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 建盞的鐵系分相-析晶釉,在宋代的條件下,要燒出純粹的金屬色很難,要燒出彩色更難。

燒出曜變則難如登天。

宋代建窯工匠,投入大量時間、人力、物力,方成稀世奇珍。

今人如果想要用柴燒重現當初的神技,是否只能依樣照搬?

行業內對此各有思辨,一心想要復原曜變的陸金喜,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路。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陸金喜柴燒異彩盞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陸金喜柴燒異彩盞

柴燒能燒出彩色,殊為不易。

雖然這離陸金喜的終極目標仍有距離,還是在柴燒建盞領域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對柴燒的嚮往

長時間以來,陸金喜都在研究宋代國寶曜變的仿燒工藝。

自製專用電窯,在選料、陳腐、配料、還原點、窯爐結構等細節不斷試驗改進。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雖然電燒的作品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陸金喜心裡知道,宋代建窯採用的是柴燒。

如果不能在柴燒條件下實驗,還是會缺失重要的數據。

他希望能用柴燒嘗試復原曜變,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和電燒的產品做對比。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可是柴燒的窯爐建造維護、燃料用量、燒制周期、成品率都讓喜愛柴燒的人頭疼,偶爾燒出精品可以,持續出精品就很難。

如果不能穩定燒制,又失去補全數據、完整復原曜變的初衷。

陸金喜為此思考分析了很久。


◆提高柴燒效率的思路

柴燒有幾個困難:

  • 1、木柴當燃料,普遍能量轉化效率低,升溫較慢,消耗量大;

  • 2、窯爐體量大,建造周期長,填裝、燒制都需要耗費人力物力;

  • 3、柴燒的控溫、還原難度大為增加,適合電燒的胎釉配比不一定適合柴燒,需要重新調配;

  • 4、柴窯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巨大損耗,需要持續維護(宋代的話是直接塌掉重新建,泥土的耐火度更差)。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針對這幾個難題,不同的工藝師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陸金喜採用的方法是在窯爐結構體積、燃料和配料上嘗試改進:

  • 1、縮小柴窯體積,加強柴窯密封性。

宋代龍窯的規模之所以都很龐大,有工藝難度導致成品率太低,必須大量才能保證出廠數量的因素,也有窯爐材料和燃料的限制。

現代人通過科學知識可以做到縮短長度的同時,升到同樣甚至更高的溫度。這一點是其他工藝師也在採用的。目前市面上普遍的龍窯都比較短。

陸金喜在縮小體積的同時也對窯爐內結構做了不少微調。柴窯的門、外牆也使用密封性更好的材料。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 2、提高燃料燃燒效率。

陸金喜柴燒使用的松木除了劈開、晾乾之外,還做了其他再加工,盡量增加松木和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燃燒效率,且儘可能去除木材中已有的水分。以求升溫周期更快,也更節約燃料。

升溫時希望木柴能完全燃燒,而還原則需要不完全燃燒。以不完全燃燒提供還原氣氛的工作,則還是讓油柴來做。

  • 3、窯爐和燃料都準備好之後,將不同配比的胎釉放到窯中實驗,觀察效果。並與電燒的結果對比。

◆30窯燒出異彩銀毫盞,新思路萌生新希望

設計好實驗方案後,陸金喜開始馬不停蹄落地執行。他先是建造一座約4×2×2.5(米)的實驗窯,得出可以穩定燒制的條件之後,又建造了兩座約6×2.5×2.5(米)的柴窯。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新窯建成後,首先需要自然風乾一個月,之後還需不放盞坯空燒兩次,盡量逼出所有水分,並觀察升溫所需時間和燃料用量。

之後才是開始正式燒制,每窯前後需要一個星期。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這種體積經過壓縮的窯,能夠盡量保持還原氣氛的純粹,但是能放置的匣缽不多,僅40-50個。

一開始每個匣缽僅裝一隻盞坯,也就是一窯僅燒幾十隻盞,而且這幾十隻都是不同配比的胎和釉。

就是為了測試哪一種配比符合柴窯的脾性。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經過近30窯的努力,最終燒出異彩銀毫盞這樣藍紫紅綠各色交織成彩,相互輝映,如同極光降臨的作品。

雖然粘窯、起泡等固有問題還是很多,每窯的成品率很低,即使每個匣缽放滿,全品率也只有1/10,還是給陸金喜以繼續嘗試的信心和希望。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對他而言,曜變的關鍵是彩與斑。

現在彩已經可以燒出來,接下來就是繼續嘗試,是否能在出彩的同時,也還原出斑核、光圈、以及成組結構。

而這樣的柴燒方式是否能最終燒出接近曜變的作品,還需要等時間來證明。

賞千曲而後曉聲,觀萬盞而後識器,願有志者事竟成。

幕後直擊|如何用柴燒燒出彩色建盞?



文章首發:建盞君,轉賬請註明出處。

此文僅為大家介紹關於武夷山的茶、盞與山水、文化和歷史,是小編閱眾多書籍及網路資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歡迎關注【武夷岩茶課堂】,關於武夷山、岩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