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忠臣杜根建議太后還政被處死 執法者手下留情保了命

東漢忠臣杜根建議太后還政被處死 執法者手下留情保了命

東漢著名忠臣杜根,字伯堅,是潁川定陵人。他的父親叫杜安,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杜安小的時候就有志向和節氣,13歲的時候進入太學,號稱為奇童(神童)。京師的王公貴戚仰慕他的名聲,有的人給他寫信,杜安不打開,都藏到了牆裡。到了後來逮捕涉案的貴族們,杜安打開牆壁取出信,都完好如初,居然沒有受到他們的牽連,當時的人都以他為貴。在巴郡做太守,政績名聲遠揚。

而杜根性格樸實,喜歡較真。永初元年的時候,被推舉為孝廉(漢代舉孝廉定為歲舉,各郡每年按規定人數舉薦人才,送至朝廷,是選拔官吏和任用升遷的重要途徑),成為郎中,郎中是職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當時,和熹鄧太后執政,權力集中在外戚。杜根認為安帝長大了,應該親自處理政務了,就和同時郎一起上書直接進言。

這樣惹得太后很生氣,就下令逮捕了杜根等人,用白袋子裝著,在大殿上活活打死。執法的人因為杜根的名氣,私下告訴行刑人打的時候不要太用力,打完就用車把杜根接出城,杜根得以蘇醒過來。太后命令人來檢查,杜根就裝作假死,裝了三天,直到眼睛裡生了蛆,太后以為他死了,這才得以逃跑,到宜城山裡做了一個酒保,一直做了15年,酒店的人都了解他的賢德,也都十分優待他。

等到鄧太后一族被誅殺,皇帝身邊的大臣都說起杜根等人的忠心。皇帝以為杜根已經死了,於是昭告天下,尋找他的子孫,錄為官員。杜根剛回到老家,就被奉為公車,又拜為為侍御史。當時,平原郡的官員成翊世也因為勸說太后交還政權而被判罪,和杜根一起提升為尚書郎,同時任用。

後來,有人問杜根說:「你當時遭遇災禍,天下人也都和您一樣堅持道義,而且您的知己故交也不少,為什麼去當酒保活的那麼艱辛啊?」杜根說:「在民間躲藏,也不是與世隔絕,萬一身份暴露的話,會禍及到自己的至親好友,所以不能這麼做啊。」順帝年間,被稍稍貶職,降為濟陰太守。後來,辭官返回故里,享年78歲。

他的忠心、德行終有回報,遇險於當時就有人救助,當世就得以平反。流傳後世敬仰不止,譚嗣同遇難之時,在獄中題壁詩中就寫到他: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附:《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

杜根字伯堅,潁川定陵人也。父安,字伯夷,少有志節,年十三入太學,號奇童。京師貴戚慕其名,或遺之書,安不發,悉壁藏之。及後捕案貴戚賓客,安開壁出書,印封如故,竟不離其患,時人貴之。離,被也。位至巴郡太守,政甚有聲。

根性方實,好絞直。絞,急也。永初元年,舉孝廉,為郎中。時和熹鄧後臨朝,權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長,宜親政事,乃與同時郎上書直諫。太后大怒,收執根等,令盛以縑囊,於殿上撲殺之。執法者以根知名,私語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載出城外,根得蘇。太后使人檢視,根遂詐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竄,為宜城山中酒家保。宜城縣故城在今襄州率道縣南,其地出美酒。《廣雅》云:「保,使也。」言為人佣力保任而使也。積十五年,酒家知其賢,厚敬待之。

及鄧氏誅,左右皆言根等之忠。帝謂根已死,乃下詔布告天下,錄其子孫。根方歸鄉里,征詣公車,拜侍御史。初,平原郡吏成翊世亦諫太后歸政,坐抵罪,與根俱征,擢為尚書郎,並見納用。或問根曰:「往者遇禍,天下同義,知故不少,何至自苦如此?」根曰:「周旋民閑,非絕跡之處,邂逅發露,禍及知親,故不為也。」順帝時,稍遷濟陰太守。去官還家,年七十八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女紅軍賴月明與陳毅的悲歡離合
羅榮桓元帥的夫人和子女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