個喜歡文字的人。經世的生命中棲息著一份文字的情懷,把生活變成文字,用文字滋養心靈,讓靈魂在塵世的喧囂中找到一方凈土。

隨筆/散文集《不枉此生》在各大新華書店及噹噹、京東、淘寶等網上圖書商城近已陸續上架銷售。

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進入劉全統公眾號閱讀其他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全統 的精彩文章:

頭頂三尺有神明
一份福報一份緣

TAG:劉全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