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那些「痔」愛的名人們,慈禧也中招?

那些「痔」愛的名人們,慈禧也中招?

誰說只有現代人才長痔瘡?歷史上的名人也會長痔瘡,你造嗎?痔瘡這個肛腸疾病一直都同我們的生活如影隨行,不僅危害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生活,讓人寢食難安。不管你是多牛的角色,痔瘡都有可能找上你,比如說這些個歷史名人。

蘇軾自製芝麻茯苓面去痔

1095年,宋朝蘇軾在惠州患上痔瘡,因行動不便,不得不「休糧斷酒肉」,後來用烏麻治癒。在《與程正輔書》中蘇東坡曾講述,一次他的痔瘡複發了,不得不休糧斷酒肉,忌醬菜鹽酪好幾天,可是一點也不見好轉。於是,他開始查詢醫書藥典,對著癥狀自製了芝麻茯苓面治療痔瘡:「黑芝麻去皮,九蒸曬,茯苓去皮,入少白蜜為面。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多日,氣力不衰,而痔減退。」(本方法只代表蘇軾觀點)

切痔不久後一命嗚呼的一代名相張居正

1582年3月(明神宗萬曆十年3月),內閣首輔張居正因勞累過度,「久坐則血脈不行,久行則氣血縱橫,經絡交錯。久坐久行,勞累過度,使腸胃受傷,以致濁氣淤血,流注肛門而生痔疾」。自作主張命醫生割除痔瘡,但血氣大損,拖到萬曆十年六月二十日,病逝。

老佛爺得痔也瘋狂

慈禧在她年輕入宮之時,就一直為痛經所困擾,御醫多次進調經丸方,調理她的身體。年長以後,慈禧太后患久瀉之症,大便帶血,御醫薛福辰、馬文植、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等會診,為慈禧太后請脈,診斷太后可能是患有嚴重的痔瘡,建議用槐角丸等治療,調解心脾,兼舒木郁。雖然當時權傾朝野,無所不能,但也會被痔瘡困擾。更何況,女性患痔瘡的幾率本來就比男性要大,所以女性更要重視起來,避免痔瘡的產生。

拿破崙遭遇滑鐵盧,與痔瘡有關

理查德·扎克斯在《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中描述,由於連年征戰,拿破崙可謂身心疲憊,並且患上了日益嚴重的痔瘡和膀胱炎。滑鐵盧之戰的前一天,正逢暴雨如注,年近50的拿破崙面臨決戰,不得不連續騎馬奔波與泥濘之中,終於導致痔瘡複發以致肛裂。所以第二天決戰之時,這位偉大的戰略家再也無法看戰況和部隊,更無法親自帶領士兵衝鋒陷陣。痔瘡,就這樣無情而又堅決地挫敗了拿破崙。

相較於古人對痔瘡發作時的無奈,現在治療痔瘡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手術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溫水坐浴、藥物塗抹、注射硬化劑、枯痔釘治療、膠圈套扎、紅外線凝固療法、雙極透熱療法等,每個患者情況不一樣,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合用的方法。

張居正為什麼會在切掉痔瘡後一蹶不振,原因很多,猜測最有可能是感染。

當時的醫藥環境,沒有確切的抗菌藥物,也沒有感染的具體概念,而張居正文人一個,不喜愛運動,平時身體較差,免疫力低下是有可能的。

幾代功臣名將竟被小小的痔瘡打敗。我們更不能忽視,對於久坐辦公室、長時間蹲便、無辣不歡等等的朋友,若是患了痔瘡疾病及時到正規醫院確診,早發現早治療,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不要諱疾忌醫,影響工作和生活,以致在人生的關鍵深刻被痔瘡打敗。

來源:健客網,西安醫博肛腸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郎中 的精彩文章:

清明養生很關鍵,就靠一個字!
小兒夜啼經驗總結

TAG:武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