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風雨雨威遠樓

風風雨雨威遠樓

作者:楊繼業

隴西縣城中心的威遠樓,大家對它非常熟悉,但又對它非常陌生。幾百年來,能夠爬上樓頂近處觀看脊塔的人也屈指可數,更不用說再有過研究它的人了。先認識一下威遠樓的樓頂磚飾部件名稱,以便於了解威遠樓的建築細節。

一、脊塔大殿正脊中間的脊塔也叫懸空塔,威遠樓脊塔實為七級,也就是所謂的七級浮屠。浮屠就是佛塔的譯音,佛塔起源於古印度教,七級佛塔列最高等級。

我們再往近看,塔尖頂上最高處是件金屬打制的一個壽字,寓意眾所皆知。也許時間太久,壽字斷了一截。

塔為陶質,塔尖一周為獸面,下飾鋸齒紋,再下為蓮花。

更為複雜的是正面,即向東的一面。 塔的中間位置,有個站姿童人,赤身裸體,非常陽剛。這是用1200毫米焦距的鏡頭拍照的,1200毫米焦距是什麼概念,可以拉近月亮上的環形山,就這麼利害!

在塔基下還有一個坐姿童人,依然赤身裸體。塔下的童人與塔明顯不是一個整體,估計是另外加上去用來墊高塔身的。除了脊塔,再就正脊兩頭的鴟吻也是經過大磚來墊高的。脊塔與鴟吻為何說成是墊高的,這得從幾次的擴建中去找理由:威遠樓原為望譙樓,始建於北宋,原址在城東一里東北坊,元汪世顯擴城移於今址,移後築台建樓三楹,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將樓由三楹擴為五楹,清康熙五十五年(17I6年),在史部文選司出守鞏昌府事陳廷綸倡導下擴建為五間,三層木架樓,雖後多次修葺,但主體未變,所以威遠樓是經過先由小樓再擴建成大樓的,在擴建時也許使用了原來的脊塔和鴟吻,這樣的話原來的脊塔和鴟吻就顯得尺寸不夠,只好用墊高的辦法來增加其尺寸,使其顯得高大,所以脊塔下面的童人和鴟吻下面的磚應該是後來加上去起墊高作用的。由上可知脊塔與兩頭的鴟吻很可能是擴建前早期的東西,塔下的童人與鴟吻下面的大磚是後來的東西,究竟正確與否?現只能推測。

脊塔下面的童子赤身裸體,雙手合十,屈膝而坐,左右各有一枝未開放的蓮苞,中間足下殘缺,左眼也殘缺。那麼足下殘缺的地方原來是什麼東西呢?我想毫無疑問是朵蓮花了…… 是誰能夠赤身裸體坐在蓮花中?畫必取意,意必吉祥,那隻能是「化生童子」了。當然脊塔上中間站著的那個童人毫不例外地也是化生童子了,他的下面也是用蓮花裝飾。

大殿上按置的人物一般來說是《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姜子牙超碼穿著衣服。此外還有一種就是清代神話傳說中的「仙人騎鳳(雞)",仙人有它固定的位置,是在檐角的最前面,所以把威遠樓童人定格為「化生童子」應是正確的。在求證過程中,並且得到了民間古董行李振坤一個研究古建築朋友的支持。

化生童子在古代壁畫中就有許多,還有古代玉雕、銅器中皆可見到,就從隴西出土的一些宋元墓磚中也可得到佐證,宋元墓磚除了流行二十四孝圖和牡丹圖案之外,還流行過「童子鬧蓮"圖案,其實童子鬧蓮也是化生童子。化生童子為佛教傳說,佛教宣揚生命有四生:「一曰胎生,二曰卵生,三曰濕生,四曰化生。」化生是指無所依託,借業力而生者。「化生」即取意「花生」。在顯崇或漢傳佛教中,阿彌陀佛手持蓮花,以蓮花接引眾生,所以極樂世界的眾生不是胎生,而是蓮花化生……佛學是深奧的,有些地方我們難以深入理解,現在大多童子與蓮花的造象失去本意,引申出一種吉祥寓意。童子裸體或穿個肚兜兒等,在一些宋元銅鏡、明清瓷器、玉器把玩上出現的這類圖像,常被稱為蓮生貴子。威遠樓脊塔上面的兩個化生童子,根據上文推測它們不是同一時期的,尤其塔上面的那個化生童子年代應該說是更遠,生理陽剛,造型更加誇張,從誇張的造型中可見古人對男根的崇拜,其寓意自然是寄於人丁興旺。壁畫舉例:

二、正脊威遠樓正面的大脊為正脊,在正脊的正面,即童人的南邊有一個麒麟,北邊卻沒有。在此麒麟背後也同樣有一個麒麟,兩個麒麟背靠背,這是否是同一塊脊磚?由於無法登頂,故不敢肯定,如果兩個麒麟是雕刻在同一塊脊磚上,那麼北邊的麒麟就不知道去了哪裡,也許是被毀了。如果兩個背靠背的麒麟在兩塊脊磚上,那就說明是放錯了位置。

麒麟是瑞獸,雄稱麒,雌稱麟。《說文解字》:「仁獸也。麕身牛尾,一角。張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由此可知麒麟本是一對,威遠樓正脊上的麒麟正面只有一個,背面也只有一個。正脊正面的麒麟腿己殘損。圖片橫看:

正脊

背面的麒麟基本完好。

傳說麒麟為仁寵,是吉祥物,能為人帶來子嗣,這就是所謂的麒麟送子一說。.麒麟作為吉祥物,是龍生九子之一,中國古代各朝朝政常被採用。"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於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

麒麟分類有送子麒麟、賜福麒麟、鎮宅麒麟……那麼威遠樓正脊上的麒麟當然屬於最後一種寓意。

威遠樓正脊的磚雕非常好看,但大多數都是殘件,並且排列混亂。

在正

脊的兩頭為鴟吻,下面再說說鴟吻。

三、鴟吻「鴟吻,又螭吻、鴟尾,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第九子。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

據《太平御覽》載:「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北宋吳楚原亦在《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虯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

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築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初作鴟尾之形,一說為蚩(一種海獸)尾之形,象徵辟除火災。後來式樣改變,折而向上似張口吞脊,因名鴟吻,又稱「龍吻」。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能避火災。」上面引用的這段話己對鴟吻做了詳盡的描述。

傳說鴟吻被安放在屋頂的寓意為防火消災,但又怕鴟吻逃跑,匠人在塑造鴟吻時專門在其背上塑了一把劍插上,起到防止逃跑的作用,所以一些鴟吻的造型常常背上飾有一把劍柄。

威遠樓的鴟吻背上並沒有塑造寶劍,卻插有一把用金屬打制的方天畫戟,其寓意也是一樣的。

威遠樓的兩個鴟吻各刻有題名,均系窯前雕,窯前雕能夠說明題名為工匠所雕。正脊南邊的鴟吻刻有:「功德碑士郭 孫得權」,正脊北邊的鴟吻字較多但看不清,也有:「功德碑人 陳三奇」字樣。

按理鴟吻應該張口吞脊,威遠樓鴟吻太小,與正脊不配,再加上用磚墊起,根本吞不了正脊,疑是舊物再用。

威遠樓的兩個鴟吻破損非常嚴重,尤其北邊的一個,從上可見有不少地方是用瑪璜釘來修復破碎的。

四、垂脊威遠樓垂脊上的磚為拚湊而成,有素麵磚、浮雕磚、深雕磚。有可能浮雕磚是最早的垂脊用磚,上面的圖案也是專門為垂脊而製作。威遠樓原為一層,後改為三層,原為三間,後改為五間,擴大後原有的磚瓦就自然不夠使用了,所以垂脊上的素麵磚可能是後來補添上去的,這在戧脊上也是同樣,一部分為浮雕圖案磚,另一部分是素麵磚。垂脊上還有兩塊深雕磚,疑是從其它地方搬來湊數的,不排除是正脊磚。

正脊

北邊鴟吻與屋頂出現了大的裂縫……

垂脊上有三種脊磚。可能是威遠樓在擴建後浮雕磚不夠用,用素磚替補。

帶浮

雕的磚有可能是最原始的垂脊磚。

五、

套獸 、戧獸、角獸

威遠樓的套獸殘損嚴重,多種樣形,沒有統一標準,其中有一個疑似琉璃套獸,從雜亂拼湊中可以領略到幾個時期不同的套獸。

檐角

己出問題,筒瓦快掉下了……

脊磚有浮雕磚和素磚兩種,浮雕磚為模範製做,應該是原有脊磚,素磚可能是威遠樓擴建後造成磚瓦不夠所補。下圖:

六、

大門威遠樓的大門有三重。

威遠樓遇過天災,也遭過人禍。文革武鬥,古樓差點被燒。一方為「隴西縣革命造反派聯合總部」,另一方為「隴西縣紅色造反派總司令部」,鬥爭的結果,最終威遠樓頭門被「紅司」燒毀,當時現狀真可謂慘不忍睹,滿目狼藉。據說今頭門為馬幸福爺爺在燒毀後重建。

三門

脊頂裂縫

七、瓦當、滴水瓦當也叫貓頭。威遠樓的瓦當有好幾種,並不統一。威遠樓的麒麟不僅出現在正脊上,而且出現在瓦當上。下面的瓦當為麒麟望月,寓意回首企盼,等待科舉中魁。

威遠樓的滴水其中還有一種是天馬行空圖,天馬是神獸,明清時常被製作成瓦當圖案。威遠樓天馬滴水為奔騰狀,配有雲飾。下圖橫看:

八、磚基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非常重要,古代建築基礎一般使用白灰與條石,白灰日久愈顯堅硬。威遠樓從選址到基礎應該說是非常嚴謹的,修建時四角還要放置銅錢、石獸用來壓煞。

威遠樓樓基上磚牆上雖然釘著幾個瑪璜釘,但它絕不是豆腐渣工程。威遠樓從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最後一次擴建後算起,經歷了康熙五十六年的大地震,康熙五十七年的大地震,高宗乾隆三十年大地震,德宗光緒五年大地震,光緒七年大地震,民國九年大地震,民國十九年大地震,民國二十五年大地震等,基本上都安然無恙地度了過來。

……

女牆一周全是釘子,心痛!

排水

管不夠長……雪、雨停後還會滴水浸牆。

威遠樓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經歷了遷移、擴建和多次維修。 威遠樓己是滿身傷痕,它象穿著百家衣、吃著百家飯的老人一樣,滿身集結了多個時期的東西,它的許多地方都是拼湊而成。

威遠樓為重檐歇山頂、三滴水式高樓,內部土木結構更為複雜……威遠樓還有匾牌、彩繪、壁畫、銅鐘、漏壺、石碑等許多相關的更富文化內涵的東西,由於篇幅太長,這裡就不再敘說…… 最後引用編者親家張曉東寫的一首詩作為本篇的結束語:

----------

END----------

看完別忘了留言點個支持一下哦,么么噠

《掌上隴西》徵稿啟事

編輯整理:掌上隴西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請聯繫我們

【法律顧問】

業務範圍:法律顧問、金融保險、交通事故

總部:隴西鞏昌鎮天馬大廈31號(縣教體局隔壁)

掌上隴西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隴西 的精彩文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帶你看看甘肅—定西的婚嫁民俗

TAG:掌上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