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焦慮與質疑」,是推動這個世界進步的本源

「焦慮與質疑」,是推動這個世界進步的本源

1898年,正值維新「戊戌變法」之際,一所學校誕生了。它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也是現在北京大學的前身。昨天,這所學校剛剛過完她的120周歲生日。

戊戌變法來自一些人對國家未來命運的焦慮,康有為對光緒說,變法迫在眉睫,再不改,不僅國家有危,皇帝怕也做不成了。


是焦慮推動了思想的變革

今年3月14日,物理學家霍金離我們而去。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霍金去世的日子,正是愛因斯坦誕辰139年。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比北大的生日早了20年。1905年,彼時的北京大學剛過入學年紀,而26歲的愛因斯坦就已做出了關於光電效應的正確解釋,為其贏得了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是毫無疑問的天才,就算是對物理學一無所知的人,大概也聽說過去年發現的引力波,而愛因斯坦在一百年前就做出了預言。

然而,愛因斯坦的晚年,是在焦慮中度過的。物理學像所有科學一樣,進步來自於每一代物理學家對前輩的質疑。牛頓對亞里士多德產生了質疑,愛因斯坦則對牛頓產生了質疑。

即使天才如愛因斯坦,也在晚年遭到了質疑。他不喜歡量子物理中的不確定性,並用 「上帝不會擲骰子」反對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他的對手、可能對大眾來說不那麼出名的物理學家玻爾說: 「愛因斯坦,不要告訴上帝怎麼做。」

作為愛因斯坦的對手,其實玻爾同樣焦慮,愛因斯坦的江湖地位如此顯赫,他的懷疑會影響量子物理最新思想的普及。

愛因斯坦和玻爾的相互質疑一直延續到了彼此生命的最後一刻。1955年,愛因斯坦逝世,在愛因斯坦的有生之年,玻爾沒能說服愛因斯坦同意自己的觀點。7年後,77歲的玻爾也過世了。就在過世的前一天晚上,玻爾還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愛因斯坦1930年設想的光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回顧愛因斯坦對自己的質疑。

但是玻爾和愛因斯坦的焦慮和相互質疑,並未影響兩個人的友誼,更沒有影響物理學邁向未來的進步。反而是愛因斯坦的質疑,讓玻爾和後來的物理學家堅定了對量子物理的信心,並進一步完善了量子物理的相關理論。


是焦慮還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焦慮與質疑」,是推動這個世界進步的本源

圖:這些科學家們在一起,最多的情緒就是「焦慮與質疑」

焦慮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科學界,也體現在企業界。

全球知名晶元公司英特爾的創始人安迪·格魯夫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書,中文翻譯為《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但是這個翻譯其實並不太準確,英文的原文是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後來人們把這句話翻譯為「惶(恐)者生存」。因為 Paranoid 在醫學術語中有妄想狂的意思,有這個毛病的人,時常有一種「總有奸臣想害朕」的焦慮感,總覺得「地球很危險」

一個人時常有焦慮感不見得美妙,但是對機構而言,特別是英特爾所在的技術領域而言,確實一種非常有必要的存在。因為科技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的,但凡有一點「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想法,就會被市場洪流所淹沒。

所以很多矽谷公司的大佬都有這種體現焦慮感的名言。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有一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你做個吃貨,而是說人應該不停地挑戰自我極限。在Mrjamie網站上,有一段總結,說喬布斯像一頭兇猛的怪獸,永遠不會滿足,Mac、iPod、iPhone、iPad 一招接一招,如果不是因為健康原因,大概永遠沒有停止的那一天。

英特爾多年來的CP公司,微軟創始人蓋茨也曾經說過,「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中國成功的技術公司領軍者也有過類似的表述,華為代表官方的企業傳名字叫《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任正非甚至還說過「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到來的」。

但是這些企業家的焦慮感,如同愛因斯坦和玻爾的焦慮感一樣,並沒有影響科學家和企業家們創造價值,也沒能阻礙他們邁向未來的腳步。更沒有影響他們走向未來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反而能讓科學家們更謹慎地論證思考,推動科學思想不斷進步;讓這些企業家們居安思危,帶企業走向偉大。

所以,焦慮也在推動企業創造價值

在這個時代里,那些胸懷鴻鵠之志的莘莘學子、科學家和企業家,更要多一些焦慮感和質疑,才能夠更穩健、更堅定地迎接未來、邁向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行者 的精彩文章:

13種關於區塊鏈的常見誤區
萬字長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扎克伯格

TAG:科技行者 |