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長壽帝王乾隆,選妃不看容貌長相,其中一則規定實在霸道!

清朝最長壽帝王乾隆,選妃不看容貌長相,其中一則規定實在霸道!

在中國古代史上,大規模的盛世,一共只出現過三次,西漢的漢武盛世,唐代的開元盛世,還有清代的康雍乾盛世,其中以康雍乾盛世維持的時間為最久,長達一百一十五年,從乾隆二十四年至四十五年這段時間,大清的各個方面都遠超了前朝歷代,是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繁榮的時代。乾隆活了88歲,也是清朝歷史上活得最長壽的帝王。

一部《戲說乾隆》紅遍大江南北,鄭少秋扮演的乾隆皇帝風流倜儻,無論是微服私巡認識的宮外女子,還是宮中的嬪妃,各個美貌無比,這就讓大家有種錯覺,皇帝可以閱進天下美人,喜歡的就可以接進宮內陪伴。可是戲說,那畢竟不是真實的。乾隆皇帝的后妃都是進過清朝嚴格的選秀制度才能進宮的。

清朝入關後,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內部選一次秀女,其目的在於「或備內廷主位,或為皇子、皇孫拴婚,或為親、郡王及親、郡王之子指婚。」過去挑選秀女,公主下嫁後的生女一樣要備挑選,選中後入宮再作皇帝的妃殯或配給近支宗室。這從人倫和血緣上實在說不過去,而以往一直如此。到了嘉慶六年時才規定,嗣後挑選秀女時,公主之女著加恩毋庸入選,從此才消除了這種不合情理的現象。

清朝皇帝選納后妃不看容貌長相,最主要的兩條標準:一是血統,二是品德。清代冊封皇后、妃、殯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溫恭、淑慎,『「誕育名門」,「祥鍾華閥」等等。清朝選納后妃的主要途徑就是選秀女,而秀女的出身都是八旗女子。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共二十四旗。內務府包衣三旗則是清皇室的奴隸,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儘管清初將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稱為秀女,但挑選的方法和她們在宮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順治帝時期曾制定:宮中不得「蓄漢女」(漢軍八旗除外),帝王和皇族不得和漢人通婚。愛新覺羅氏婚姻僅限於滿蒙女子,並定期在八旗範圍內挑選秀女,這是為保證皇族血統純正而設立的一項重要制度,挑選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實皇帝的後宮,就是為皇室子孫拴婚,或為親王、郡王和他們的兒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們要走進紫禁城高高的宮牆,也就不那麼簡單了,必須經過一道道的考察。

選妃過程中還會嚴格審查旗屬與年齡,不在旗的想參加選秀,勢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選秀,也是自討苦吃。順治朝規定:凡滿、蒙、漢軍八旗官員、另戶軍士、閑散壯丁家中年滿十四歲至十六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三年一度的備選秀女,十七歲以上的女子不再參加。乾隆五年,乾隆頒布的一則規定實在霸道,規定說:如果旗人女子在規定的年限之內因種種原因沒有參加閱選,下屆仍要參加閱選。沒有經過閱選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歲也不準私自聘嫁,如有違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長官——該旗都統要進行查參,予以懲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這種刀太值錢!一把專家估價八百萬,最貴一把專家都難以估價
清朝乾隆:可憐堂堂一位皇孫,只落得一刀結果了性命!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