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夏:丁巳四月入夏

立夏:丁巳四月入夏

公曆2018年5月5日21:25:18立夏節氣交節,標誌著北半球進入夏季。

入夏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氣象標準,另一個是天文標準。別說北半球這麼大,就中國而言,北緯53度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和北緯18度的海南省三亞市氣候差別就很大。所以,在立夏這一天,可能某些地方還穿大衣而另一個地方早就穿短袖了。因此,是否進入夏天就有了個氣象意義上的標準--當地氣溫連續5天日平均溫度在22度以上的,則該地區宣布「入夏」。

然而,不管黑龍江也好,海南也罷,地球公轉到了這個位置,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陽照射就是那麼多,而且後面繼續向北回歸線移動,氣溫不斷增高。因此,在這一秒,北半球進入了夏季。

為什麼要精確到秒?這個問題以前的文章談過,現在還是要簡單說一下:

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360度的橢圓形,這個大圓圈被平均劃分為24等份,每份就是15度(即地球公轉每移動15度就進入下一個節氣)。

本來,如果一年剛好360天,那麼,每15天的0:00時就是節氣的交節時間,可問題是:一年不僅不是360天,也不是365天整數,而是約等於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樣一來,平均劃分的15度就不可能剛好是天黑或者天亮又或者是零時交節了。今年立夏時間是21:25:18,明年又不是了,因為公曆是按365天整數設置一年的,「天」的概念是日落日出,而節氣就不理你是天亮還是天黑了,反正地球走到這個位置就交節,既管你白天還是夜晚,也不管你時鐘是幾點幾分(那是你人類自己定的),它走它的軌道。

可是,問題來了:你可以不按公曆日期,但你為什麼要精確到秒?人家其他節日都是從0:00開始的。

要知道,地球公轉的速度每秒將近30公里(29.783),當地球公轉到了太陽黃道經線45度時,換算會我們人類的北京時間就21:25:18(指2018年),這還是個大約數。你想想:一秒就移動了30公里,也就是說:如果只考核到秒,則21:25:18與地球公轉到達這個位置最多可能誤差不到一秒(如果秒以下取小數則很精確)。所以,你說要不要精準到秒?你若是等到0:00,那就偏差2小時34分42秒了,偏差公里數=(2小時X60X60+34X60+18)X29.783=275731公里,天哪,27萬多公里的偏差!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普通百姓管它幾點幾分交節,知道到了立夏就行了。」

沒錯,一般人不需要知道具體交節時間。但是,由於立夏是「節」而不是「氣」(24節氣由12個節和12個中氣組成),12個節是節氣干支曆法的每個月開始的標誌,立夏是丁巳月(四月)的開始,如果你家有寶寶這一天出生,那就要留意交節時間了。雖然這一天是陰曆三月二十,但你的寶寶生辰八字卻不一定是三月(丙辰月)的。具體劃分如下:

這一天21:00:00之前出生的嬰兒,屬於三月,其八字為:戊戌、丙辰、丁酉、庚戌(即戊戌年丙辰月丁酉日庚戌時);

21:00:00至21:25:17出生的嬰兒(含21:25:17)屬於三月,其八字為:戊戌、丙辰、丁酉、辛亥(即戊戌年丙辰月丁酉日辛亥時);

這一天21:25:18至22:59:59出生的嬰兒屬於四月,其八字為:戊戌、丁巳、丁酉,辛亥(即戊戌年丁巳月丁酉日辛亥時)。

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按節氣干支曆法記錄的生日日期,和我們用公曆記錄的「2018年5月5日21:25出生」是一樣的,只是記錄方式不同而已。

不同的是:公曆日期與太陽回歸年有偏差(每四年要在2月增加一天來彌補人為誤差5小時48分46秒),而節氣干支曆法則完全與太陽回歸年吻合,分秒不差。意思是說:今年公曆5月5日21:25:18立夏交節時出生,明年這個嬰兒在5月6日03:02:40立夏交節時過生日,地球公轉就剛好轉到你出生時那個點位,剛好一周年(分秒不差)。而公曆明年5月5日21:25過生日,則地球還差將近6個小時才轉到這個嬰兒出生的那個點,實際上地球還未走完一圈,這個嬰兒還未滿一歲。

如果這個嬰兒按陰曆(即我們所說的農曆,實際上農曆是陰陽合曆)三月二十過生日,則明年的三月二十是公曆的4月24日,離5月6日03:02:40地球完成公轉一周還有很長的路,相差太遠了--因為陰曆又叫太陰曆,是根據月球繞地球公轉規律制定的曆法,與一個太陽回歸年無關,只與月相圓缺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與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