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造力的培養,不只是在高大上的課堂

創造力的培養,不只是在高大上的課堂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

資深童書出版人王曉明

我們都知道創造力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大,

在此我們不再多做贅述。

如今,當我們談到哪個孩子或者哪個民族缺乏創造力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埋怨:因為孩子在學校接受的教育不行!

我們把一切問題的歸因都推到學校身上,其實是對學校教育的不公平。

學校有一定的教育培養孩子的職責,但是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針對創造力培養這件事,筆者認為,它不僅僅發生在高大上的課堂上,更多時候也會發生在真真切切的日常點滴中。

我們知道孩子的最初的學習經驗,都來自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是孩子探索未知的基礎。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給家長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1

1

1

不要因為你的過於小心,澆滅了孩子的創造之火

對於年幼的孩子,我們在照看他們的時候,說的最多的三個字就是:不可以。

不可以爬高處;不可以動水瓶;不可以站在凳子上夠東西;不可以亂吃;不可以亂動……我的孩子在1歲的時候,家裡給他講的最多的一本書就是《大衛不可以》,這麼多的不可以,最後教會了孩子什麼呢?

是內心深處火熱的探索熱情,碰到了冰冷的涼水,望而卻步,不敢嘗試。

我的孩子不到一歲的時候,每次洗澡之前,總會擔心水太熱燙到他,他總會先把大人的手放在水裡,看看不燙後,才敢把自己的手放進水盆里。

這一切在老人的眼裡,是孩子聰明,而在我這個媽媽的眼裡,恰恰是擔心和顧慮——如此小便這樣小心謹慎,不敢探索,長大了可如何是好?!

為了調整孩子的狀況,我給家裡照看孩子的一切人立了一個規矩,把平時可能存在風險的物品收好後(比如剪刀、筷子等利器收起來,把尖角的桌子牆角用防碰角包好)。

儘可能地讓孩子獨自去探索,哪怕把房子里的東西翻了一個「底朝上」,也盡量不要去干預孩子所做的事,讓孩子的膽子大起來,讓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而不是恐懼,讓他去探索一切他認為有趣、好奇的事物。

1

2

1

不要對你的孩子所做的事情指手畫腳,妄加評論

孩子14個月時,孩子的爸爸從上海的兒童玩具展買回來一個創意積木,一共10塊。可以用這10塊積木擺出很多不同的造型。

我的孩子很喜歡玩這套積木,但是說實話,因為太小,他每次在擺積木的時候,都會擺不好,不是把大的放在上面,小的放在下面,就是相同的大小放在一起而擺不成功。

這時候,他的奶奶總會對孩子說:你這樣不對!你應該那樣!哪一個應該在上面,哪一個應該在下面……

這樣的時候發生一次後,恰巧我也在孩子的旁邊,奶奶正好也是急性子,對於孩子所犯的錯,急著要去糾正。

這個時候,我制止了她

我告訴她:積木擺成什麼樣,並不重要,即使我們今天不教他,等他大一些好,他自然也會擺出你想擺的樣子,但這一切不是我的初衷。

我希望孩子在擺積木這個過程中,自己尋找經驗和方法,自己創造出新的擺法,進而鍛煉他的創造力

從此,奶奶再也不干擾孩子了,更多的時候,會對遇到困難的孩子說:再想想,有沒有別的方法呢?

當孩子擺出一個新造型後,我們給予他的是更多的鼓勵和掌聲

孩子18個月的時候,就能擺出20多個造型了,都是靠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新造型。

1

3

1

多向孩子提問題,多向孩子尋求幫助

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背後都有一個有趣的答案,甚至是一個未知之謎。要不斷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去思考去尋求答案

牛頓就是帶著疑問去尋找「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才發現了地心引力學說。

作為家長,可以經常向孩子拋出一些問題,比如:你有哪些方法才能拿到高處的玩具呢?

如果你前面有一條小河,你用什麼方法能到河的對岸呢?媽媽、爸爸、奶奶和寶寶都要吃橘子,你怎麼來分橘子呢?等等。

這一系列問題,都要激發孩子自己去思考,有些憑藉經驗,可能會得到答案,有些問題,完全是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這就會調動起他的一切腦細胞,去思考方法,創造性地探究解決問題的答案,同時,家長多向孩子尋求幫助,也會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一箭雙鵰。

1

4

1

巧妙利用日常活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的培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

有很多家長可能會質疑:為什麼我看不見日常中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機會呢?

其實是家長的意識里缺乏觀察和思考

孩子拿著畫筆畫他理想中的世界的時候,是在創造;

孩子鑽到箱子里用筆在四周創作的時候,是在創造;

孩子拿著小鍋學大人炒菜的時候,是在創造;

孩子拿著兒童剪刀剪來剪去的時候,也是在創造;

孩子對著一幅圖講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何嘗不是在創造。

只要是孩子沒有憑藉原有經驗反覆重複性的動作,其實都是創造的過程

面對生活中這麼多培養孩子創造的機會,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孩子的那份創造的熱情,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場景和工具,讓他們儘可能地去發揮,相信,總有一天,你的孩子會與眾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車知道 的精彩文章:

TAG:風車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